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刘琦,匡扶汉室 » 第二章 江南告急【求追读】

第二章 江南告急【求追读】

    定下策略,接下来的刘琦就于府中静养,深居简出。

    由于遭受了刺杀,刘表回去后震怒,立即秘密派遣亲信彻查此事,并加派了侍卫护佑长公子府周全,命老将王威统领。

    但就在刘琦养伤的期间,江南却是传来了急报。

    军报中称:“长沙太守张羡诱使临近桂阳,零陵,武陵三郡起兵叛乱,短时间内便席卷江南之地,并伙同交州牧张津结盟,军力之盛,似有北渡江进犯南郡之意。”

    此一消息初至州治襄阳,荆州牧刘表便陡然震恐不已。

    旋即,他即刻召集府中诸僚属商议军机。

    最终在章陵太守蒯越的建议下,刘表亲命南郡太守负责督统江陵之兵,南下平叛。

    接受任命以后,蔡瑁却并未启程动身奔赴江陵坐镇,而是命族中子弟蔡中,蔡和筹集粮草,调拨兵员率部迎战叛军,自己则依旧留于襄阳。

    蔡瑁负责督军平叛一事也很快就传到了刘琦的府中,当他缠绕着纱布得知了此事后,缓缓从床榻起身,面上流露着一丝笑容,笑得合不拢嘴。

    他丝毫不担忧蔡瑁因平叛有功而彻底威名远扬,响誉荆襄之地。

    与刘琦交好的北方士人之一的襄阳从事伊籍眼见蔡瑁领命督军平叛而长公子无丝毫反应时,深恐蔡瑁再立军功而轰动荆襄,成为无法撼动的家族。

    他心怀忧虑的前来求见刘琦,咨询缘由。

    但刘琦见其到来,为他沏上热茶,随即只是微微一笑道,“让其先行督军平叛又如何?”

    “反正此战蔡氏必败,到时反损其威信。”

    “我等只需坐观其变即可,何须操心?”

    此言一落,伊籍面色顿时无比狐疑,连忙拱手问道,“蔡瑁掌控南郡,公子何故如此肯定,蔡氏必败无疑?”

    闻言,刘琦端茶呡了一口,笑而不答。

    他并未答复,倒也并不是故意瞒着伊籍,实际上是他也并不知晓该作何回应。

    总不能说,是自己知晓历史走向,张羡实是劲敌,原史上就连年交战,后续还是由于他病逝,刘表才抓住机会攻入江南数郡覆灭张氏,一统荆州。

    那特么伊籍还不得把自己当傻子。

    故而,刘琦只是简单回道,“机伯兄,就不必在意那么多了,只管与琦看戏即可!”

    “少则一月,多则数月,江南必有败报传来。”

    瞧着刘琦一副尽在掌握的自信之色,伊籍虽面下还是不解,但也只能选择拭目以待了。

    ……

    而在接下来的时日里,一日又一日的过去。

    江南方面的军报还未传回,刘琦也并不心急,依旧智珠在握。

    随着伤势有所好转,他遂也是在府中习练起剑术与搏斗术,并请求了擅长剑法的王威予以指导一二。

    “公子天资聪颖啊,短短时日,剑法增进迅速呀!”

    此刻正伫立一侧的王威不由暗自称奇,微惊着。

    而在院里的刘琦则手执着一柄长剑,虎虎生风的挥舞剑花,呼啸起道道剑花,脚下步履如风,身法矫捷。

    习练许久,他才缓缓停下背负长剑,额间冒着汗珠,背部汉衫也隐隐被浸透。

    关于方才王威的内心惊叹,刘琦也就是不知,要不然高低得吐槽一句,“嗨。咱这上一世好歹也是击剑跟搏斗术大成者啊?”

    也正是由于有基础在,所以跟王威请教指点没多久的时间,他的剑法才能突飞猛进。

    不过,原主之前饮酒享乐过度,这身子骨太弱了。

    刘琦练剑之余,害得勤练体术。

    值此乱世,他可不想手无缚鸡之力,不知啥时候就给别人弄死了,练舞是很有必要的,

    特别是身居襄阳,都能差点死于非命!

    事实证明,长公子这道尊崇的身份起不到丝毫保护作用。

    唯有靠己自我防护。

    “王叔,要不咱们对练一下,您再言传身教指点不足之处吧?”

    稍作歇息,刘琦走到其面前,面露恭敬的拱手作揖拜道。

    “好!”

    闻言,王威自不会推辞,欣然应允。

    二人遂是各自提剑而立,相互搏斗起来。

    时光飞逝,转眼就已是临近寒冬。

    即便是一向温暖如春的荆楚之地也被积雪所覆盖,四周景象白茫茫一片,雾气横生。

    但就在这严寒的季节,南边却再度传来了一则足以冰冻襄阳士民内心的战报。

    “启禀公子,蔡中,蔡和调拨粮草,率江陵将士渡江南下讨伐叛军。

    却在江水南岸的油江口一带遭遇大股叛军,被打得大败而归!

    蔡中,蔡和只得纠集败兵连夜逃回郡城江陵闭守。

    张羡军初逢大胜,正值士气高涨,已欲全军北上大肆鲸吞南郡诸城。”

    刘琦秘密安插的亲信此时亦是第一时间奔返回府,拱手禀告着。

    闻言,刘琦穿着厚厚的棉袄,眼神盯凝着屋脊上的积雪,若有所思的问道,“此事父亲可收到?”

    “启禀公子,我等先官骑快马回返,刘荆州暂还未收到呢。”

    “好!此事暂不要声张,你们先下去歇息,本公子自有主张。”

    刘琦听罢,面色严肃的吩咐着。

    “遵命!”

    而刘琦收到这消息没两日,很快州牧府内,一向温文尔雅的刘表顿时勃然大怒,立即差人将蔡瑁召集入府劈头盖脸的怒骂一通。

    可骂完后,他气渐渐消散,却又不得不好言安抚起来。

    毕竟,现在江南叛起,他所能倚仗者也唯有荆襄大族的鼎力相助。

    次日。

    刘表命人召众僚属奔赴州府议事。

    长公子刘琦自然也在此列。

    刘琦心下早有思量,故而是云淡风轻,面色轻松的入府走来。

    而他刚走到堂口处,就迎面撞上来一位身席儒服的中年男子。

    只见此人在瞧见刘琦的身影后,眼神陡然不善起来,面露厉色。

    他遂是缓缓行至其旁,面上浮现一丝不易觉察的阴狠之色,冷冷道,“汝能躲得了一时,难道还能躲得了一世乎?”

    此语声音极其低沉,堂中唯有刘琦一人可听见。

    说罢后,就见他神色转瞬间恢复如初,快步进入堂内与众幕僚们欢声笑语的打着招呼。

    望着蔡瑁的背影,刘琦心念一转,暗自道,“何意?这是在警告威胁我的意思?”

    “嗯?他刚刚说什么,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看来先前刺杀果真是出自这老贼的谋划。”

    “蔡瑁,既然你欲置我于死地,我保证会率先送你下地狱!”

    刘琦反应过来,心下已然是怒火中烧,暗自下定决心道。

    随即,他也装作无事人般,奔入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