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军权天下 » 第四十四章:偷印军票取钱粮(二)

第四十四章:偷印军票取钱粮(二)

    风越吹越暖,鞍山驿的天气也好了起来。

    川军终于收到了归川的调令,这伙血战沈阳的英雄终于可以回家了。秦邦屏和秦翼明率领部队刚到鞍山驿五里外,就被哨骑侦查到了,这时候杜文悍正光着膀子在铁匠铺里抡锤子凿铁胚。听闻川军到了,杜文悍赶紧搓着手跑出去迎接。

    “火铳每三天出一杆,狼机铳每个月出一口,让铁匠们带徒弟把手艺练好就行,先可着单刀、长枪和布面甲制作。”杜文悍边走边对廖承忠说:“咱们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新兵越来越多甲胄不全是个大问题!”

    廖承忠实际上已经不再参与匠人营的具体事物了,他现在的主要任务是陪着浙军的军头和匠人们好吃好喝,没事带着浙军军头熬练一下火铳兵。关于制造精工火铳用料的详细参数,一早就被唐仲叔打听清楚了。

    杜文悍麾下除了在外农耕的辅兵,这连日来几经哄骗、招揽,再加上伤兵恢复回营,一线战兵已经又有八百人了。

    杜文悍率亲信出城五里迎接川军众人。

    “秦帅!”杜文悍见到秦民屏先是抱拳打招呼:“此番就在鞍山驿住下,这里权当是自己家一样。”

    秦民屏摇了摇头没有说话,秦帅这称呼本是川兵唤邦平、邦翰这两位的,秦民屏听了心中不适。

    那边秦翼明挂着一张白脸单膝跪地道:“杜将军恕罪,前次我冲阵厮杀回沈阳,因受伤,未能及时遣人向杜将军报告沈阳战况,险些坏了杜将军一众兵勇的性命。”

    仔细说起来,若杜文悍不是从鸦鹘关撤军及时,还真是有几分危险。但杜文悍一看秦翼明这苍白的脸色,就知道这家伙身上的伤还没有好利索。哪会跟自己人计较这个,他扶起这秦翼明说道:“少将军说的哪里话,我这不是好好的么。此番沈阳解围,川军也是出了一番大力气的。”

    秦翼明一听这话,顿时红了眼睛。川军出山海关时有五千余人,几经战阵,眼下不过一千八百余残兵,各级军官战死七成以上,实在是令人心中难受。

    杜文悍拍拍这秦翼明的膀子没说什么,带着众人就往鞍山驿走。一边走着,杜文悍朝秦婉娘眨了眨眼,一脸的讨好。秦婉娘跟在秦邦屏身后并未做声,但脸色红红的,很是娇媚。

    待杜文悍引着众人到了鞍山驿城南,秦邦屏看着一派大兴土木的景象只是瞠目结舌,他道:“杜将军,你在这城南的荒地里掘壕沟干什么?”

    “我也没想好干什么,只是诓骗来了不少左近壮丁,每日白供着粮米岂不是浪费,便指使他们掘壕建垒,城南以后就算作居民区了,扩建起来专事收拢流民。”杜文悍贼兮兮的笑着道:“我这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决不能克扣粮食,即使是流民乞丐,我也管他们一口饱饭。”

    杜文悍小时候时常被自己老子打骂,动不动几日就不给饭吃,直饿的眼前发黑,自那以后他挨刀子都不怕,就怕挨饿。所以,对待这些跟着自己讨生活的人,杜文悍从来不亏欠他们吃食。

    杜文悍想了,等掘起了壕沟就引辽河支流水填个蓄水池,养一堆鸡鸭在旁边乱跑,这东西长得快下蛋多,正好给当兵的补补身体。这些零碎念头他都跟秦民屏说了,直让这新上任的秦帅哈哈大笑,说杜文悍是个爱惜兵勇的好将军。

    “这些是什么人?”杜文悍见川军的队伍后头,跟着三百多个颈子上系着汗巾的黄脸汉子问道:“他们也是您的麾下?”

