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咸鱼的忍道 » 第十三章 海津镇

第十三章 海津镇

    “缠绑腿之前呢,要记得把绑腿布卷成卷儿,卷得紧实一些,唉,就是这样。”永井圭边说便给次郎打绑腿,“你别坐下来啊,打绑腿的时候只能站着,不然可裹不结实。”

    “看明白了吗,你自己动手裹一遍试试。”

    次郎弯着腰对着腿使力气,嘴上也没有闲下来:“昨天你不是找花梨老师去了吗?钱借到没有啊?”

    “没有。我现在打算把老师们都借一遍。”

    次郎笑道:“哈哈哈哈,我觉得你的借钱行动还会大失败。”

    “不要笑,再笑就换成你去借钱。”

    次郎一秒便收敛了笑容,转而用一种崇拜且充满希冀的眼光看着永井圭。

    他很想叹一口气,但是这两天叹气似乎有点多,只能硬生生地忍住。木得办法,想要做事,不顺遂才是常态,心想事成的那种多半是挂逼。只能转身带着一肚子的牢骚去找钱。

    一小时后,永井圭回到了原地,与正在蹦跳活动双腿的次郎四目相对。

    “失败了?”次郎呲着大白牙问道。

    失败者没有回答,默认了这样的事实。这种结局也是分属应当,这年月借钱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如果不是对借款人绝对信任的话,没人会借出去,以永井圭的公信力来说,远远谈不上什么“绝对信任”。扭头拿出昨日采买的两把短刀:“接下来我们来练习一下怎么用短刀相互配合掩护。”

    …………

    翌日凌晨五点。

    天色依然很暗,次郎和永井圭早早的起来,穿好衣物,带好围巾和帽子,腰间别上短刀,永井圭还拿上了那根长棍,背上背包出发。

    想要搭粮油店的骡子车要早出门,因为这辆车6点就要向海津镇出发。粮油店的人们忙里忙外,给骡子喂豆料,喂热水,洗脸吃东西。还有两个伙计往骡子车上装天然气瓶。

    两个少年向店家讨要了两碗热水,坐在长条凳上看着同样是等车的村民,吃两口煮鸡蛋,偶尔喝上一口水送进肚里。

    没有等多久,该吃的吃完了,该喝的喝足了,套上骡子,就此启程。

    远处天光渐白,田地里的麦苗因为暗淡的光线看起来黑乎乎的,冬小麦看样子已经抽芽了,不过冬天没下几场雪,这茬麦子估计收成又不咋地。

    默默看着骡子拉的板儿车已经驶出了镇子,校门口冻得只打哆嗦的两个人也停止观望,向院子里走去。

    这两个人一男一女,女的是花梨遥,男的自然是被永井圭暗地里大骂不止的水野。

    “他们两个能安全回来吗?”

    “能。”

    “你对永井圭如此信任,出了意外可不要后悔。”

    水野揪下了嘴里叼着的烟头,“不值得后悔,谁也不会有必胜的把握。况且只是送一份情报,唯一的危险只在路途上。那个小子可以解决。”

    “呵……”花梨遥发出了一声不知是嘲讽还是感慨的轻笑。

    …………

    太阳高高挂起,车上的人们耐不住寂寞也开始拉呱。一个中年人拍了拍永井圭:“小伙子,你拿这么根棍子是要去哪里啊?”

    “去修学旅行啊,大叔。”永井圭也自来熟,热情回应道。

    “修学旅行?”中年人脸上的表情就显得有些困惑,这修学旅行是个什么东西?不过这也不妨碍他继续问:“啊呀,这时候路上可不太平啊,去哪里修学旅行啊?”

    “伊拉克!”少年咧开嘴笑着说:“大叔你也没听说过这地方吧?”

    中年人愣愣地摇摇头,见状,永井圭直接开启大喇叭模式:“听我老师讲啊,伊拉克可是个好地方,历史悠久,文化辉煌灿烂,传承苏美尔文明与巴比伦文明,西接叙利亚沙漠,东临扎格罗斯山脉,东南濒波斯湾,身处三大洲交汇之地,文化昌盛。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西北向东南流贯全境。石油资源丰富,可惜小国寡民,被美军打了。”

    永井圭这嘴就和大喷子一样,啼哩吐噜的说完,连一下停顿都没有,看了看被一筐话砸的有些迷糊的中年人,问道:“大叔,你这是去哪里啊?”

    中年人这时候有些愣神,听见问话回过神来:“我,我去海津镇买石油气,”说着踩了踩脚下的大号天然气瓶。“家里的石油气快卖光了,需要再买一些。”

    板车上拉着四个天然气瓶,尽管外表乌漆嘛黑,不咋好看,但是却仍可以清晰的分辨出,这四个气瓶是无缝钢管制造的高压气瓶!

    这种高压气瓶尽管生产原理简单,但在没有成型的重工业体系条件下无法生产。主要材料也是选用优质锰钢、铬钼钢或其他合金钢材。相关技术在地球上直到19世纪末期才得以成熟。

    也就是说,这个忍者世界里,存在相当水平的重工业体系。嗯,这个信息很关键啊,需要记下来。

    而且,如果板车是作为石油气运输的交通工具的话,那么油气田距离此地绝对不会太远。

    “哦……”少年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转而又问道:“那这些石油气都是哪里生产的啊?”

    “这些啊,据说是久慈那里来的,离这里远着呢,我也没去过。”

    然后永井圭就变得和一个好奇宝宝一样,张嘴问什么“这石油气瓶上面的阀门坏了去哪里修”“骡子在哪里修蹄子、配种”“大概时隔多久去海津镇买一次石油气”等等等等……

    旁边的桥本次郎听得昏昏欲睡,对这些话题很不感冒,少年人本身就需要大量睡眠,早上起床又太早,脑袋一点一点的,很快就靠着永井圭的肩膀睡着了。

    “醒醒,醒醒。咱们到地方了。”次郎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耳边已经可以听见熙熙攘攘的人流声了,抬头看看太阳,已经过了半高了。

    海津镇,到了。

    两个少年拎起背包,拿着棍子下了车,与那大叔和驾车的伙计告别,向集市走去。

    集市很大,卖什么的都有,蔬菜摊子卖白菜、土豆、洋葱、大蒜;酱菜摊子卖腌萝卜、味噌、八角、香叶、腌蒜;咸鱼摊子卖的鱼也有好几样,永井圭只认识鲅鱼;还有卖糖葫芦的,兴致勃勃的凑近一看,大骂小东洋抠门、黑心商贩,一根签子上就俩山楂!结果险些被揍。

    俩人东瞅瞅西看看,结果在一个土墙根儿边上看见三个小孩跪在那里,脸上清洗的挺干净,五官也算端正,十来岁的样子,可脑袋上却插着草标。永井圭一看,赶紧拉着次郎远远的走开。

    本来逛集市挺开心的,这下心情全给败坏了:居然有人牙子在卖人!

    心中也立刻有了警醒,这里不是共和国,更不是什么法治社会,要时刻打起十二分的谨慎。

    检查一下身上有没有丢东西,衣服和背包有没有被划开的口子,两人相互检查一遍,所幸什么都没丢。看了看对方的脸,相视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