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红衣小枪王 » 第四十一章 观礼之前

第四十一章 观礼之前

    薛秦儿好奇问道:“先生不觉得古怪?”

    彭木春笑道:“有何古怪?想来应当是你与那清冷女子有些瓜葛吧?”

    薛秦儿唉声叹气道:“女人真是麻烦。”

    落魄老书生一辈子死读书,既无家室便无子女,形单影只,所以对此不通,想起自己如这般年轻时候,倒真有几个妙龄少女暗送秋波,只是当时一心读书的老书生视若不见。日后想起若说后悔,倒也不算,今日看到这少年少女两两想斗,有种难以言说的复杂心情。

    薛秦儿深吸一口气,仔细辨别当中的古怪气味,最终眉头紧皱,反复确认之后,才低声问道:“先生莫怪我多话,最近可有什么身体不适?”

    落魄老书生掏出袖中自我撰写的儒家书籍,释然道:“想不到公子还有这般本事,难怪刚才一顿饭如此丰盛,又是酒又是肉,怕我吃不了几天了?不怕公子多想,什么时候大限,我早已知晓。在陋巷卖书,也只是觉得死读书一辈子,总要留下点什么才好。奈何年轻读书人往往眼高手低,莫说询问,就连正眼看在下的都没有啊。”

    薛秦儿如释重负,不再多言什么,只觉得面前落魄老儒生,比自己之前遇到的两位都要高明一些。不说浑身穷酸的吴先生,那神秘莫测的赵知命,薛秦儿依旧觉得不像是正经读书人,唯独面前这位,虽是死读书读死书一辈子,默默无闻,却难得有读书人的骨气。

    薛秦儿解释道:“本事算不上,倒是鼻子灵光些。前些年村里那些大限将至的人,身上总有股特殊味道。”

    落魄老书生哀叹道:“一辈子走马观花,读死书而求天道,未免有些可笑。”

    薛秦儿安慰道:“想心中想,做心中事,如何说得可笑?”

    彭木春点点头,心想若不是这少年一心行走江湖游历,但凡有那么点读书心思,也能将自己那些书籍放心交付,只是这跑到陋巷卖书的少年,保不齐也会什么时候就把他的书卖掉,实在不能放心。

    彭木春望见桌上书籍,忽然好奇薛秦儿所卖什么书,便问道:“公子卖的书可否让在下看看?”

    薛秦儿道:“有何不可。”

    落魄老书生翻开那本无名典籍,扉页四字映入眼眶,让心境早已淡漠如死水的彭木春顿时情绪激动,稍作平复之后,继续向后翻阅,最后一目十行,越来越快,手抖不已。

    那本薛秦儿从未翻开的书籍扉页,上有四字:天地同寿。

    彭木春激动不已道:“这些书是何人所作?”

    薛秦儿如实说道:“是老家那边一位说书先生。”

    彭木春闭目思量,可惜大限之日不久便到,实在没那些心思外出论道,便问道:“不知公子是否方便将书借我翻阅一晚?只是家中实在无物,不足表心意了。”

    薛秦儿说道:“先生愿意看便看,一日两日都不打紧的。”

    落魄老儒生点头,不再言语,将这几本书籍小心翼翼收拾好,之后便与薛秦儿告别。

    薛秦儿起身送到客栈门口,便不再送。

    之后薛秦儿并未回屋,而是趁着夜色来到城外。

    果不其然,黑刀少女林清一正在树下等待。

    薛秦儿走上前去,打量着这位古怪少女,轻笑道:“怎么,是不是觉得打不过我,转而用这种卑劣手段毁我名声?”

    恭候多时的林清一淡漠道:“只是随口一说罢了。”

    薛秦儿说道:“自从我离开百兽山脉,你就一路跟随,期间我有三次故意漏出破绽,你却偏偏不敢出手。如此这般,怎能杀得了我?”

