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军权天下 » 第五十九章:声威初显凶名壮

第五十九章:声威初显凶名壮

    据《辽东志》、《全辽志》记载,辽东二十五卫所,全年缴纳额铁两百吨,辽东镇每年制造铁甲、钢盔三千多副。刀兵、枪戟、铳炮、铁盾近十万件。铁匠、炒铁军士、匠户数以千计。

    万历三十年,仅广宁右卫一地原额出粮米一万七千八百余石,治盐丁八十人,年产盐十二万四千两,囤战马秋草十四万四千二百余束。广宁右卫生产力不可谓不强,但却不是辽东二十四卫之首,实乃中游之类。以此观之,辽东镇土地之富饶、盐米之充裕可见一斑。

    如此充裕武备,又有将士用命,本不致全辽失陷,亡大明国祚。

    小子窃言之,此乃人祸。前有李成梁、杨镐纵容异族,屡丧国士十数万人于异国,后有袁应泰、袁可立、袁崇焕一众庸人统帅,掣肘大将用兵,肆虐将官如猪狗,直至国破家亡,大明中枢每一个高官文人,每一个朱紫勋贵都是亡国的帮凶。

    李秉诚甲胄明亮,身姿高昂,他与陈策、罗一贯、戚金、周敦吉、张明世等站在虎皮驿城头,看着城外连营数里的七八万战辅兵马,一时间胸中豪气万千。

    昨日,他收到杜文悍遣来信件,信中与李秉诚仔细言说,陈策与罗一贯乃是当世猛将,用此二人可抵御后金十万大军。

    李秉诚本将信将疑,待刘兴祚引三千人马于北沙河北岸扎营以后,陈策命麾下游击周敦吉率三千骑渡河奇袭,一时间刘兴祚部大乱被后来援军杀败。李秉诚此时胸怀大志,虽好大喜功却有三分谨慎。

    待他寻了个由头将朱万良下狱以后,又多番整顿兵马,自领战、辅兵马近四万,擢张明世、周敦吉、戚金以参将衔领副总兵事,三部各充八千人马由陈策节制,陈策统御此一路兵马镇守虎皮驿。

    又给罗一贯补充战兵六千西进王大人屯,许他就地募集战辅兵勇,节制辽阳各卫指挥使所辖军户四千人,于王大人屯、柳条寨二处自决战守之事。

    李秉诚有武勋在身,难免沾了一身的文官气息。他升迁陈策麾下以制衡其军权,充实辽西援军将领罗一贯麾下引为助力,最后自己在控扼虎皮驿、王大人屯两地军资粮饷,以此可驱策全军。

    真可谓,打仗不见本领,弄权可见真招。

    军令既下,李秉诚自引大军回辽阳。

    ……

    再言辽南。

    镇江游击祝世昌部汇同盖州参将黄得功部、海州游击张启仁部,合战辅兵马一万八千,东进凤城。

    于十月二十日,又招来败退朝鲜义州的毛文龙部残兵一千余人,强攻镶蓝旗旗主阿敏镇守的定辽右卫凤城。

    镶蓝旗自引旗下三十三个牛录战兵一万人,统御蒙汉奴兵、辅兵七千人守城。定辽右卫卫城城高墙厚,城中积聚铳炮、火药、粮草、兵甲众多。

    大明军丁刚在城下列阵,就听城头炮声震耳,硝烟弥漫,一时间铁丸飚飞,血肉糜碎。各部将领督军攻城,双方往来厮杀,一日之间明军死伤两千余,如此尚不得登城。

    第二日,盖州参将黄得功见麾下死伤惨重战事不利,一时间血性大发,亲率麾下先登敢死,临阵登城,厮杀不过一个时辰,凤城西门告破。

    大军由西门入城与阿敏部下在城中厮杀,镶蓝旗精锐巴牙喇率战兵阻敌,鏖战至午时,阿敏引兵逃往叆阳堡。

    如此定辽右卫卫城收复。

    ……

    与李秉诚等人的战略预期不同,后金五旗人马在浑河南岸击退李秉诚以后,遣刘兴祚一部冒充先锋,实乃佯动部队。

    虽然,后金军做出一副引大军攻辽阳的样子,但是他们已经没有足够的兵力支撑后续作战了。

    自天启元年二月底起,后金先攻奉集堡,再袭杀王大人屯、柳条寨、武靖营、白塔铺。最后围城沈阳,后金八旗战兵大小作战二十余场,损兵数万,单单倒在川军、浙兵、秦军手中的披甲兵就不下一万人,这还没算各部的仆从奴兵、辅兵部队。

    第二次围攻沈阳,虽有喀尔喀蒙古助力,但尤世功亦非庸人。夺城而下,死伤也有数千人许。与此同时,更有清河堡、鸦鹘关、赫图阿拉失陷。后金死伤倒在其次,实在是这寒冬将至,若不早些调配资源,赫图阿拉左近不知道又要冻毙多少人。

