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朝民族英雄传 » 第二十八章 俞大猷对平海卫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戚继光决定率领军队悄悄入闽

第二十八章 俞大猷对平海卫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戚继光决定率领军队悄悄入闽

    嘉靖41年(公元1562年)11月28日晚上,成功假扮送信的明军进入兴化城的倭寇们和几名守城的明军将士打开东门后,松浦平准和双剑谭率领倭军一进来,这几名将士一看见倭寇才明白过来,接着他们就被倭寇全部杀死。

    几分钟后守城的将士就被全部杀死,然后倭寇们就在城里开始到处疯狂的抢劫和屠杀老百姓,兴化城就这样陷落了。

    嘉靖42年(公元1563年)1月29日,兴化城被抢劫一空后,松浦平准和双剑谭自动放弃兴化府城,率领2万多名倭兵去攻打平海卫。平海卫都指挥司欧阳深和27名南少林僧兵,以及平海卫的数千名明军将士全部拼死抵抗,最后欧阳深和27名僧兵,以及许多明军将士都中箭战死于平海卫城,平海卫城就这样被倭寇完全占领,然后倭寇们开始在城里疯狂地劫掠和屠杀老百姓。

    嘉靖42年(公元1563年)初,嘉靖皇帝得知兴化和平海卫陷落之后非常愤怒,下旨革去游震得福建巡抚的职务,并且押到北京问罪,起用正在家中处理父亲丧事的谭纶担任闽浙总督兼福建巡抚,然后嘉靖皇帝下第二道圣旨为欧阳深修墓葬、立祠堂,谥封为昭毅将军,子孙世袭泉州卫指挥佥事,并且命当地官员安葬好27名南少林僧兵和牺牲的平海卫明军将士。欧阳深的师兄俞大猷在江西得知师弟牺牲的消息后放声痛哭,并亲自为师弟写祭文以示悼念。

    3月,谭纶到达福州城后开始着手收复平海卫城,谭纶向嘉靖皇帝上奏疏,奏请俞大猷由江西副总兵升任为福建总兵,戚继光为福建副总兵,嘉靖皇帝看到这份奏疏马上召见了内阁首辅徐阶和他的学生、翰林院编修兼兵部堂官张居正两人,然后立即给俞大猷和戚继光分别下了两道圣旨,接着嘉靖还下了第三道圣旨,命嵩山少林寺方丈小山宗书再次率领少林僧兵火速赶赴福建抗击倭寇,小山宗书在接到圣旨后迅速带领30名僧兵赶赴福建。

    张居正(公元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县(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人,年轻时张居正留着长长的胡子,是一位“美髯公”。曾担任过翰林院编修、兵部堂官、国子监司业,以及做过裕王朱载垕(后来的隆庆皇帝)的侍讲侍读,还做过万历皇帝的老师和内阁首辅等职务。

    在讨论给戚继光下圣旨时,皇帝早就已经知道浙江巡抚赵炳然在阻挠戚继光率领戚家军赴福建抗倭的事情,所以皇帝决定专门下一道圣旨给戚继光,并且圣旨的言辞要强烈一些,而且还要加上两条,第一条是旨意一下,戚继光要率军立即出征,如果在旨意下达之日前戚继光就已经率军出征,也不能治他的罪,命他继续行动,第二条是不管戚继光提出什么条件,浙江巡抚赵炳然都要满足,而且浙江那边到现在都没有动静,说明戚继光可能还没有行动。这样一来如果戚继光在旨意未到浙江之前或者在旨意下达之前行动,赵炳然就可能把戚继光斩首,旨意一下,圣旨即使很晚才到浙江,赵炳然也不能把戚继光斩首,并且赵炳然就会放戚继光率领全部的戚家军去福建,而不会找理由让戚继光留下一部分,只率领少量的戚家军去。这时,张居正向嘉靖皇帝举荐一名老将去浙江宣布这份圣旨,这位老将就是刚刚从大牢里放出来的汤克宽。

    汤克宽(?~1576年),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和民族英雄,南直隶邳州(今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人,曾担任过苏松副总兵、浙西参将、广东副总兵、广东总兵等官职。