    “秦军。”秦翼明接口道:“跟咱们一样,都是打残了的援辽兵马,他们的参将战死了,现在由两个把总官带着准备调到海州卫驻守。”

    杜文悍早先听人说三秦故地大风起处,可闻刀兵。说是这些地方家家藏刀,日日防寇,一待蒙古鞑子入寇,不论老少男丁皆提着兵刃跟正兵一起迎阵厮杀。直管杀鞑子叫收庄稼,真真是悍勇难当。

    到了晚上,一众厮杀汉跟老杜都在城南的巨大毡帐里喝酒。

    杜文悍把川军和秦军能数上名的军官都给叫来了,连没机会列席的大头兵都给分了几头肥猪拿去炖汤下饭。

    孟三儿把手里熏烤的油光铮亮的肉串递给了袁天野,这家伙先是猛嚼了几口然后问道:“这是啥肉。”

    孟三儿笑呵呵的说道:“老鼠肉。”

    袁天野虽是川地贱民土著出身,但也没吃过老鼠。只见他满嘴的老鼠肉,咽也不是,吐也不是,一桌的汉子都巴着眼看他。少倾,一众人哈哈哈大笑。袁天野狠狠地瞪了孟三儿一眼,然后就着一盏水酒将老鼠肉咽了下去。

    说是老鼠,实际上是田鼠才对。杜文悍号召全鞍山驿治下领民捕猎吃肉,山上的长虫、田里的老鼠,都被杜文悍安排人去逮了吃。没办法,不吃肉军汉们是没法增加蛋白质的。当兵的不吃,杜文悍带头吃。久而久之,只要是药局医匠点头的活物,杜文悍都叫军汉们往锅里扔。

    杜文悍、秦民屏、秦翼明、外加沈何、王可近几人坐了一桌。待酒盏方停杜文悍就开始跟秦民屏诉苦道:“营中兵勇们跟着我连肉都吃不上,还得抓老鼠,剁长虫补身子,这都过的什么日子。”

    秦民屏才不爱听杜文悍放屁,他开口道:“待到五月份,山东转运的粮草就要北上了,辽东饥馑必然可大为缓解。”

    杜文悍听了这话顿时热络起来,他道:“哥哥啊,婉娘与我成亲以后,咱们可都是一家人了。你可得照顾照顾我!”

    老杜这个超级滚刀肉在这个时代根本没什么亲人,但因为秦婉娘和二位秦帅的存在,他对秦家人有一种发自心底的亲近感。这种感情里有他对二位秦帅的钦佩,也有杜文悍对秦婉娘的爱慕。

    “川地有八九个氏族大姓,咱们秦家排行第四,婉娘是出任秦家这一代的东主。统领了岩山、程、王等几支奴户。”秦民屏沉吟道:“若我等归川,麾下奴兵却与我等无甚用处,不如都留在你和婉娘身边,若建奴再起兵祸你等也好有倚仗。”

    明朝,兵丁于将军犹如奴隶,土司兵的奴兵更是如此,待遇如何,全看领兵将军。说有什么爱兵如子的好将军,全是胡扯。杜文悍在广宁时,亲眼见新兵营的汉子因为怠于演练被人挖眼削鼻,实在是残忍的很。

    兵卒对督战队和军官的恐惧而形成的军纪支配力,是临阵厮杀的唯一动因。战场上几千个男人相互厮杀,都是因为铁血的军纪。财富和声名有可能助长这种动因,但绝不是这种动因的发端。

    对一个真正的将军来说,战兵不过是达成战略目标的工具人罢了。所以这一千多的残兵秦民屏并不放在心上,说给也就给杜文悍了。

    杜文悍默默的想着这些,仰头便喝干了盏中劣酒,他平静的说道:“我闻奢崇明与安邦彦召集当地土兵于川贵两地勾连作乱,此时已势大难治,可有此事?”

    奢崇明和安邦彦这两伙人确实有几分战略,他们从天启元年一直造反直到崇祯二年还没消停。大明中枢的政策无法说好坏,按说以土人管土人,倒也不能算是坏政策。这不就有秦家一伙心向大明的正面典型么。

    但是,问题在这些牧守边民的文官身上,他们一方面瞧不起这些土人,一方面又纵容这些土人在边地杀掠汉民。嘴上说着制裁,实际上却不管事儿,只想盘剥乡里。待川、贵两地土司奴主看清了这大明朝不过是个纸老虎以后,不宰你怎么的?

    “此时,我手中信息尚不足分析战况,不说也罢。”秦民屏摇摇头,只是说道:“待你和婉娘婚事以后,我便带亲卫快马赶回川西。”

    杜文悍沉默的从怀里掏出了一大把乱七八糟的银票说道:“这些东西能在京畿与大同府换银子,哥哥先拿去周转用。川贵多战事,弄几把快刀也好。”

    这乱七八糟的银票总共可兑一万多两银子,杜文悍此时已是掏出了三成家底支援秦民屏。然后,杜文悍又把自己印军票的财路与秦民屏和盘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