    十月底,努尔哈赤令下,迁移老寨赫图阿拉民众于抚顺。

    命正白旗皇太极部、正蓝旗莽古尔泰部镇守沈阳。镶白旗杜度部与镶蓝旗代善部领叆阳堡辽东长城内外,统御宽甸一带。两红旗代善与岳托两部守清河堡鸦鹘关一线。

    另有一条军令,就是命各部旗主率麾下宰杀境内汉人,取其米粮送往抚顺。

    沈阳城。

    莽古尔泰提着一条血肉淋漓的鹿腿来找皇太极喝酒。待篝火炽热,肉香弥漫时,莽古尔泰叹道:“此番汗父是动了大肝火了。”

    皇太极放下酒盏摸了摸自己的脑门,一双饱含深意的眼睛看着自己的哥哥,没一会儿,两人具是哈哈大笑。

    赫图阿拉陷落,汗王最为钟爱的大妃阿巴亥及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不知所踪。

    “五哥,此事我已有了消息。”皇太极捻着一串红玉佛珠沉声说道:“行商细作与我回报说,人在鞍山驿守将杜文悍手中。”

    莽古尔泰一撩袍子,盯着席间鹿肉满不在乎的说道:“这杜文悍又是何人?可是他败了刘兴祚那贼子?”

    刘兴祚与李永芳之流虽得高位,但在后金军中也不得尊重,代善等贝勒曾多次在军议之中喝骂刘兴祚与李永芳为二臣贼子。

    皇太极挑起眼皮用沉稳睿智的目光审视着自己的哥哥,他缓缓叙述起杜文悍这大半年来的起兵经历。

    ……

    依奸细娄俊臣、孙得功及鞍山驿过往行商的探报。据说鞍山军的骨干原是广宁城的驿站巡吏,这些穷酸兵丁以和尚、流民、乞丐为主体,一度穷困潦倒冻毙路旁,直到杜文悍娶了川军将门秦家的女人才有改观。

    据说这伙人自打跨过三岔河起,就开始目无长官蛮横行事,不仅砍了广宁卫骑军把总官,还杀光了鞍山驿的一众当地军吏。

    驻兵鞍山驿期间,杜文悍麾下横行四野,强募壮丁充实营伍,但有抗拒者皆斩断四肢,弃之荒野。

    这种行事狠辣的果决执行力,犹如经年惯匪。

    于是,杜文悍仓促之间得兵两千,随后就引兵北上,在浑河畔杀败正白旗猛将西佛先。据说这只军队不要俘虏,军中统帅更是惯爱杀俘。

    别人不知道,皇太极却知道,这伙胆大包天的亡命徒在杜文悍的率领下,仅仅六百人就敢抢攻鸦鹘关,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还真被他夺下了。

    据鸦鹘关败兵所说,杜文悍麾下个个都是悍不畏死的猛士,虽身被数创,喉间中箭,尚且奋战不休直至力竭身死。

    自杜文悍带人厮杀开始,他还没有打过败仗。不止如此,自杜文悍夺下鞍山驿左近之后,这个家伙大搞个人崇拜,于鞍山驿中强迁军户,设忠义节堂专司洗脑,每一个能在鞍山驿军中任职的把总官,都是在杜文悍身前磕头烧香的义子,全军将官皆兄弟相称。

    鞍山驿军中,杜文悍没有一个亲信,也没有一个家丁,因为这支军队打根儿起就姓杜。

    他们还截杀了大明中枢赐款队伍……

    他们吞并了川军、秦军的百战之余,还有浙兵将官指导编练火器……

    他们还把努尔哈赤的龙兴之地‘赫图阿拉’烧的野火燎天,伏尸万计……

    鞍山驿雄兵声威日重。鞍山驿军旗一扫,便是滚滚人头落地,赫图阿拉万户哀歌。杜文悍利刃所向,麾下亡命徒前仆后继,血流千里。

    兴许杜文悍自己都不知道,敌人比自己人更了解他。

    莽古尔泰愣愣的抬起头看着自己的弟弟问道:“这鞍山军有多少人?”

    皇太极深深的叹了口气,平静的说道:“如杜文悍这般英雄人物,此前,我实在是闻所未闻,上月辽南探子来报,说鞍山军左近战辅兵马足有一万八千以上。”

    言罢,皇太极心中气苦。他屡次上书汗父,应借大胜之威聚全军强攻辽阳,辽阳陷落,顺势夺鞍山驿。奈何努尔哈赤年老,已不复壮年勇略,此时已不听人言了。

    皇太极不敢细想,如杜文悍这种人,有了足够的粮饷军资,究竟能编练多少死不旋踵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