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章休明录 » 第二十一章 打起来了

第二十一章 打起来了

    而杜晦和郭仟则是瞎子打灯笼——白费蜡,咽不下这口气。

    李应刚刚离开敬一堂,杜晦便忍不住开口质问卢琰道:“卢季圭,你这是什么意思?明明是我们先相中的弟子,让你来做个裁决,你却横刀夺爱。”

    郭仟也应和着大声道:“不曾料到你今日竟有如此卑劣行径,真是枉未当世大儒,几十年的学问真是白做了。”

    卢琰则是毫不示弱,反驳道:“梁泽与你二人并没达成协议,有权利自由选择入读哪个学院。而老夫与他意气相投,赠诗拜入老夫门下,有何不可?后人谈起今日之事,我师生二人自是成就一段佳话。”

    杜晦与郭仟听闻此言,对视一眼,接着说道:“呸,无耻老贼。今日你必须给我们一个交代。”

    卢琰又说:“你们是嫉妒我的运气,莫要胡搅蛮缠,此事无需再议。”

    不过今天这事确实做的有些不地道,卢琰脸上无光,便提出补偿:“你们不是眼馋我那副前代阎子敬的《四美图》吗,今天老夫割爱送给你们,算是补偿,如何?”

    卢琰今天也算是下了血本,平时宝贝的不得了名画,居然愿意拿出来送人。

    杜晦二人却还是不甘心,想要继续争辩,卢琰负手道:“速速退去。”

    二人忽然感觉到一股推力,使得二人的脚步不自觉地向外走去。原来卢琰使用了儒家立言境的神通,微言大义,可借助自身的青气使得说出的话变为现实。

    杜晦二人见此,回击道:“既是如此,休怪我等不客气了。”

    郭仟开口道:“止!”一股青气发散而出,两人的身形堪堪稳了下来。

    杜晦则是反击道:“卢琰当有乌云盖顶。”

    说完,卢琰头顶之上凭空产生了一小朵乌云,并有雨滴密集落下,大有将卢琰淋成落汤鸡的势头。

    卢琰见此情形,不慌不忙地开口说:“君子守正。”话音刚落下,散发出的青气围绕着自己的身边形成了一道屏障,雨滴自动向周围分流。

    同时,他趁胜追击,进行反击,引导天上的乌云飘向杜晦二人的头顶。

    杜晦和郭仟见势不妙,心中暗暗着急,卢琰是立功境的大儒,境界高过二人,即使是使用同样的儒术威力也更胜一筹,两人即便是联手也是力有不逮,这样下去早晚会落败,必须要想个办法。

    就在苦苦支撑之时,郭仟突然灵机一动。他表面上作出即将抵挡不住的样子,暗地里却掏出一副美女图,向外抛去,画中的美女迎风而出,向着卢琰抱去。

    卢琰稳占上风,而且几人也没有动真格,所以他一时没有防备,中了郭仟的计策,被画中美女撞了个满怀。他反应过来,浑身的青气微微一震,画中幻化出的美女便消散而去,但是脸上却被蹭上了口红印和脂粉,大儒的风度荡然无存。

    他正要反击之时,天空中传来一道威严的声音:“都给我停手。”

    声音刚传来,一位头发花白却神采奕奕的白袍老者出现在了院中。三人看清楚来人的样貌,急忙开口道:“见过祭酒大人。”

    来人正是国子监祭酒孟嶂。孟嶂一生也甚为传奇,少时即以聪慧而闻名,家境优渥,却不好读书,终日嬉游。年二十六,始发愤求学。乃悉焚往日所著文章,闭门读书,遂通五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其而立之年入六品境,不惑之年入二品境,又复六载,终成一品立德境大儒。

    孟嶂四十六岁便成为了立德境大儒,到如今已有十七年,后来又监掌国子监桃李满天下,在圣人不出的今天,是大章当之无愧的儒家领袖。

    孟嶂挥一挥手,院中的狼藉便消失不见,一切恢复如初。他开口教训几人:“你们几个今日此般胡闹,哪还有一点为人师表的样子,如何给国子监的学子做好榜样。”

