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咸鱼的忍道 » 第四十九章 一拍屁股

第四十九章 一拍屁股

    拍一拍屁股上的尘土,还要继续赶路。

    “多吃片腌萝卜,补充电解质,不然容易手脚抽筋儿。”永井圭就像一个老妈子一样絮絮叨叨。

    然后给他们检查背包是不是捆扎结实,棍子、短刀有没有固定好。

    树荫中吹起微风,吹不动少年们5mm长的板寸头。

    “勇敢的少年,快去创造奇迹,看前方光芒万丈……”永井圭在心里给自己默默加戏。

    …………

    路上很无聊,直到走到一个河湾处,信也和次郎再次惊叹永井圭那神奇的脑回路。

    “信也、次郎。你们看,那是船不?”永井圭用手指向河面上漂着的一条小船。

    “是啊。”次郎不咸不淡的回道。

    “船上的人在干嘛呢?是不是在打渔?”永井圭开始莫名的兴奋起来,一边从裤兜子里掏出地图。

    “你想干什么?”次郎脸上一脸怀疑。

    “唉~~这你就不懂了吧?要是咱们能坐船赶路,行程用时会大大缩短。”永井圭眼睛盯着地图,用铅笔在地图上画着线,嘴上却开始卖弄:“坐船可比用腿跑快太多了。”

    “你看,咱们要到小海镇和北津城至少还有六天的路要走,可如果选择坐船,最多只需要三天。”

    从地图上看,无论是小海镇还是北津城都紧靠河流,虽然分属一条河流的不同支流,但是乘船过去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永井圭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可等他从地图上抬起头,笑容就不见了:“等等,他们要走吗?快快快!快!拦住那条船!”

    …………

    “等等!等一下!大哥!等一下!”

    小船上的渔夫看见从岸边跑来的三个少年并没有其他的表示,而是很淡定的从船舱里掏出一把细长的杀鱼刀,然后装在了一根竹竿上,形成了一杆古怪的长矛。

    永井圭悄悄把手腕上的机械表遮好。

    三人走近了才发现,船上的两人刚刚在收渔网,原本是两个人收的,现在似乎是因为自己的到来,压力全部集中在了另一人的身上。

    还是个妇女,看起来三十余岁的样子。

    这两位渔民皮肤黝黑,佝偻着身子,一个持矛戒备,另一个仍然在不慌不忙的收渔网。

    乱糟糟的时节,就连渔民也不会对三个少年放松警惕。尤其是这三个半大小子还背着棍棒,腰间别刀。

    遇到这种需要交涉的场合,当然是脸皮厚的那个上前搭话,那自然是永井圭无疑了:“大哥,您这是打渔来着?”

    很好,很经典的废话开局,不过对于混迹社会十几年的老油条来说,没话找话也不尴尬。聊天就是这样,不怕尴尬,就怕冷场。

    渔夫上下打量了他一遍,这才回道:“嗯呐。”

    永井圭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大哥,渔网收完了您几时回家啊?”

    渔夫大哥似乎不善言辞的样子:“现在就走。”

    “哦。”永井圭嘴里的“大哥”越叫越亲热:“我向您打听点事儿好不好?”

    渔夫大哥点了点头。

    “是这样,大哥,我们兄弟三个从海津镇来,要去小海镇探亲。可这路上实在难走,所以冒昧问一下,能不能搭您的船赶路?”

    渔夫迟疑地看了看他们。

    永井圭连忙补充道:“大哥放心,我们不是坏人,再说了,您身上也没那么多钱值得我们仨图谋吧?”

    渔夫想了想,挠了挠黝黑的胳膊:“好吧,你打算付多少钱?”

    “路上难走,大哥你打算要多少钱?”

    ……“三百两。”

    “二百两。”

    “三百两。天也快黑了,你们到我家里睡一晚,我管你们两顿饭。有鱼有虾,不贵。而且从这里到小海镇一个来回就要两天,三百两很划算。”

    看到在金钱刺激下语言都变得流利许多的渔夫大哥,永井圭只能感叹孔方兄的伟大。

    “也成。大哥唆了算。不过,您家在哪儿啊?”

    渔夫指着远处:“拐过那道弯就到了。”

    …………

    晚上,永井圭三人就睡到了渔夫大哥家里。

    渔夫大哥家里做的鱼不好吃,没加料酒和姜,鱼腥味有点重,而且盐也放得少,还没有放油煎炸一遍。还好放了醋压了压腥味,不然实在是咽不下去。米饭也给的少,就那么一小碗糙米,可能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里面没有加野菜叶子。

    看来渔夫的日子也着实有些难捱,油盐都有些吃不起的样子。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说起来很多人可能不信,灾荒年月,粮食比起鱼虾更值钱。好像是因为鱼虾不顶饿来着。

    算了,三百块的船资加两顿饭加住宿,还要什么自行车。

    吃完饭出门闲逛,发现这是一个小而破败的村落,晚饭时候燃起炊烟的只有五六户人家,似乎就守着村子周围的几十亩农田过活。

    吃完饭后的渔夫大哥在用草木灰碱水浸泡鱼鳞,永井圭好奇问了问,他说是熬鱼胶。看着屋檐下的木架上晾干的鱼鳔,少年断定鱼鳔胶绝对很值钱。

    睡觉前大哥拿来了一床被子和一张芦苇席子,也没有枕头,就这么将就睡一晚。

    “圭,你为什么不说让他带我们坐船直接去北津城?”

    “去北津城需要花更多的船资,财帛动人心啊。去小海镇更近,你要明白,越近越安全,越远越危险。这个村子咱们又不熟,万一被打了闷棍可就惨了。”

    “是这样吗?”次郎有些疑惑,觉得这话的逻辑不太对,

    “当然不是,北津城太远了,乘船来回好几天,人家肯定不愿意去,船费就会被拉得很高,那就不值得了。”

    次郎和信也不由得点点头。

    一夜无话,也没有发生什么睡着觉就被人摸进来的情况,永井圭在门口撒的钉子没派上用场。

    第二天一早,草草吃过了早饭,三个少年就坐着渔夫的小木船出发了。

    小船上也没有装柴油发动机,可是只靠撑船的船蒿就远比两条腿跑得快太多了。

    等到了小海镇,拿机械表一看,不过是下午三点多。

    永井圭一上岸,就能遥遥看见“尾张杂货店”的招牌了。

    让少年没想到的是,渔夫大哥从船板下面翻出一个麻布包袱就向着尾张杂货店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