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朝民族英雄传 » 第二十五章 朝廷开始大量征调兵马,骆尚志、吴惟忠等人离开浙江奔赴朝鲜战场

第二十五章 朝廷开始大量征调兵马,骆尚志、吴惟忠等人离开浙江奔赴朝鲜战场

    明朝万历20年、朝鲜宣祖25年(公元1592年)8月间,为了尽快地促使明朝朝廷再次派出军队救援朝鲜,于是朝鲜国王李昖就派请兵陈奏使郑昆寿等人前往北京,同月间,万历皇帝下旨命兵部右侍郎兼右都御史宋应昌经略备倭事宜,于是宋应昌在接到圣旨后就前往保定、蓟州、辽东等地区开始经略军务。9月18日,郑昆寿等人到达北京。9月28日,郑昆寿等人见到石星后郑昆寿成功地说服了石星,石星表示他马上向万历皇帝上奏,请求尽早出兵救援朝鲜。石星向万历皇帝上奏后万历皇帝又看了王锡爵、吕坤等大臣的奏折后做出了尽早出兵救援朝鲜的决定。

    此时明朝朝廷的工作重心已经开始转向东面的邻国朝鲜,10月16日,万历皇帝下旨任命李如松担任提督蓟、辽、保定、山东等地防海御倭总兵官,也就是担任东征提督或者是防海御倭总兵官,他的二弟李如柏、五弟李如梅都担任副总兵,明朝朝廷开始准备大规模地救援朝鲜,并且开始派人到全国的许多地方征调兵马。

    李如柏(公元1553~1621年),字子贞,号肖城,辽东铁岭卫(今辽宁省铁岭市)人,明朝末期的著名将领,辽东总兵李成梁的次子。李如柏年轻时因为父亲李成梁官位的影响,先被封为锦衣卫千户,后又曾担任过御倭副总兵、贵州总兵、辽东总兵等官职。

    李如梅(?~1612年),字子清,辽东铁岭卫(今辽宁省铁岭市)人,明朝末期的著名将领,辽东总兵李成梁的第五子,是一位百发百中的神箭手。明朝万历20年、朝鲜宣祖25年12月25日(公元1593年1月27日),李如梅担任御倭副总兵,并和长兄、东征提督李如松等人一起率领4.5万人的明朝大军渡过鸭绿江后进入朝鲜境内的义州,开始帮助朝鲜军民抗击日军。

    万历皇帝下旨任命完李如松等人后紧接着又下了第二道圣旨,命征调钦差浙直兼神机营左参将骆尚志和浙江海防参将兼南兵游击将军吴惟忠等将领率领的浙兵,并命他们率领浙兵前往辽东境内和东征提督李如松等将领会合,最后与辽东铁骑,以及部分驻守长城的明军精锐一起组成东征大军奔赴朝鲜战场。

    骆尚志,号云谷,臂力过人,能举起千斤重的物品,在军队中被称为“骆千斤”,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和民族英雄,是唐代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的后代,浙江绍兴府余姚(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人。骆尚志早年曾担任过任浙江都司等官职,后来在担任大同参将时,率领军队抵御西虏时立下了许多战功,为安定边疆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万历朝鲜战争爆发前骆尚志担任钦差浙直兼神机营左参将。万历朝鲜战争爆发后明朝万历20年、朝鲜宣祖25年12月25日(公元1593年1月27日),骆尚志和吴惟忠等将领一起率领浙兵跟随东征提督李如松等将领率领的军队进入朝鲜抗击倭寇。

    骆尚志、吴惟忠等将领率领的浙兵是南兵的一种,南兵在狭义上的定义是指南直隶和浙江一带的军队,后来浙兵开始慢慢崛起,逐渐成为南兵的代名词。浙兵中的骨干是戚继光最先在浙江的金华义乌训练出的戚家军,他们以步兵为主,是后来整个东征大军中纪律最为严明的一支军队。

    10月底的一天早上,骆尚志和吴惟忠等将领在浙江的新河城,也就是原来戚家军的大本营,现在是浙兵的大本营内接到这份圣旨后骆尚志和吴惟忠,以及担任备倭浙江都司的楼大有等浙兵将领一起商量了一下,后来又接到朝廷派人带来的几道命令,关于这几道命令的具体内容,我会放在下一章再讲。于是大家又再商量了几分钟后决定带上杨龙、戚金等一共4600人的浙兵将士。

    杨龙担任的是浙兵第六营的把总,他的父亲是杨文,他的父亲杨文一直是戚家军,也是现在浙兵里的主要将领,只不过现在一直在北方率领一部分浙兵抗击蒙古人的进犯,并且在戚继光在世时,杨龙还是戚继光的义子,后来戚继光去世后,他又娶了戚继光的女儿戚雨昕为妻。我们现在顺便说一下杨文的结局,他一直都留在北方抗击蒙古人的进犯,不久前杨文在担任宁绍参将时,他和李如松等将领一起率领军队在宁夏境内成功平定了哱拜之乱后,没有参加后来帮助朝鲜军民抗击倭寇的战争,而是在万历21年(公元1593年)间,担任了登州卫副将,后来又镇守江南、山东、蓟州等地,官至辽阳总兵,万历23年(公元1595年)间,杨文告老还乡回到家乡浙江台州,后来病逝于家中。

    戚金是戚继光的族侄,幼年时父母先后去世,后来被戚继光和大夫人王文英收养长大,戚继光去世后,戚金担任过戚家军,也就是现在浙兵第七营的把总。接下来他马上就要和杨龙等人一起跟随骆尚志、吴惟忠、楼大有等将领一起前去朝鲜抗击日军。

    不久,骆尚志、吴惟忠、楼大有等将领一起率领杨龙、戚金等4600人的浙兵离开浙江,前往辽东境内,11月间,骆尚志、吴惟忠、楼大有等将领率领4600人的浙兵到达了辽东境内与东征提督李如松等将领率领的军队会合,接下来他们就要奔赴朝鲜战场抗击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