    林清一沉默不语。

    一路行来,的确有三次绝佳机会,以黑刀少女的能力,抓住机会击杀薛秦儿并不算难。但问题在于,每当林清一想出手,便想到这家伙的狡猾手段,以及他口中所说的“后手”,在不动刀意的情况下,林清一并没有绝对把握能击杀此人。

    薛秦儿又说道:“你不在城中而在城外,恐怕也是忌惮于圣人所立规矩。但问题在于,当我刚出现的时候,是你出手的最佳时机,现在聊上两句,你的心境又落了层次,这次又杀不了我了。”

    黑刀少女怒不可遏,抽刀前来,一记劈斩接上撩,通通被薛秦儿闪身躲过。习八极拳,不光让薛秦儿在近战有了底气杀招,且让他步伐更为多变。武夫所说的“一通百通”,便是如此。

    林清一怒喝道:“亮枪吧。”

    薛秦儿打趣道:“还惦记着小爷我的金枪不倒呢?”

    不等林清一说话,薛秦儿以退为进,十分不要脸道:“之前身体出了点变化,两月之内不得动枪,你要是好意思,就抽刀砍了我吧。”

    哪知这面容清冷的少女打量着薛秦儿,来了一句:“不行了?”

    薛秦儿羞愧难当,却一句话说不出来。

    这种话对男人的羞辱,远比砍他一刀要难受多了!

    于是薛秦儿咬牙切齿道:“两月之后,我估摸着就到武安县了,代我爷爷去拜访他一位铁匠老友,到时候随意找把铁枪,让你心服口服!”

    林清一收刀入鞘,冷漠道:“不死不休。”

    ……

    翌日清晨,天蒙蒙亮,薛秦儿便听到有人敲门,睡眼朦胧开门之后,发现是老书生彭木春,双眼肿胀如核桃般木讷站在门外,手中抱着昨日所借书籍。薛秦儿赶忙将这位读书人请到屋内,原本被吵醒的一腔怒火顿时全无,只是打心眼里佩服,读书能读到彻夜不眠,也是种相当高明的本事。

    哪怕薛秦儿自认练武吃苦,也只有一次舞枪到天亮的时候,且在那一次之后,薛秦儿对于枪术造诣又有小的提升。倒是这老书生,假如真对书籍如此痴迷,怎的能落到如今这落魄境地?

    薛秦儿还未言语,彭木春一头趴在桌上,睡了过去。

    薛秦儿叹了口气,暗道这才是真读书人吧。

    之后薛秦儿并未继续睡,而是思考关于太山观礼之事。

    作为地图标识上的重要一站,薛老头以大红点表明太高城,同时还叮嘱薛秦儿如若时间允许,可以去太山观礼,那可是轻易见不到的大场面,便是许多别洲读书人,都要不远万里来此瞻仰其声势。这并非说观礼之隆重亦或其他,潜移默化中,将太山地位又拔高一个层次。

    距离观礼之日还有四天。

    薛秦儿自然知道,自己并非根红苗正的读书人,也没有那些熟络人脉,别说进去观礼,就连能否到达山脚下都是问题,但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薛秦儿仍想多试试。

    不多时候,老书生彭木春醒来,鬼使神差地呕出一口鲜血,吓得薛秦儿大惊失色,而老书生却平静说道:“稀松平常。一辈子死读书,读死书,定然也要落得个读书死的境地。能在那之前看完这几本天道著作,已经毫无遗憾了。”

    薛秦儿试探着问道:“这几本书当真有那么好?”

    彭木春竖起大拇指道:“独一无二。”

    薛秦儿在心中将吴先生的地位又拔高了那么一丁点。

    纠结再三之后,薛秦儿还是问道:“彭先生可知太山观礼之事?”

    落魄老书生摇头一笑道:“这太山观礼可是天下读书人人尽皆知,在太高城,便是三岁娃娃都晓得,公子想问什么直说便是。”

    薛秦儿直言不讳道:“听说每逢十年大礼,山上山下水泄不通,我不是那读圣贤书的读书人,又没什么门路,不知怎样才能找些门道观礼?”

    彭木春望向窗外,日光正好,说道:“还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