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军权天下 » 第七十二章:袁天野激战淮北

第七十二章:袁天野激战淮北

    天启二年,驻防京师北方的三千湖广兵,在五寨土司守备将军莫大功的带领下炸营溃逃,三日间驰向沧州,待这伙士兵到了沧州以后,并未见到犯上作乱的王好贤等人,只有无兵的沧州空城一座。

    莫大功领兵在城中敲诈米粮以后,便驻兵在此,一方面休整兵卒,另一方面遣人南下联系闻香教的叛军,他想着只要能吃饱肚子有银子花,投靠叛军也没什么要紧的。

    与此同时,时任兵部主事的超级嘴炮终于借着这个机会开始展露头角,他就是袁崇焕。虽然和历史上不同,没给他机会出山海关区巡视宁前道。但袁崇焕这个人最善常寻找机会空口白牙的狂言妄语,待泗水决战的消息传回大明中枢,天启皇帝和他的领导班子终于开始把山东这伙贼人当成是叛军对待了。

    袁崇焕见机上疏道:只要给我足够的钱粮,加两万兵马,我自己一个人,半年就能扫平叛军!

    这和历史上袁崇焕大肆吹嘘的五年平辽何其相似?

    于是朝臣和皇帝,对袁崇焕勇于任事的态度也大加赞赏,和历史上一样,袁崇焕被破格提拔为兵部佥事,但总督官衔发生了改变,此次许他总督河南兵马,另拨发五万两白银,资为募兵之用。

    在他出任河南总督之前,又听说分属南直隶的徐州治下也有人犯上作乱,立刻又奏请中枢让徐州各部兵马也听他调遣,就这样天启皇帝又赐了尚方宝剑给他。

    ……

    杜文悍率兵回到鞍山驿的时候已是三月末了。

    李秉诚、林丹汗两人率大军在抚顺城下与努哈赤往来厮杀,一直打了大半个月也是胜负未分。杜文悍没打算等李秉诚把辽北战事打完,所以,张明世带来开原铁岭收复的消息以后。

    杜文悍就率兵南下了,和他一起走的还有罗一贯、陈策、童仲揆三个不受李秉诚待见的将军。湿冷的天气直接导致杜文悍麾下的伤兵有一千多人不治身亡,杜文悍率一万七千战兵北上,能够全须全尾回到鞍山驿的也不过一万两千人不到。

    好消息是孟三儿挺过来了,杜文悍终于松了一口气。

    当大明中枢任命袁崇焕作为河南总督的消息传来以后,他甚至有点担心大明朝的国运会不会就断在闻香教手里。

    与此同时,周永春任命杜文悍为总兵官统管海州、盖州、复州、金州四卫的正式官文也到了,随同而来的还有一方铜印。事实上,杜文悍能升任四卫总兵官是魏忠贤施加了一分影响力,此事才能促成。但杜文悍根本不知道,即使知道他也不领这份情。拿了总兵官印的当天,杜文悍就传信另外三卫,凡募兵守备以上,军户百户以上,于四月初五为期,各领麾下兵马到盖州卫商议军政要事。

    杜文悍也没想召集什么兵马,张启仁被斩、黄得功调任定辽右卫,复州参将王雄和金州游击谭俊臣眼下都在山东平乱,复州、盖州、金州根本没有军事主官,更没有什么成建制的军伍。

    但即便如此,杜文悍还是要把这些地头蛇都召集起来,和处理海州卫的情况一样,杜文悍没有时间精力去甄别这些人的好坏,最有效最好的办法就是任用亲信领军驻守各地。

    遇有宵小作祟,杀了便是。

    三岔河畔本就有李秉诚的侄子李夺领三千人镇守,防备周永春东来辽阳。

    杜文悍回鞍山以后,又整备新旧兵卒六千人由程柏青统领,出塔山铺驻营西宁堡对岸,何可纲、左良玉、赵率教三人想到辽东来任职,除非是不要脑袋了。

    诸事计较方定,杜文悍便招来沈何、唐仲叔、罗百草三人,命三人整编海州卫、鞍山驿、娘娘宫、白塔铺左近所有民户,铁器耕牛统一管理,将所有男丁造册登记,备战春耕。以五百户为一个农耕生产团,分派忠义节堂、匠人营、辅兵营三方共管,从根本上打破小旗、百户、千户官、卫指挥使的农奴体系。

    同时,卓砚昭和袁天野也得到了新的命令。

    首先,杜文悍命令他二人,将一半以上的浙兵俘虏和全部火器转运辽东。其次,又派遣八百人的基层军官前往卓砚昭、袁天野二人麾下任职领兵。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命令,以五月中旬为限,杜文悍要卓砚昭、袁天野率领麾下人马攻陷登州府府城,夺下山东半岛勾连辽东的群岛海口。

    登州府为何能够辖制辽东镇?

