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被抹去的女人 » 从《大唐明月》浅谈近年历史题材中的女性迷失

从《大唐明月》浅谈近年历史题材中的女性迷失

    【从《大唐明月》浅谈近年历史题材中的女性迷失】

    本文写于2021年初,因而加入了对同期作品的评论,但仅作为举例说明,不针对这些作品。

    注意:本文只评论小说《大唐明月》,以下是小说《大唐明月》剧情,不是《风起霓裳》。

    小说开篇,穿越成母亲早亡但父亲健在的良家嫡女库狄琉璃就被父亲的妾因贪图一点钱财差点逼良为娼卖入教坊。后来女主出门遭遇调戏,被裴炎和裴如琢同时看中想要纳为妾室。女主父亲的妾又因钱财想把女主卖掉,女主机智地学着明清烈女的口吻剪下自己一缕头发说:“为免日后口舌,致使两府令名受损,琉璃在此明誓,此生此世,绝不为两府之妾!若违此誓,天厌之,地弃之,下场便如此发!”因此女主又躲过一次婚姻被贱卖的命运。再后来,女主机缘巧合进入唐宫,又被以后基本坚持一夫一妻制的唐高宗李治看中差点想纳入后宫,女主只好又机智地委婉拒绝。

    在男主裴行俭一再保护下,女主终于逃脱宫廷,与男主订婚。男主带着未婚的女主到处游玩,甚至敢于在出家人面前承认未婚的女主是他的妻子。小说在确定男主之后虽然保持了1v1宠文模式,但女主在婚前平白无故招惹的一堆烂桃花也足以彰显女主的个人魅力。

    女主还没生儿子时,苏定方曾以“不孝有三”教育裴行俭纳妾,但年过半百的裴行俭宁愿断子绝孙也要独宠女主一人。后来女主终于拖着病体拼死拼活为裴行俭生下四个儿子,还九死一生一次生了双胞胎,完成了一名贤妻为男主传宗接代的义务。当男主回到权力中心,一边拥有明清时期忠君思想的男主裴行俭,一边又数次强烈拒绝唐高宗李治热情地为之纳妾的要求。后来男主恰当地在史书记载的卒年借机假死,最终于七十岁高龄与女主重聚,从此过上幸福生活。

    坚贞的爱情足以改变一个人,让另一半学会放弃原则、屈就一切。小说中的男主虽然中规中矩向来行事严谨,也因对女主的痴恋时常充满了感性与冲动,小说中的女主虽然只是个弱女子,也为尽力辅佐丈夫几次贸然拼上性命。

    从小说中,我们看到一个极尽奢靡的大唐。通过作者绚烂的文藻堆砌,我感受到作者纸醉金迷、外强中干的大唐距离我们实则并不遥远,就跟距离我们最近的那个朝代简直一模一样。

    受到大众追捧的言情小说不一定是好小说,因为网络小说读者普遍口味低俗、智商感人。如果您将上述几段我对小说情节的介绍细心再读一遍,我相信智力正常的人一定感觉如鲠在喉。

    有时,玛丽苏、金手指、1v1甜宠设定对主角的个人魅力加层也成为一部言情小说被人追捧的闪光点。而这类只为迎合读者趣味的市场化小说所传达三观恐怕备受争议、细思恐极。《大唐明月》为渲染女性之间相互压榨,不惜设定女主父亲的妾室在女主父亲健在时敢于将女主逼良为娼卖入教坊,不惜设定按制食邑六百户拥有独立公主府的诸位大长公主局于后宅与女主争夺蝇头小利。《大唐明月》又为渲染男性对女主的爱慕,不惜设定女主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就被两名浪子调戏又被以后基本坚持一夫一妻制的唐高宗李治动过纳入后宫的心思,不惜设定年过半百的男主宁愿断子绝孙也不纳妾并敢于一再拒绝皇帝赐予自己的小妾。

    有人认为《大唐明月》不算玛丽苏。实际上,一部小说不是一定要有重量级男二才叫玛丽苏。《大唐明月》女主无能低智,却被男人倾慕。男主思想封建,却唯独恋爱脑。此不谓玛丽苏?何谓玛丽苏?