    他前些日子出了神都办事,今天才刚刚回来。想到自己是国子监祭酒,长时间不出现未免影响不好,所以到国子监视察一下情况。没想到这几人便给自己准备了这么一份“惊喜”。

    不过几人也不怎么害怕孟嶂,这老头虽然和他们的师长是一个辈分,威望学识都没得说,不过在待人处事方面很宽容,属于是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模范,所以大家都发自内心地尊敬他但却不畏惧他。

    孟嶂也感到些许无奈,国子监的这些大儒说的好听一些是率真坦荡,说的不好听那就是有孩子气。都是四五十岁的人了,遇到事情还老是吵吵闹闹,实在是有失体统。自己也不好责罚他们,批评几句又没什么作用。

    不过平时小打小闹也就算了,今天这架势是要把这敬一堂给拆了呀,要是传出去了,国子监的脸可都被丢光了,不知道情况的人还以为我们这里都是一些粗鄙的莽夫呢。

    卢琰几人平时也还算稳重,主持国子监的日常工作,各方面都打理的井井有条。今天这样,有些反常啊。

    还没有开口询问缘由,杜晦和郭仟两人都来找他告状。

    “祭酒,您可要给我们做出主啊。卢季圭把我的弟子给抢走了。”

    “不仅如此,他还仗着自己实力比我们强威逼我们。”

    “胡说八道,梁泽拜入我门下,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再说,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做抢呢。”

    “一派胡言。”

    “颠倒黑白……”

    孟嶂看着几人又开始争吵起来,脑壳都有些发胀。他的性格其实并不适合担任国子监祭酒这个职位,他一直想要的就是闲云野鹤追寻大道,但是一直没有其他适合的人选替代他,为了大章的安定他只好顶上了。

    看着眼前唇枪舌战的几人,他开口喝止,询问起几人争执的原因。

    几人一五一十地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

    孟嶂听完之后,对梁泽留下了印象,也有了几分兴趣。不过也仅此而已,毕竟他见过如彗星般升起又快速陨落的天才太多了。梁泽这样优秀的年轻人可以顺手提携一把,不过也没有必要太过于关注,那样只能够拔苗助长,对梁泽来说未必是好事。

    “这样的俊才确实难得。不过他今日既然决定入国子监,那你们几个,包括老夫,都将是他的老师,有什么好争抢的。有这闲工夫,不如想想怎么更好地培养其成长。”孟嶂语重心长地教诲几人。

    祭酒的话说的在理,三人无言以对,几人对视一眼,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场闹剧在孟嶂的调和下告一段落。

    事件的另一主角梁泽对此一无所知,他已经回到家,告诉李应刚在国子监经历的事情,李应啧啧称奇,竖起了大拇指。

    梁泽又拿出了卢琰送自己的礼物。刚才在人家面前,收到礼物出于礼貌也没来得及细看。现在打开了,发现是五张纸,每张纸上有卢琰写上去的一句话。

    其中三张纸上写的都是“千里快哉风”这样用来提升速度逃命的真言,一张纸上是用来防御的真言,只有一张纸上是一首战诗可以用来攻击。

    奇妙的事情是明明几张纸应该很轻,梁泽拿着就没有感觉,而李应却感觉到比千斤还要重,怎么也拿不起来。

    李应也觉得很神奇,看着这几张宝纸说道:“这应该就是传闻中的大儒真言了吧。这真言是三品及以上的大儒,凝聚心力,将自身的青气通过这些真言灌注到了宝纸之上,需要之时激发出来,便是相当于其注入青气对应力量的一击”。

    “阿泽,真言很宝贵,你要仔细收好。”

    大儒真言制作不易,不仅需要特制的宝纸承载力量,而且每制作一张都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影响正常的修行。那些大儒都是少量制作用来给后辈当做护身符或者交换一些特殊的修行资源,所以数量不是很多,供不应求。(大儒真言的威力和宝纸上承载的青气正相关,青气的质量和数量都有重要影响,普通的宝纸承载不了太多大儒的青气,因此需要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