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朝民族英雄传 » 第二十九章 戚继光去看望正在休养中的沈睿,平海卫之战上演水陆两军联合作战

第二十九章 戚继光去看望正在休养中的沈睿,平海卫之战上演水陆两军联合作战

    嘉靖42年(公元1563年)3月20日晚上,驻扎在杭州城外的戚家军大营戚继光和赵大河等人准备悄悄率领12000多名戚家军赶赴福建时,赵炳然带着几名随从赶了过来,同时,汤克宽也终于赶到了,然后汤克宽开始宣旨,宣布嘉靖皇帝任命戚继光为福建副总兵,并率领戚家军出征福建等内容,赵炳然只好放他们走,于是戚继光就和汤克宽等人一起率领12000多名戚家军火速赶赴福建支援。

    这12000多名戚家军中有近一半人,也就是有6000人是新招的,虽然赵炳然之前把戚家军调往杭州城外,但是没有不准他们招募新兵。在前往福建的路上监军赵大河向戚继光建议:“将军,在这12000多人的军队中有接近一半,也就是6000人是新军,他们还没有上过战场,所以属下有一个建议,建议将军先命胡守仁和杨文、汤克宽先率领6000多名老兵作为先头部队,单独出发,先赶到平海卫城外和俞帅、谭大人等人会合,剩下的我们可以一边巡练,一边行军,将军你看如何?”

    戚继光回答:“道源兄,就按你理说的办。”

    于是胡守仁和杨文、汤克宽先率领6000多人的戚家军赶往平海卫城外和俞大猷、谭纶等人会合,剩下的6000人戚继光和赵大河、唐尧臣等人一边训练,一边赶路。

    3月25日早上,戚继光和赵大河等人率领剩下的6000名新军路过新河城外,戚继光决定还是进去看一下正在家中休养下的师父沈睿,顺便和他商量一下接下来要打响的平海卫之战,于是他就命赵大河和唐尧臣带着新兵到校场去训练,他自己去老师的家巾看望。沈睿此时已经是85岁高龄了,他回到新河城家中不久,就生患重病,此刻的他已经在床上躺了好几个月,戚继光见到卧病在床的师父后,戚继光问了一下病情后,郎中把戚继光单独叫到一边告诉他,师父沈睿的时日已不多了,然后戚继光安慰了一下师父后,就问沈睿,到达福建后,平海卫战役该怎么打,沈睿回答道:“元敬,师父认为平海卫战役应该采取水陆两军联合作战,陆地上要多路进攻平海卫城,海战也要同时进行。”

    戚继光说:“师父,我们师徒俩人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学生也是这样想的。”

    接下来沈睿向戚继光嘱托,把女儿沈丹青、义女陈月蓉托付给戚继光。在此前第十六章里我给大家讲过戚继光的夫人王文英只从戚继光结婚后,就一直给戚继光生下一个儿子,只生下一个女儿戚雨昕,戚继光后来收部下杨文的儿子杨龙为义子,取得台州大捷后戚继光又收养了族侄戚金,为了以后能有亲生个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在戚继光一再恳切的请求下,夫人王文英最终在嘉靖41年(公元1562年)的7月同意了戚继光纳小妾的请求。

    沈睿知道自己已时日无多,就把两个女儿托付给了戚继光,戚继光含泪地答应了师父的嘱托。

    戚继光在走之前想到沈丹青和陈月蓉在沈睿教导学习过兵法和关于海战的一些知识,杨月娥姑娘也曾跟唐顺之学过武艺和兵法,戚继光想把这三位姑娘都带上,接下来要打的平海卫之战是海陆战,说不定这三位姑娘都能帮忙出出主意,但是要留下来一位帮王文英一起处理新河城戚家军大本营的事,而且师父随时都可能要病逝,要留下来一位来料理师父的后事,所以戚继光决定把沈丹青和杨月娥带上,陈月蓉留在新河城。当天下午,戚继光又在新河城里新招募了800人后沈丹青和杨月娥就和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一起入闽。