    若还有人认为这部小说剧情严谨,请再次参见以上几段文字中简述小说情节是否真的符合您心目中严谨的标准。

    《大唐明月》在宣传中声称“严格的史实依据”,对这个问题又要怎样看待呢?再比如《独步天下》、《后宫如懿传》等这些被网友称作考据的历史小说,实则不仅让历史人物处处崩人设,立意上还极力渲染女性之间相互倾轧。《大唐明月》所谓不违背有载历史,但实则恋爱化历史人物裴行俭,又将诸多同时代历史人物塑造成只为打压男女主而存在的工具人;尤其残酷倾轧作为女主的库狄氏,仅仅将其视作嫖男主的工具玩偶,肆意篡改她的人生履历,残忍抹杀她的历史功绩。关于《大唐明月》歪曲意淫历史的详情,可参见我的另一篇文章【评《大唐明月》及考证历史上真实的库狄御正】。

    我承认由于作者的专业,《大唐明月》仅对艺术风俗史有一定考究。但对历史部分,作者恐怕只草草读了两唐书《高宗本纪》及裴行俭等少数几人的传记,更从未深入思考,甚至带有玩味态度地强行意淫年逾半百且再婚的男主裴行俭将小萝莉女主宠上天。作者与宋代史官们口风完全一致地认定唐高宗李治昏聩无能,懦弱可欺,又私自加入好色设定,让唐高宗李治周旋于多名后妃之间仍不知疲倦,甚至在女主结婚之前时动过染指女主的心思。作者又与宋代史官们口风完全一致地认定武则天心思歹毒,视人命如草芥,甚至于人神共愤、天地所不容,以致被自家亲戚厌弃,又被男主为代表的正义之士所不齿并强烈反对。

    《大唐明月》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再举个例子,比如在古言穿越小说《凤囚凰》中,历史上本来以np闻名的女主刘楚玉,被恋爱脑小女人穿越,因此重新改编成对爱情忠贞的好女人。而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女性北魏冯太后则被扭曲抹黑成边缘化的恶毒女配。同理在《大唐明月》中,历史上本来在丈夫死后登上政治舞台的库狄氏,被现代小女人穿越,因此重新改编成依赖丈夫的附庸女性、甚至完全抹除后半生政治生涯。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则被歪曲塑造成毫无感情、处心积虑的恶女人形象。《大唐明月》与《凤囚凰》同样症结在于这两部小说的作者对女性的定位严重偏颇。库狄氏、刘楚玉只是稍加参政、妇节不甚清白(这一条包括库狄氏,请参见学术论文卢向前《裴行俭结姻之分析》出自《唐代胡化婚姻关系试论——兼论突厥世系》),对男性权威还未造成太大损害,因此尚有资格接受作者针对不良妇女的改造,只需将真实历史上曾经身为女性入闻朝政、起草制书的库狄氏改编再诠释成毫无政治抱负、一心一意辅佐丈夫的贤妻良母,将真实历史上拥有数十名情人、又干涉朝政的刘楚玉改编再诠释成对待爱情忠贞不二、一心只爱男主的正经好女人。而女皇武则天、临朝称制的冯太后不安于女性职责、公开以女性身份主导政局,已经严重侵害了男性权威,因此罪无可恕、不可拯救,必须将其塑造成处心积虑、心思歹毒、一味迫害女主的边缘化恶毒女配。

    古代妇女所受压迫一定远比现代严重许多,《大唐明月》、《凤囚凰》的女主库狄氏、刘楚玉可谓是为数不多在古代环境中挣脱一定束缚做出可贵成就的古代大女主。但这极少数古代大女主却经现代人再次演绎,由独立自主、叱咤风云的大女人被改造成为缺乏自主能力、智商下线、依赖男性配偶保护、跟女人宅斗宫斗的小女人。