    汤克宽曾在嘉靖年间担任过苏松副总兵,后来因为在剿灭倭寇的一次战争中因为作战失利,提督军务王忬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只是把汤克宽降为浙西参将,参加王江泾大捷后因为严嵩的义子赵文华陷害江南总督张经和浙江巡抚李天宠,汤克宽也一起被陷害,朝廷派锦衣卫把张经、李天宠、汤克宽等人押到北京后,张经和李天宠、杨继盛等人被斩首前,徐阶向嘉靖皇帝求情时才同意不把汤克宽一同斩首,把他继续关押在大牢里。嘉靖41年(公元1562年)5月,严嵩、严世蕃倒台后,嘉靖42年(公元1563年)1月,汤克宽才被放了出来。

    张居正请求皇上重新起用汤克宽,任命他为福建副总兵,并且就由汤克宽带上这份圣旨到达浙江宣旨,然后和戚继光一起率领戚家军赶赴福建抗倭,嘉靖皇帝同意了张居正的举荐,于是汤克宽就带上皇帝的圣旨上路了。

    俞大猷接到圣旨后,于3月间率领少林武僧宗擎和普从,以及在江西境内新招募的6000名士兵到达福建境内,然后火速到平海卫城附近和刘显率领的广东援兵,谭纶和福建监军副使汪道昆率领的6000人闽军和福建水师4000多人乘坐的80多艘战船,以及少林武僧月满率领的30名少林僧兵和欧阳深的儿子、泉州卫指挥佥事欧阳模率领的30名南少林僧兵会合,然后俞大猷和谭纶指挥大家包围了平海卫城,这时,城里的倭寇早就在谭纶等人率领军队到来之前就把平海卫城劫掠一空了,但是他们身上还带有一些食物,可以勉强填饱自己的肚子。并且俞大猷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因为他要等待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以及少林方丈小山宗书率领的少林僧兵的到来。3月15日,小山宗书率领的30名僧兵和月满率领的少林30名僧兵、俞大猷、谭纶等人率领的军队会合。

    3月20日晚上汤克宽还没有到达之前,戚继光在多次劝说浙江巡抚赵炳然请求率领戚家军赶赴福建,赵炳然不同意的情况下,他决定不再求见赵炳然,悄悄率领戚家军赶赴福建。于是他悄悄离开了赵炳然让自己管理的军队,到达杭州城外后,找到了被赵炳然调往杭州城外驻扎的戚家军。此时,戚家军的主帅暂时由监军赵大河兼任,军师也换成了唐尧臣,原来自从戚继光离开戚家军后,戚家军就被赵炳然调离新河城,到杭州城外去驻扎,军师沈睿也因为自己年事已高,因为当时的沈睿已经是85岁的高龄,而且体弱多病,所以他辞掉了军师职务,然后也离开了戚家军回到新河城的家中休养,唐尧臣接替沈睿担任戚家军的军师。戚继光对赵大河说了这个决定后,赵大河表示听从戚继光的安排,然后戚继光和赵大河、唐尧臣、杨文等人准备率领12000多名戚家军赶赴福建时,赵炳然带着几名随从赶了过来,并上前再次阻挠戚继光,原来赵炳然在府上刚要上床睡觉,突然听到有一位刚才从城外探完亲回来的下人站在房间外对赵炳然说道:“老爷,小人刚才回来时看见戚家军大营里军队里正在集合。”赵炳然一听就感觉不对劲,马上从床上爬起来后就带着几名随从赶了过来。这时,汤克宽也终于赶到了,然后汤克宽开始向戚继光和赵炳然等人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因平海卫城战事日益严重,朕同意谭纶的奏折,任命戚继光为福建副总兵,率领戚家军入闽参战,旨下之日,立刻率军出征,如果戚继光在旨下之日前就已经率军出征,浙江的官员都不能治他的罪,命他继续率军行动,浙江的官员都不得阻拦戚继光率军出征,并且如果戚继光所提任何条件浙江的官员都必须无条件的答应,如有抗旨者马上就地革职,钦此。”

    汤克宽宣读完这道圣旨后,跪在地上的戚继光说:“臣接旨。”

    接着戚继光站起来后赵炳然问他:“戚继光,你说吧,你有什么条件?”

    戚继光回答说:“赵大人,末将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让末将带走戚家军的全体将士。”

    赵炳然只好说:“那好吧,本抚台同意。”

    于是戚继光就和汤克宽等人一起率领12000多名戚家军火速赶赴福建,于4月19日到达平海卫城外和俞大猷、谭纶等人会合,20日,著名的平海卫之战即将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