    皆因登州府府城蓬莱、威海卫二地与辽东半岛之间分布着隍城岛、大钦岛、高山岛、砣矶岛、大小竹岛、黑岛、长山岛等大小十余个岛屿。

    这些小岛接连分布在渤海海峡,从最北的隍城岛出发登陆旅顺口,风向好的时候,仅需两个时辰不到,以明朝的航运能力来看也就是四个小时的海运航程。

    虽然,闻香教先后向辽东杜文悍治下转运了巨量的米粮,但是这依然不够养活辽东流民。杜文悍雄心勃勃的后续战略布局,更是需要海量的物资,海州卫盐铁足备,养人用工,唯独缺米粮。

    海运大事岂能控于闻香教等人手中!

    早听说闻香教忠于信仰,杜文悍很想试试看,靠大片刀和长枪能不能拯救一下这些迷途的羔羊,实在不行的话,杜文悍还有鸟铳和狼机铳。

    ……

    卓砚昭和袁天野收到消息的时候,王好贤已经用银子和粮食招纳了莫大功和其麾下的三千湖广兵,说来可笑,沧州城战乱几番,又落到了闻香教手里。

    随同八百军官登陆沧州的,还有数量惊人的二手兵刃甲胄,火器确实是全都调走了,但是无数血光湛湛的兵刃甲胄一样能够保证卓砚昭、袁天野麾下军队的战斗力。随着杜文悍麾下二将领在兖州拉壮丁圈地皮,徐鸿儒也不敢过于得罪这伙军汉,直接将兖州府南部的峄县、郯城两地划给了卓砚昭、袁天野驻军管辖。

    卓砚昭、袁天野这二人实际上是骤然升得高位,此前二人不过是领兵的千总官而已,眼下虽领大军却没甚战略远观。那徐鸿儒虽是草莽,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卓砚昭都能用嘴皮子忽悠徐鸿儒,难道徐鸿儒就不能通过策略布局算计他二人?

    这天,卓砚昭、袁天野二人巡营过后,听得哨骑来报,南来一领千余人的流民,口称福烈皇帝麾下镇南神将宋元宝。

    徐鸿儒称帝以后大封四方,封王好贤为镇北神将、王酮为镇西神将,随后他的心腹在沛县起事以后,他又封了沛县领头的大盗宋元宝叫做镇南神将。此时徐鸿儒正聚集麾下骁勇图谋济南府,顾不上在南直隶首倡起义的宋元宝,只是赐了个名头了事。

    “什么狗屁神将,弄那些糊弄人的把戏。”卓砚昭此时颇有大将风范的说道:“遣百十个哨骑兄弟,前去冲散了了事。”

    “砚昭兄弟不可!”袁天野开口阻拦道:“这宋元宝在沛县耀武扬威日久,此番为什么流窜北上?我看你我二人还是点起兵马前去查看一番吧。”

    卓砚昭此人并无大志,为人虽有几分狠厉但更多小心,他一听袁天野说的有道理也是立马点头。

    要说也是徐鸿儒这贼人确实狡诈,他虽非什么计谋城府之人,但他却知道南直隶治下的徐州非同一般,刘邦、孙权、南唐烈祖李昪、宋高祖武皇帝刘裕、齐太祖萧道成、吴越太祖钱镠,再加上当朝太祖皇帝朱元璋,徐州这块地界掐指草草一算就有七八个皇帝称雄天下,风水还真是好的不行。

    徐州也是项羽的都城,古称彭城。这么个要紧地方,徐鸿儒把杜文悍麾下放在这里,也是在替他屏蔽风险,他觉着兖州南部迟早会有大明官军来攻。

    南直隶左近,素有强兵,南宋、明朝称之为淮兵,明朝的南直隶,在宋朝时分为淮南东路、淮南西路,不客气的说,凭宋朝那一班窝囊君臣,偏居江南一隅,还能够延续国祚几十年,完全是淮军汉子们强撑着。淮兵在秦朝时,是项羽麾下的江东子弟。宋朝时亦曾崖山赴死,到朱元璋崛起时,更一路平推杀败了蒙古鞑子。

    如此骁勇不称强军,何为强军?

    至于宋元宝为何不在沛县呼风唤雨了,还不是被徐州参将杀怕了,直被徐州参将一路追杀到了郯城。

    宋元宝见到友军尚未来的急欢呼,便被哨骑掀飞了脑袋,卓砚昭二人的前锋部队冲散宋元宝的一伙之后,直接挨了徐州军的一阵羽箭,如此不必废话,两人带大军压上,在郯城南部的官道上与徐州军展开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