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刘琦,匡扶汉室 » 第三十四章 南郡太守【求追读】

第三十四章 南郡太守【求追读】

    伊籍携调查团成员离开江洲大营,乘船逆江而上,多日后便回返到襄阳。

    他随即迅速向刘表汇报了南边的调查结果。

    “事实就是这样?”

    书房内,如今仅剩下刘表与伊籍二人,当其汇报完毕后,刘表面色凝重的回应道。

    “对,锦帆劫掠的军需物资,众将士包括蒯祺都亲眼所见,公子的确是提前查探到了江陵城内的异常才率部掌控江陵外围,谨防城池失控。”

    眼瞧着其信誓旦旦的回应,刘表原本凝重的面容反是流露窃喜,心中长舒口气。

    刘琦作为他的长子,他当然不愿意因为这事而被蔡瑁给抓住把柄调回襄阳城内,如今伊籍禀报称,是蔡中,蔡和欲图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且证据确凿,众人所见。

    他内心深处底气无疑盛了数分。

    这下子,他就不惧蔡瑁的担忧了。

    次日。

    正堂内,众僚属分左右两侧屹立。

    刘表身席儒袍,笑容满面的走到上席入坐。

    随后,他方才目光扫视众人,沉声道,“诸位,关于先前德珪所提到的长公子刘琦欲图孤立江陵一事已有结果。”

    此言一出,堂下顿时骚动起来,诸人各自窃窃私议的讨论着。

    半响后,还是蔡瑁面色严肃,拱手道,“既已调查清楚,那便请主公即刻差人命长公子折返襄阳,将大军的调度权交由文仲业将军统领吧。”

    “江陵乃我南郡重镇,岂能容长公子胡作非为乎?”

    他脸色间隐隐已有些许怒意。

    显然,对于伊籍查探了江陵府库物资虚实的消息已经得知。

    可谁料,一向对其言听计从的刘表冷哼一声,面色不善,对于蔡瑁丝毫不予理会,只是将伊籍呈递上来的调查文书传递了下去,示与众幕僚查看。

    约莫过了大半响功夫,众人相继看罢,面色都微微有些惊讶,然后一脸震惊的凝视着一侧的蔡瑁,仿佛是有些难以置信!

    蔡瑁环顾四周,自然也觉察到了众人异样的眼神。

    他见状不由是一把抢过文书细细查阅起来。

    看罢后,他顿时是面如死灰,半响不语。

    他此番前来,已经做好了该如何向刘表解释江陵府库空虚一事的说辞,可他根本没料到,这批被劫获的军需竟是失而复得,辗转又回到了刘琦的手上。

    这下子,他就有些百口莫辩了!

    他是南郡太守,蔡中、蔡和又是族中子弟,无论是定两人中饱私囊的罪名亦或是给蔡瑁一个监守自盗都不为过。

    一时之间,事情完全出乎意料,脱离他的掌控之中。

    陡然间,蔡瑁头顶上的冷汗直冒,惊慌不已。

    “德珪,江陵乃我重镇,亦是囤积荆州之地的军需所在地。”

    “可如今却竟然发生了监守自盗之事,欲图掏空府库。”

    “若不是阿琦提前有所察觉,率部进驻于江陵外围一线,并伺机击破了锦帆贼夺回,这损失如何处理?”

    此刻,刘表面色严肃,亦不由是趁机对着蔡瑁大发雷霆,随即又似乎是教训了良久,语气方才柔和数分道:

    “不过,念在你领南郡,没有功劳亦有苦劳,加上阿琦也将军需夺回避免了损失。”

    “本将便重罪轻罚,即日起,撤去你的南郡太守一职,只保留镇南将军府军师一职。”

    “瑁多谢主公宽仁。”

    听罢,蔡瑁亦是迅速拱手谢恩道。

    不得不说,刘表的权术手段也颇为老辣。

    先是趁机以这事来当众训斥蔡瑁,立自身威信,然后他又考虑到提领荆州尚需荆州本地大族的扶持。

    他遂又并未重罪处罚,只是撤销了南郡太守的职务。

    即便如此,蔡瑁还得拱手谢恩。

    随后,刘表眼神方才再望向两侧,沉声道,“近两月来,长公子频繁有捷报传来,想来他军威已塑。”

    “吾议以其接替暂代南郡太守,总督江北,平讨叛军。”

    “诸位以为如何乎?”

    “主公英明,”

    “吾等附议!”

    此话刚一吐落,右侧以伊籍为首的一众名士们无疑是顿时纷纷出声,拱手附和着。

    纵然荆州本地一派诸人不愿,可蔡瑁刚犯下过失,这下子他们也不敢轻易反驳。

    北方外来派,破天荒的终于占得一次上风。

    刘表瞧着无人反对,便高声拍案道,“既如此,那这事便就此定下。”

    “伊从事,就麻烦你携任命文书在跑一趟江南宣布。”

    “籍遵命!”

    伊籍听罢,神色间亦不由是大喜过望,连忙抱拳领命。

    如今看到长公子刘琦的势力愈发稳固,他内心也颇为兴奋不已。

    随着诸事定夺下来,诸人方才各自散去。

    此时,走出堂外,一脸负气未消的蔡瑁看向一侧离开的蒯祺无疑是瞬间阴沉下来,他先前特意争取派遣其负责监视调查此事,可这事的真相为何还能安然出现于襄阳案几上?

    以至于,他只能将满腔怒火对准蒯祺。

    这一举动,自然是被一旁的蒯越所捕捉到,见势不妙,他迅速走到蔡瑁从旁低声宽慰起来。

    “德珪,你休要生怒。”

    “此事等越先回去问询小侄事情的前因后果,再给你一个交代如何?”

    或许是忌惮蒯越于荆州的殊荣不输于他,蔡瑁也担忧怕将其逼到刘琦阵营去,此话落下后,的确是气消了数分。

    “好,异度,我信你。”

    “那这事就全权拜托你处理了。”

    “德珪放心,越定然不会让你有所失望的!”

    二人一边走,一边交谈,快速确立下来。

    ……

    随后,刚一回到蒯府,府门紧闭。

    蒯越召来从子蒯祺,沉声喝道,“蔡瑁让汝随同南下监视调查真相,你为何不从中加以阻拦乎?”

    “如何能让伊籍带回这样的情报?”

    “这样子,那刘琦的地位将愈发稳固了呀!”

    一言吐落,蒯祺听罢,却是面色淡然,回应道,“叔父,刘琦被蔡瑁打压下来,于我蒯氏有何利处?”

    “汝这话何意?”

    “听闻蔡氏欲嫁女与刘琮,与之结亲。”

    “若是刘琦失势,则蔡家将直接受利。”

    “可我蒯家又能得到什么?到时他蔡家凭拥立刘琮之功问鼎荆州,可我们呢?甘愿屈居人下否?”

    蒯祺神色自若,沉声回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