    又如2014年播出的《武媚娘传奇》将女皇武则天塑造成与李世民、李治父子两代皇帝爱恨纠缠,为男人守护江山而被动掌权的玛丽苏小女人。近期播出的《燕云台》的作者也是不止第一次意淫历史上的大女主了,也将在丈夫死后临朝称制的女性政治家萧绰塑造成被丈夫和初恋轮番宠上天的玛丽苏小女人。

    2016年播出的《女医明妃传》,女主以明朝女医谈允贤为原型,影视剧将之更名为谭允贤,又辗转附会成明代宗继后杭氏。本来历史上少有的女性名医,却跟明朝两代皇帝谈恋爱,并局限于女人之间宫斗。再比如仍未播出的影视剧《赢天下》,也将秦朝女性商业家巴清与秦始皇组成拉郎配。谈允贤、巴清在古代艰难环境下,必定通过了不懈努力才在只被允许男性承担的行业做出可贵成就,她们的配偶未被记载,却经现代影视剧再演绎,定要与当时的皇帝组成拉郎配。《女医明妃传》、《赢天下》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事业型女主绝不能专注于事业,一定要以爱情为重,并且她们的恋爱对象不能是社会地位低下的普通人,必须设定为当时最尊贵的男性角色。

    上述现象绝不是孤例,许多女频小说的作者将成功女性定位于深受丈夫宠爱,安于家宅、相夫教子、缺乏事业心的幸福小女人。若进行虚构文学创作,倒也无可厚非。但是,热衷于意淫言情的女频作者及影视剧编剧们已经不满足于虚构创作,而将魔爪屡次伸向古代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伟大女性,置这些伟大女性曾经做出的可贵努力于不顾,将一个个历史上真实的大女主歪解成与女人斗、被男人宠的玛丽苏小女人,其性别观念仿佛一夜回到解放前。

    历史上真实的库狄氏的故事,本应是一名寡妇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库狄氏在丈夫死后,拜为御正,起草诏书,登上人生巅峰,正是这一场故事的开端。

    她本应在云端挥洒笔墨、傲视群雄,不应卑微到尘埃、举案齐眉。

    但在《大唐明月》这部小说中,女主库狄琉璃与女性的关系只有争斗,诸多女性历史人物和虚构角色都只是为打压残害女主而存在的工具人。女主只能依赖男主的保护,男主对她的好就是她的天。这样的剧情让人感觉异常压抑与沉闷。若《大唐明月》仅仅是虚构言情,那么无论女主多么自愿轻贱如封建女子,我绝不打算评判一句话。然而作者却偏要借助真实历史人物的名字书写,将历史人物塑造地面目全非,仿佛是将美好的事物撕烂碾碎,却还要再粉饰以劣质的涂料!眼见真相被掩埋,事实被歪曲,我已不止于压抑与沉闷,而是心痛到无以复加。

    写至此处本文已经接近尾声,我并不是有意批判某部小说,更不是凑热度发表这篇文章。前些年,我对历史人物御正库狄氏早已略有耳闻。而在2019年秋,自从我听说女主原型为库狄氏的穿越言情小说《大唐明月》要影视化,我带着无限的屈辱和泪水读完了这部小说。面对作者对女主的残酷打压与迫害,我痛心疾首,深感惋惜。我痛定思痛,一定要为历史上真实的库狄氏述说真相,还以公道!

    ——————

    写于2021年1月。

    绝不是为了针对某部作品,只因我必须述说真相,在影视播出之际,才又写了这篇评论。

    我很累,心力交瘁。不爱看可以不看,不接受某部小说的粉丝故意找茬。

    后面是书评【评《大唐明月》及考证历史上真实的库狄御正】所涉及的历史资料整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