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军权天下 » 第四十三章:偷印军票取钱粮(一)

第四十三章:偷印军票取钱粮(一)

    暂时派人安顿了陆朝忠一行人,杜文悍又招来沈何、王可近、王六三人,待孟三儿最后一个走进营帐以后,杜文悍朝他摆了摆手,孟三儿会意,当即就在门口坐下了。

    众人都还没说话,冷不丁的就听孟三儿在门口嘟囔着:“就该砍了这陆朝忠,看这样不似个好东西。”

    “砍!砍!就特酿的知道砍人!”杜文悍张口就骂孟三儿,他道:“这还是个好摆弄的,要是来个不好摆弄的你还不得被人家砍了?”

    那孟三儿不敢顶嘴,独自在门口继续嘟囔。

    杜文悍也不稀罕管这个大臭嘴,他摆摆手让沈何三人凑过来。四人围坐在一张床铺上,那上面放着几样零碎。分别是盐引、会票、宝钞和铜钱,这几人有点摸不清杜文悍想干什么?都没说话。

    杜文悍贼笑的捏着会票小声说道:“这是大同府沈家联合顺天府和京师几家大钱庄、典当行发行的会票。李秉诚和我说了,这东西在山东、杭州都能兑银子。”

    明朝官方并没有确定制式的银票,也没有发行过,但是民间不少大钱庄都干着承兑转运银财的买卖,发行的汇兑票子也各有其名,什么会票、晋票、四通票各种名号都有。但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解决了实体银子转运不便利的问题。

    而李秉诚为了支付杜文悍全部的人头赏,他给杜文悍抵充银子的票据也是五花八门,从各个典当行承兑的债书到大小钱庄的会票,甚是边城盐引都给了杜文悍一大袋子。杜文悍从其中筛选出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给三人一个个都讲了一下。

    “大哥,你想干什么就直说吧。”沈何苦笑道:“虽然家父早先也曾行商,但七八十两银子的买卖转运利润下来,每月利润也不过十两银子,我也没见过这些代替银子的东西。”

    王六在一旁点点头,王可近眯着一双小眼睛看了看这些零碎又看了看杜文悍,似是知道了杜文悍想干什么。

    杜文悍见这几个家伙也没什么活泛主意,一下子又有点提不起干劲,他有点丧气的从怀里摸出了一叠青灰色的大明宝钞说道:“咱们这不是没有足够的钱粮蓄养兵勇么,我想着在这上面动动脑筋。”

    他现在能想的办法都想了,甚至连缴获的战马也都卖给了李秉诚,只留一百匹留作训练哨骑。但这和杜文悍预计的军费差额依旧相去甚远,他一个游击将军的俸禄算上麾下兵勇的粮饷,总共才领了七百两银子,这还赶不上杜文悍卖马的钱。

    “杜将军可是想私印宝钞?”王可近捏着胡子沉吟道:“不过这东西在武宗朝便已废了。现下您印了也没处花啊,何况,还担着杀头的风险。”

    王老头说的话,还有点意思。杜文悍嘿嘿笑道:“别的我到没想,只是我想着这天底下能掘多少银子都是有数的,人是越来越多,银子哪能够给全天下人提供转运便利?不如咱私发点军票?”

    “大人,军票为何物?”王六这个少言寡语的开口道:“咱们辽南有不少盐兵,大人若是思虑钱财,也可引海水煮盐!”

    “不说那个,海水太烧手,我见过海州卫来的那几个盐丁,满手都是浮皮,这活咱不干!”杜文悍沉吟道:“辽东二十五卫所,数千盐丁终日熬晒,哪有几个像人的?这辛苦活计都是喝盐丁的血,没甚技巧,绝对没我这个招儿来钱快。”

    眼下鞍山驿的军户、农户们都下地耕种去了。杜文悍派人从辽西买了不少牛犊子和成牛,把辅兵都排下去牵着耕牛一家一家的帮着犁田种地。杜文悍派去拉壮丁的队伍成效不怎么显著,反倒是一批一批的辽北流民开始南下,杜文悍一下子又收拢了不少叫花子,干活的人是够了,可是没有赚钱的人。

    “军票是怎么个来钱办法?”沈何一张一张的翻看盐引,然后抬起头说道:“大哥,你仔细说给我等听听。”

    明嘉靖年间,辽东镇一镇计有屯田产粮七十一万六千一百零七石,以养兵勇,其时辽阳各卫(定辽左、中、前卫,下称辽阳卫)军民负担粮税九千四百石,尚不及七十分之一,余者辽南、辽西各卫负担。

