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朝民族英雄传 » 第二十六章 东征大军主要的三个来源,叶邦荣、杨元等重要将领登场

第二十六章 东征大军主要的三个来源,叶邦荣、杨元等重要将领登场

    10月底的一天早上,钦差浙直兼神机营左参将骆尚志和浙江海防参将兼南兵游击将军吴惟忠等将领在浙江新河城的浙兵大本营内接到了“前往辽东境内与李如松等将领率领的军队会合,并一起奔赴朝鲜战场,帮助朝鲜抗击日军”的圣旨后骆尚志和吴惟忠、担任备倭浙江都司的楼大有,以及当时正在担任南兵游击将军官职的王必迪、叶邦荣、杨天明、胡大受、毛国科等将领商量了一下后决定带上第六营把总杨龙、第七营把总戚金等一共3000人的浙兵将士。后来朝廷又派人到新河城宣布任命杨龙升任南兵游击将军,浙兵第六营把总也由杨龙继续担任;戚金升任嘉湖苏松调兵游击将军,并命他立即前往嘉湖、苏松两个地区征调浙兵1000人,征调任务完成后就率领这1000名浙兵和骆尚志、吴惟忠等人率领的浙兵会合一起前往辽东境内,并奔赴朝鲜战场抗击日军,第七营把总则改由楼大有兼任等几道命令。于是大家再商量了几分钟后一起决定3000名浙兵加上戚金要去征调的1000名浙兵,然后再加上600名浙兵,也就是说一共要带上4600名浙兵,不久,戚金率领征调的1000名浙兵返回新河城后,骆尚志、吴惟忠等将领就一起率领杨龙、戚金等4600人的浙兵离开浙江前往辽东境内。

    在王必迪、叶邦荣、杨天明、胡大受、毛国科这几位南兵游击将军中,除了叶邦荣在历史上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以及杨天明的资料是明朝中期著名谏臣杨继盛的儿子,并且杨天明的妹妹杨月娥是戚继光的四夫人以外,关于他的其他资料见本书的第一卷,王必迪、胡大受、毛国科这三位将领在历史上记载的内容比较少,并且只知道他们都是浙江金华义乌人,另外王必迪和骆尚志、吴惟忠等一起被后人称为“南兵三营将”。

    叶邦荣,义乌后宅镇叶宅人,是戚家军、浙军中的重要将领。万历15年(公元1587年),因为战功由都指挥佥事升三屯车后营游击将军,后来又担任过南兵游击将军、参将、副总兵等官职。

    11月间,骆尚志、吴惟忠等将领率领4600人的浙兵到达辽东境内与东征提督李如松等将领率领的军队会合。

    12月间,东征提督李如松和经略宋应昌一起将征调到的蓟、辽、保定、山东、浙江等地一共4.5万人的大军分成中左右三军,中军的指挥官为中协大将兼副总兵杨元,左军的指挥官为左翼大将兼御倭副总兵李如柏,右军的指挥官为右翼大将兼副总兵张世爵,由于这三军分别包括的部队都有很多,并且在一些史料上记载的各个部队的具体人数都不相同,而且相差很大,所以这里就不再具体叙述了。

    我们先来说一下东征大军主要的三个来源:第一是辽东军,这支部队主要由骑兵组成,是李如松的亲信部队;第二是九边将士,也就是驻守长城的部队,并且也是以骑兵为主,因为这支部队中的许多将士刚刚在前几个月跟随李如松等将领率领的军队成功在宁夏境内平定了哱拜叛乱,所以李如松也对这支部队十分地了解;第三是骆尚志、吴惟忠等将领率领的浙兵,这支部队以步兵为主,是整个东征大军中纪律最为严明的一支军队,实际上当时的辽东军、九边将士和浙兵是当时明朝最精锐的主力部队。

    接着再来说一下这支4.5人大军主要人数的构成:辽东铁骑1万人;宣府、大同各选精锐骑兵8000人;蓟镇、保定各选精锐步兵5000人;浙兵4600人。

    杨元(?~1598年),号菊厓,定辽左卫(明朝的军政机构,治所在今天辽宁省的辽阳老城)人,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他作战勇猛,被人们称为“不世出之名将”,曾参加过万历朝鲜战争中的平壤之战、碧蹄馆之战和南原之战等战争,杨元早年曾担任过保定坐营中军;万历10年(公元1582年)间担任辽东游击将军;万历13年(公元1585年)间担任居庸关参将;万历14年(公元1586年)间担任蓟镇石塘岭参将;万历18年(公元1590年)间担任神枢营右副将;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间担任蓟镇西路副总兵;万历20年(公元1592年)正月间担任神枢营左副将。万历朝鲜战争时期,杨元担任中协大将兼副总兵,同时还担任中军的指挥官。

    张世爵,号鎭山,广东右卫人,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万历朝鲜战争时期,张世爵担任右翼大将兼副总兵,同时还担任右军的指挥官。

    李如松和宋应昌把大军分成中左右三军后,不久宋应昌在辽东境内答应了朝鲜派来的使者提出的要求,他命令吴惟忠、楼大有等人率领3000名浙兵,以及和东征游击将军钱世桢、蓟镇都司王问等人率领的军队一起先行渡江进入朝鲜境内,于是在12月14日,吴惟忠、钱世桢等人一起先率领几支军队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境内,12月19日,他们就到达了朝鲜的安州(今朝鲜平安南道安州市)。李如松和宋应昌等人率领的大军则是在12月16日从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正式启程\u000f,12月25日(公元1593年1月27日),李如松、宋应昌等人率领大军渡过鸭绿江后进入朝鲜境内的义州,这样“万历三大征”的“第二征”也就正式开始了。

    明朝万历21年、朝鲜宣祖26年(公元1593年)1月3日晚上,在安州城南的明军大营内李如松等人和朝鲜的领议政领柳成龙见了面后,就开始一起商量攻打平壤城。接下来李如松决定在率军攻打平壤城之前要先处理一个中国人,那么这个中国人是谁呢?下一章再为大家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