    4月4日,胡守仁和杨文、汤克宽率领6000多人的戚家军先头部队到达平海卫城外附近和俞大猷、谭纶等人会合。4月19日早上,戚继光率领6800名戚家军新兵到达平海卫城外和俞大猷、谭纶,以及杨文率领的戚家军先头部队等军队会合。这时,加上戚家军后明军的兵力一共达到了3万多人。

    4月19日晚上,平海卫城外的明军大营里谭纶和戚继光、俞大猷、汤克宽等人开始商量怎样攻打平海卫城。

    谭纶先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平海卫城一带的地理位置,平海卫城位于现在的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境内,是一座三面被海水包围、半岛形状的一座城池,而且地理位置险要。

    戚继光听完后向谭纶建议,可以采用水陆两军联合作战,陆地上多路进攻平海卫城的策略。

    谭纶听后高兴地说:“元敬,我们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兄长我也正有此意。”

    戚继光说:“子理兄,这只是我和师父东华先生(沈睿字东华)共同的想法。”

    然后谭纶先下令在陆地上的军事部署:“众将听令,20日晚上进攻平海卫城,任命福建总兵戚继光为中路军,率领戚家军进攻平海卫城的正门;广东总兵刘显为左路军,率领广东军进攻卫城的西门;福建的另一名副总兵汤克宽和本督一起率领6000名闽军进攻东门;泉州卫指挥佥事欧阳模率领30名南少林僧兵和少林寺方丈小山宗书率领月满、宗擎、普从等63名少林僧兵一起进攻北门。”

    戚继光、刘显等将领一起回答:“得令”。

    欧阳模(公元1535~1607年),字宏甫,泉州南安县东田(今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东田镇)人,父亲为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欧阳深,母亲为洪氏,欧阳模曾担任过泉州卫指挥佥事、宝庆府知府、广西副使等官职。

    接着谭纶继续下令道:“福建总兵俞大猷和福建监军副使汪道昆指挥江西新军6000人、福建水师2000人分别乘坐战船从海上进攻停靠在城外附近和许厝村(今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峤镇许厝村)的一共3000多名倭寇水兵和70多艘倭船,防止倭寇从海上逃往广东和日本等地。”

    这时,沈丹青和杨月娥(她们两位是在戚继光经过谭纶同意后参加了这次军事会议)两位姑娘小声讨论后,由沈丹青向谭纶建议道:谭叔(因为谭纶比沈丹青大15岁,所以沈丹青称呼谭纶为谭叔),侄女和月娥妹子建议在攻打许厝村时可以陆地上和海上同时进攻,这样许厝村的倭寇水军就会被包围,能歼灭更多的倭寇。”

    谭纶觉得可行,于是命令汪道昆率领6000名江西新军从陆上进攻许厝村,俞大猷率领4000多人的福建水师官兵乘坐战船配合从海上进攻许厝村和平海卫城外的海面倭寇水军。

    俞大猷、汪道昆也一起回答:“得令。”

    4月20日睌上,平海卫之战打响后,戚继光和刘显、谭纶、汤克宽、欧阳模、小山宗书分别率领戚家军、广东军、闽军、僧兵同时进攻平海卫城的正门、西门等城门,松浦平准和双剑谭等倭寇首领只好指挥2万名倭兵分别从各个城门冲出来和明军决战,然后谭纶点燃信号弹,汪道昆看到信号弹后率领6000名江西新军进攻许厝村,大海上俞大猷也看到了信号弹,他指挥4000多人在80多艘大型战船上向城外和许厝村外的一共3000多名倭寇水兵和70多艘小型倭船开炮,接着陆上喊杀声震天,海上炮声响彻天际,倭寇将领熊泽一郎和弟弟熊泽次郎,以及大海盗萧显一起被明军战船上的火炮炸死了。

    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4月21日早上,最后平海卫之战中明军一共斩首倭兵的首级2622颗,炸死和淹死的倭寇不计其数,解救出被倭寇俘虏的百姓3110人,缴获倭寇的战船50多艘,以及3961件军事器械,松浦平准和双剑谭只率领6000多名倭兵逃往福建的福清、漳州等地区。而明军只牺牲了朱圣彬、戴延璋等16名将士,并且成功收复了平海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