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军权天下 » 第三十一章:千骑驰骋为前驱(求收藏)

第三十一章:千骑驰骋为前驱(求收藏)

    战后,杜文悍点验各营战兵,计有战兵九百五十七人可再战鸦鹘关,轻重伤患一百七十余人须转运后方休养。

    杜文悍麾下两经战阵,死伤不过三百人,累计斩首一千五百余级实在是战果斐然。虽然其中有数百蒙古流民及俘虏的脑袋,但不可否认杜文悍麾下兵勇皆是敢战之士。

    日出时分,白塔铺河口营地。

    自杜文悍以下,众将佐皆是战袍染血,营房内的血腥味闻之欲呕。

    杜文悍拿着一张破布在擦脸,丢下破布,杜文悍道:“张凯忠,程柏青听令!”

    二人出列高喝应声道:“在!”

    “着你二人点选全军营兵中擅御马者六百人,充作我军前锋,随我前驱鸦鹘关。你等麾下挟带一日的干粮速去整备军马,一个时辰后营外列阵。”

    “是!”张凯忠、程柏青二人领命去了。

    “杜将军,我谙熟辽东地理,此次请许我随军一同出发!”秦翼明闻声出言道:“今日行军,我军必须在入夜前赶到苇子口下营,此地草木丛生,于此可督建登城器械。”

    辽河水系,流经辽阳城者命名为太子河,此河水一路向东,经定辽中卫及威宁营驿城后蜿蜒数百里,至苇子口处流出关外。

    苇子口距离鸦鹘关六里地,因地势和缓,芦苇丛生而得名,旧时大明军户在此取水开荒,牧田数十里乃是清河堡下的产粮地。现如今的清河堡满地残垣,百里无人烟。

    杜文悍沉吟一声道:“如此,便有劳少将军随行了。”

    “将军今次有几成把握?”都司秦民屏的身体此时已经恢复不少,他摇头轻声道:“久闻鸦鹘关山高险峻,守关者只需千人,你便有十万大军也施展不开,此去必是险途。不如北上沈阳尚可与后金阵前决生死。”

    秦民屏与秦翼明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分歧,秦翼明支持杜文悍出奇兵,取鸦鹘关后进兵后金老寨。秦民屏则希望杜文悍带兵去沈阳补充沈阳战损。

    “险途又如何?我将另备驽马车架十五辆,挟力夫、工匠于苇子口打造登城踏板,一待完工,当夜便袭去鸦鹘关!”杜文悍目光凌厉的盯着二人说道:“你等应知,此战关系辽、沈安危,沈阳城陷,辽阳必失。如此辽东千里沃土、生民百万尽丧敌手。而今,我军麾下能战之兵不满一千,我率麾下七成兵马前去夺关,此去唯有成功,不许失败!”

    秦民屏闻言只是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杜文悍一看他这样子就心头烦躁,懒得继续和他在这事上纠缠,他开口道:“眼下有一事劳烦少将军,我军斩获首级还望将军带去辽阳验功。一则你可在经略府上再言求援,二则亦可于辽阳斡旋众多辽东将佐,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带兵北上。”

    秦民屏点点头道:“袁天野尚在辽阳,去辽阳也好。”

    杜文悍朝罗百草使了个眼色,这罗百草就安排了两个兵卒带秦民屏出去整理首级了。

    “唐仲叔,你速速出去安排辅兵营督造马车,务必于今日入夜前带起全部伤兵和王可近的一对儿女,沿来路返回王大人屯。”杜文悍见秦民屏出去以后吩咐道:“命你手下医匠好好看顾众兄弟,待到王大人屯后,稍作休整,你与我兄弟沈何等便起营撤回鞍山驿。”

    沈何与一众伤兵此时已经不适合继续留在前沿,不论杜文悍此去是成是败,辽阳左近都不是安全的地方。沈何与唐仲叔都是细致人,自然明白杜文悍与王宁儿的关系,他将这两个小东西交给二人能够放心。

    待诸事议定后。

    杜文悍又悄悄的将孟三儿、王六、卓砚昭、岩山禾等人叫到身边,只听杜文悍吩咐道:“今次你等率麾下兵马押运粮草于后行军,我准你等沿途招募大明流民充实军伍。各营部眼下都是缺额甚多,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待到达清河堡时,你们至少要有一千五百人驻营。”

    这几个军头一听杜文悍的话,就知道他又要指使众人强募壮丁,但杜文悍下达的军令是四天内步卒行军至清河堡,这近三百里路要四天走完,众人哪有功夫去强拉壮丁?这些家伙听了杜文悍的话都不敢接茬。

    唯有孟三儿壮着胆子说道:“杜爷,咱们手下兄弟光赶路都累得不行,哪里还有时间去抓壮丁?”

    杜文悍虎眼一瞪道:“抓什么抓!老子是在教你们带着咱们大明百姓移民!营里这么多马车,你把那村里的老人和粮食全绑上车,小后生不都得跟着?一路还能落手里不少粮草。不管到了哪!你们只管说建奴打上门来了,叫他们快跟着你们跑,哪个敢废话,打掉他满嘴牙!我把王可近派给你们,从奉集堡开始一个村一个村的犁地一样的犁过去!”

    孟三儿听了这话努努嘴道:“那……那……万一有人闹事与我等拼命那当如何?”

    “恁酿了隔闭的,你手里的刀是拿着剔牙的么?”杜文悍恨铁不成钢,他可不是什么好心人。

    众军头相互看了看都重重的点了点头。

    ……

    为辽东安危,为华夏正统,杜文悍不得不穷尽手段充实自己。

    你道民心如何?满清朝在时,穷举天下文人,哪个不是满口皇恩浩荡、帝德千古?待得满清失了天下,又个个批的他一钱不值,遗臭万年。

    何论民心?不如说是人心、功利心。

    杜文悍凭本领在大明朝要取两餐一宿不难,为何他阵前厮杀,转战百里?是为那朝堂之上蛀吮天下百姓的君臣?还是为盘剥乡里兼并土地的豪绅?

    都不是,杜文悍只为他心中的道义。这道义是风险当前,我辈同族应当和衷共济,这道义是国破家亡之际,我辈汉人当不畏生死。

    杜文悍没有那么多张嘴,去说服每一个想着安土重迁,眼皮子底下只有个人利益的农夫军户,你不愿出力,我不愿出力,这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

    待到家国沦丧,百姓跪了几百年后。他们的子嗣后代再把当年的侵略者骂个痛快,此事就完了?这才是最可怕的历史虚无主义。

    我们的同胞勤恳耐劳,但同样惯来投机钻营,精于破坏,这个伟大的民族几千年来都在等待一位强势的君主来震慑宵小。

    奈何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杜文悍也不清楚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将来搏出的究竟是怎样一片天,但至少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机会。

    虽然,自杜文悍从军开始就一直遭人利用,幸好杜文悍身边有一群不用他多费唇舌,就愿意舍命相随的同袍。

    不论是沈何、孟三儿、王六,还是后来的川军兵卒,他们每一个都或多或少的在相信,相信杜文悍能够带给他们胜利,只要能赢,这些朴实的家伙就愿意在他的旗帜下慷慨赴死。

    他看着站在眼前的一众心腹,我杜文悍绝不会辜负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