    明末,蒙古、后金屡犯边城,辽东镇屯田、商屯皆败坏,中枢不得已从内陆调粮运米周济辽东。但如此也仅够军卒食用,辽东米价依然高过内地,余者军户、民户久受盘剥,辽北千里几乎渺无人烟。

    眼下杜文悍给与粮种,派下辅兵领着众军户老小开始春耕,耕种效率大大提升。又遣人领流民北上千山纵火烧山,志在开荒。待荒山一片白土以后,又在高点处建立瞭望台,于山道口出陈兵设卡哨戒左近二十里。

    如此,鞍山驿下,军民共计有耕地一千六百亩左右,秋后约可得粮三千石。

    基于以上,杜文悍估计了一下鞍山驿以北的兵马数量及丁口,又从王可近处打听了一番。得知鞍山驿每年南北转运山东、江浙之米粮不下二十五万石,另有腊肉、牲畜、军械等经鞍山驿走千山古道北上辽阳、沈阳。

    杜文悍闻此,贪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他当下便与众人说道:“那努尔哈赤为何能蓄养兵勇,屡经大战却又能屡次起兵?都是因为他全据奴儿干都司,麾下汉民能为他开荒种田。”

    众人闻言也不知道杜文悍之后要说啥,只是面目凝重的点头,很认真的样子。

    杜文悍见众人点头,他继续说道:“咱们这一季能收获米粮不过两三千石,不足以养兵,待得五六月份,海州、盖州二卫定遣人押送转运辽阳卫的粮草。我欲从中借粮!”

    沈何一听这话,立刻就知道杜文悍想的是啥,这杜老大借了东西哪会还?他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是想抢官粮!他立刻起身道:“大哥,此事不可!这辽北五六万军卒皆以此养命,我等若克扣这些活命的军粮,定遭辽北诸总兵谏言!”

    杜文悍一脸的莫名其妙道:“好兄弟,你当我是想抢粮?”

    那王六默不作声,一脸的平静,仿佛杜文悍要抢官粮,他便冲第一个,他仔细的打量着落魄书生表情不善。

    杜文悍拍拍沈何肩膀安抚道:“你且听我仔细说,着什么急!”

    当下,杜文悍便开始说自己的小主意。

    银子和米粮,都是好东西,但是粮可以填肚子活人命,银子却不行。杜文悍的主意是,用手里的银子混着军票一起跟来往的运粮官借粮。

    银子自然是银子,但军票就是个特别的东西了。杜文悍打算照着大明宝钞的样子一两子一两子的印军票,写明六个月以后鞍山驿承兑。

    至于防伪,杜文悍就找几个干儿子,拿着印泥在军票后头可劲拍手印,然后再刷一层猪油就完事了,指纹、掌纹这么复杂的东西都如果能盗版了,这都有假货杜文悍也认了。

    待过往的运粮车马,走到鞍山驿时,杜文悍便指挥一众麾下流民混着军士把车马拦下来。然后拿着银子和军票去运粮的主官处强买军粮。

    你要不卖也行,往北走那可满地都是悍匪流民加后金哨骑。保管你走不出千山古道就得咽气,不信?不信你试试不就完了?

    杜文悍说着话一脸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沈何看在眼里一阵心惊肉跳,他含含糊糊的说道:“那万一六个月的日子到了,哪个总兵拿着一堆军票来鞍山驿找咱们兑银子呢?”

    “那感情好!”杜文悍脸上一点人情味也没有,他说道:“比咱们人多的就认栽给银子,没咱们人多的直接砍了。”

    沈何问完这一句话之后,就再也没吱声。杜文悍拍拍他的肩膀说道:“你赶紧让唐仲叔糊点泥胚子,弄点桑纸印军票吧。”

    王可近刚想说话,杜文悍就摆摆手道:“别唱反调了,此事只得如此!”

    杜文悍的军票会随着压粮官的手,走到每个辽北总兵官的手里。但跟着军票一起去的还有一成银子。杜文悍笃定这些心思各异的将军不会联合起来找杜文悍的麻烦,他每一队粮车抽四成粮,给一成银子三成军票。

    不用一年,辽北必然粮荒。这些军头要想买粮,还得找杜文悍卖给他们。如此一紧一松,掏空的都是各军头的口袋。一年的时间,杜文悍至多也就能凭此捞个十万八万两银子。

    但是辽东的粮荒,却是不可避免的。天启二年四月因粮饷不发,顺天府北山守备莫大功(身兼湖南五寨的土司,麾下不少土兵)领驻军两千人叛乱。天启二年五月徐鸿儒扯白莲旗啸聚乡民一万五千于山东起义,席卷大半个山东。

    至此,粮草转运越发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