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刘琦,匡扶汉室 » 第十九章 聚兵【求追读】

第十九章 聚兵【求追读】

    解围枝江城后,刘琦也顺理成章率部屯驻于城中。

    将营垒设在城郊,命黄忠看守大营,负责收降卒之心为己用。

    然后他又下令道,“阿虎,你近日多加派遣人手分散枝江四周宣扬本公子已率大军来援准备渡江平叛的消息。”

    “告知周边各处士民,若能踊跃参军者,立功之后,必有重赏!”

    招募兵员,便是此番促使他率部奔赴枝江地界的主因。

    南郡诸城邑,最为富庶的就莫过于郡治江陵。

    但刘琦知晓,如今这地处在蔡瑁的掌控之中。

    他实力还未成长起来时,虎口夺食明显不太现实。

    退而其次,围绕着大江的数条水系将之包裹,其人口富庶、稠密程度仅次于江陵的渔民之乡枝江便成了第一选择。

    “遵命。”

    号令传下,刘虎毫不迟疑,迅速拱手应诺道。

    安顿完诸事后,刘琦方才领着王威等一干亲卫入城进驻县衙差人张贴告示稳定城中人心。

    随后紧急提拔县吏,维持城池的日常管理。

    与此同时,伴随着战事的告一段落,霍峻也领麾下部曲将收敛的兄长霍笃尸首送于乡里,为其治丧!

    下葬之日,刘琦也亲自出席于葬礼之上。

    围观着的民众人头攒动,都目光扫视到了此刻正身着孝衣,头裹孝巾的刘琦缓缓走了过来。

    “拜见长公子。”

    眼见其一路走至近前,霍峻面上悲痛之余,亦不由拱手作揖道。

    “仲邈兄,免礼。”

    见状,刘琦挥手止道,“我听闻令兄今日下葬,故特来送最后一程。”

    “只是入城这几日来,都在为了稳定城池,倒是一直抽不开身来问候,仲邈兄还勿要怪罪才是。”

    “长公子言重了,您肯在百忙之中抽空来为兄长送别,峻已然感激不尽!”

    霍峻连忙拱手称谢道。

    紧随着,在刘琦的出席主持下,霍笃得以安然下葬。

    ……

    回到县衙后,刘琦也差人召集前来了霍峻,两人入席,方才攀谈起来。

    “我前番已经将令兄领乡间部曲英勇抗击叛军一事如实上报于父侯,若不出所料,恐怕很快他老人家便会差人来命你统领麾下部曲。”

    话落于此,刘琦沉吟半响,目光忽是坚定的望着他问道:“接下来,仲邈兄有何打算乎?”

    一言吐落,霍峻听闻其竟是为自己霍家表功,面上越发浮现出感激之色,拱手道:“长公子的大恩大德,峻无以为报!”

    “至于打算,兄长临终遗言嘱托,让峻保护族人不受侵犯。”

    “这样吗?”

    听闻着这番回应,刘琦内心深处亦是暗自思忖起来,片刻后才道:“仲邈可曾考虑过自身前程否?”

    “前程?”

    “本公子据城内士民的回应称,前番在我军援兵抵达之前,全赖仲邈你的据城而守才能挡住数倍于己的叛军攻势。”

    “以数百部曲守住城池,此用兵之能非同一般!”

    先行是肯定了一番霍峻的本事,随即刘琦面上微微一笑,便沉声劝说着:

    “如今天下正值乱世,各方诸侯你方唱罢我登场,征战不休,”

    “仲邈身负其才,可胸怀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功名利禄否?”

    “此番江南叛乱,本公子帐下正是缺少贤能之际,我若邀请你与我共图大业,不知可愿?”

    一席话吐落,他亦是展露出了自身的真实想法,邀霍峻入伙归附自己。

    话落,刘琦便沉寂不语,静静等待着。

    他相信,霍峻作为原史上能青史留名的蜀汉大将,要没有丝毫博取功名的心思,那是决计不可能的!

    听闻着竟然是向自身抛出了橄榄枝,霍峻陡然间面上忽是流露出受宠若惊般的神情,随即也并未一口爽快答应,而是静默了下来。

    他也在思索着是否该追随。

    平心而论,从刘琦近日所展现的礼贤之风而言,还是令霍峻颇为满意的。

    主动揽责,性子随和,能够体谅下属。

    这种种都足以能证明刘琦非是庸主尔!

    何况,刘琦还是荆州牧刘表的长子,日后即便大表哥百年以后,他也拥有法理上绝对的继承权。

    时间一分一秒的慢慢划过,霍峻内心深处徘徊良久,似是倾向于依附跟随其平叛建功。

    不过,他还在犹豫不定,苦苦思忖。

    刘琦从旁察言观色其神情,似是看穿了些许端倪,决定再添一把火,面带着淡淡笑容回应着:

    “仲邈其实也不必太过纠结,若本公子不值得你追随,那我也决然不会勉强,你随本心即可!”

    这话一出,他语气间还透着一股颇为洒脱之色,直听得霍峻无比动容。

    “公子,峻愿归附,效犬马之劳!”

    下一刻,霍峻似是已然做出决定,立即单膝跪地抱拳行大礼道。

    眼瞧着自己来到这个时代收复的第一位将领便是霍峻这位用兵良将时,刘琦内心深处也颇为欣喜万分。

    至于刘磐,刘虎目前只是宗室子弟,之所以相助于他,也是由于胞亲的缘故,尚没有到认主这一步。

    黄忠,听命于刘磐,但中郎将一职又是刘表所封,严格来说,还是隶属于荆州的属官。

    至于王威也只是老爹担忧他安危,派遣跟随南下护佑他而已。

    激动之余,更是起身连忙扶着霍峻,握着双手郑重说道:“仲邈愿与本公子共成大事,”

    “吾亦向你保证,日后绝不负卿!”

    收复了在这时代的第一位将才,纵然现今间的霍峻还颇为年轻,可刘琦激动之色却依然是溢于言表以外。

    二人相互拜后,霍峻起身坐定,又缓缓拱手问道,“听闻公子近日正在招募兵员乎?”

    “仲邈所言甚是!”

    闻言,刘琦也并未隐瞒,直言道:“我与那蔡瑁早已水火不容,此番南下督军平叛,那老贼只挑选了三千余众随同南下。”

    “如今叛军势大,若不招募兵士,积蓄力量,恐难以平叛也。”

    说罢,他面上稍稍浮现些许笑容道,“索性是临行前父侯封我横江中郎将,自行募员两千,倒也不至于被动。”

    “如今募得多少人了?”

    霍峻听罢,微微点头,遂又相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