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刘琦,匡扶汉室 » 第十八章 收霍峻【求追读】

第十八章 收霍峻【求追读】

    在黄忠,刘虎的前锋冲阵下,逐渐凿穿了叛军阵型。

    又随着城中的霍峻敏锐抓住战机力排众议举数百部曲杀出夹击。

    一时,两面包抄之下,叛军军心萎靡不振。

    霍峻很快便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兄长新丧的他如今内心深处可谓是蕴含了满腔怒火。

    只见他手持长刀接连挥舞收割着一员又一员的叛军首级,予以发泄着怒意。

    冲杀于前,黄忠虎目似是也注意到了军阵中正竭力指挥的叛将,他顿时间有了主意,快速退入己方阵间然后悄然取下别在腰间的三石长弓。

    然后一气呵成张弓搭箭瞄向叛军将领。

    “咻~~”

    片刻后,一支羽箭应声而出,随风飘去。

    叛将似是还在挥刀指挥部众抵挡,丝毫没注意到这一箭的袭来。

    直到速度奇快的箭矢几乎是逼近了脑门,携带着一股呼啸过来的劲风方才有所察觉,只可怜他却没有了丝毫反应的时间。

    “嘭~”

    羽箭径直射中脑袋,将其毙命!

    “好箭法。”

    此刻,刘琦正巧率主力列阵而来,所遇这一幕,随即也不由是面上颇为大喜,顿时拔剑高喝道:

    “将士们,敌将已死,全歼叛军。”

    “杀,杀~~”

    指令传下,各部列阵杀入对叛军阵势横冲直撞。

    主将已死,又被两面夹击。

    这一刻的叛军士气已然是跌到了谷底,毫无斗志可言!

    厮杀片刻,各部叛军纷纷予以投诚。

    刘琦见状,亦是立即命诸部停滞杀戮开始接收战俘。

    他此番兵进南郡江北诸城邑,本就是为了趁势攻击叛军薄弱处慢慢积蓄力量,壮大自身的意图。

    对于降兵处置,这可都是宝贵的兵员,只要后续操练好了,便是一支不俗的军力。

    可比招募新兵要强多了。

    战斗结束,黄忠负责打扫战场,控制战俘。

    刘虎也很快将霍峻领至刘琦面前,拱手抱拳道,“兄长,他乃是枝江豪族霍氏,名讳峻,字仲邈。”

    “此番亦是他们兄弟俩率乡间部曲死守城池,方才令枝江免受叛军袭扰。”

    话音一落,刘琦听闻眼前这人的名讳,瞳孔猛然打量起来了他。

    只见其一席战袍,如今由于厮杀的缘故浑身浴血,面上血污之下亦是相貌堂堂。

    “枝江霍峻?领数百部曲便能抵挡数倍叛军攻势之人,这就是原史上那位独守葭萌以少胜多坚守长达一年之久的季汉大将吧?”

    他一时内心深处激荡不已,暗自思忖着。

    随即,刘琦迅速问道,“为何此番是你等率部曲坚守城池,枝江一众官吏呢?”

    “城内众官吏早跑了。”

    闻言,霍峻颇有眼力见,瞧着刘琦身间的宝甲不凡,先向其施了一礼,方才语气严肃的回应道:

    “在蔡中,蔡和率部主动出击却兵败油江口,令叛军士气高涨大肆渡江至江北袭扰诸城邑后,枝江令听闻叛军杀来,便抛弃全城士民往江陵奔赴避难。”

    “其余县吏也都化作鸟兽散逃窜。”

    “我与兄长自幼便于枝江长大,不愿家乡父老卷入战火波及,方才领乡间部曲据城死守以待援军。”

    一番话语道落,他随即面露郑重之色,拱手问道,“不知将军乃何人,可否告知在下刘荆州此番究竟派遣了多少军力南下平叛?”

    言语道落,从旁刘虎心直嘴快,迅速回应道,“这便是刘荆州的长公子,他便是奉命南下督军平张羡之乱的主将。”

    “哦?原来是长公子,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还望公子恕罪!”

    听闻着眼前这人就是刘表长子刘琦时,霍峻神色一变,遂连忙拱手赔礼道。

    见状,刘琦面露微笑,挥手止道,“哎,仲邈兄何罪之有?”

    “倒是你们兄弟顾全大局,贪生怕死的县吏们逃窜后率部曲紧守城池,方才避免枝江被叛军侵袭。”

    “此乃大功一件,本公子还得奖赏你们呢。”

    话音刚落,他言之凿凿请功,先行将其的心绪稳定下来。

    随后,刘琦目光又扫视四周,心生疑虑道,“咦,仲邈,你兄长呢?”

    此话一落,霍峻的神色顿时又陷入了悲戚中,热泪盈眶。

    刘琦见状,立即上前轻轻拍着其后背安抚着:“怎么了?令兄遭遇不测了么?”

    “嗯……”

    似是沉吟良久,霍峻抽泣道:“兄长在前两日抵御叛军时,不幸中流矢而身亡!”

    “啊?”

    闻言,刘琦内心颇为震撼道,“原来原史上的霍笃早逝是由于张羡这场动乱所致啊?”

    “那后面便宜老爹命霍峻接管麾下部曲,估计也是为了表彰霍氏兄弟坚守枝江之功吧?”

    沉吟一番,他脸色陡然流露着伤悲之色,“是本公子的不是了,提到仲邈兄的伤心处了。”

    “长公子言重了。”

    “令兄遇害,皆是本公子跟父亲之罪过啊,还望仲邈兄节哀!”

    闻言,霍峻连忙摆手道,“公子这是何意,兄长是被叛军所害,岂能怪罪刘荆州与长公子乎?”

    “若不是父侯用人失误,致使兵败,也不会令叛军如此猖獗,肆虐江北诸城,令兄也就不会……”

    “又或者我在率部疾行提早赶到两日,或许令兄……”

    接连数语,刘琦语气间愈发低落,面上浮现悲戚之色,主动揽责。

    这一举动,亦是令霍峻对他好感倍增。

    “公子不必如此自责。”

    “刘荆州自治理荆州以来,开经立学,爱民养士,重视教育又大肆开垦农田,令百姓安居乐业,使荆州成为一片乐土。”

    “可江南张羡野心勃勃,为了一己私利挑起战火,兄长也是为了保境安民而死,死得其所!”

    “公子能率部先来救援枝江,峻害得替城内父老乡亲感谢您的恩德。”

    说罢,霍峻朝着刘琦郑重躬身拜道。

    就凭方才刘琦展现出来的随和,足以让霍峻敬重。

    特别是一想起驻军江陵的蔡中,蔡和无丝毫之能,纯靠裙带关系上位,又目中无人,他内心深处对于刘琦的礼贤之风愈发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