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立道烟雨任平生 » 第二十五章 内观山河幻四象

第二十五章 内观山河幻四象

    这天清晨,李道玄从入静中醒来,满屋子如同水雾一般的灵气被收归体内气海。二十多天前,李道玄第一次修行三幅神图中的道法图,从图中参悟道门修行之法。道法修行,先以心神观想内天地,再开辟窍穴,通过窍穴沟通外天地,纳天地灵气于内天地,化作五行炉鼎,炼五气、幻四象、聚三花、化阴阳、成金丹,最终金丹三转,合而为道。细细划分,层层叠进,每一层每一步,又有对应的修行之法。当李道玄心神沉入神图,万千法门,蜂拥而至。李道玄并未挑三拣四,随手一招,便有一门道法刻在心中,从观想内天地,到金丹三转合道,面面俱全。

    默念心中法门,李道玄淡然一笑:

    “道法万千,与你有缘,那就是你了。”

    带着这门并无名称的修行之法,李道玄退出了神图,那万千法门幻做一个个生灵,朝着李道玄离去的方向躬身行礼。

    翻阅完修行法,李道玄开始尝试修行。仅一念之间,内天地便顷刻成型,介于真实和虚幻之间,天地中央,有一座山坡耸立,高九丈,山顶有一块平台,平台上刻有玄奥的符文。这片内天地,方圆不过九里,却是山川河岳,风云雷电一应俱全。

    李道玄继续修行开窍篇,周身一百零八窍穴,在他的心神之下接连开辟,不过半日功夫,一百零八窍穴便已首尾相连,众星拱月般散布在内天地周围。第三步沟连外天地,引灵气填入那一座座宛如神仙洞府一般的窍穴,更是毫无阻碍。那蜂拥而至的天地灵气,让这座原本只是世俗间极为寻常的小院,立刻变成了修行圣地。灵气凝聚成水雾,挂在两株凭空得了大机缘的果树叶稍。早已过了季节的两株果树,竟然一夜之间花开枝头。这一夜,南江城所有的居民都睡得格外香甜。

    朝阳升起,李道玄的内天地已经被浓密的灵气水雾填满,在那山坡缝隙中,甚至还有一道道以灵气凝聚而成的溪流淌过。望着就算已经扩大了数倍,依然被灵气填充的完全饱和的内天地,李道玄停止了灵气搬运,仅仅一日一夜,他就将修行层次推进到第三层圆满的程度。与他修行了数十年的《太乙金华宗旨》不同,神图中的道家法门修行以练气为主,以气养神,随着练气的层次越来越高,心神也会随之拔高。而太乙则主修元神,以元神沟通先天真炁,我即宇宙,宇宙即我。李道玄还未到达两种法门的真正至高层次,所以并不能判断二者之间的高低。神图修行练气之法一旦凝聚五行炉鼎,便能诞生一种神奇的力量,法力。拥有法力就能使出许多不可思议的手段,比如说道门雷法,五行遁法,符箓,甚至飞剑等等手段。而太乙修行,在达到元神超脱之前,并没有多少手段,顶多像李道玄一样,依靠心神弄出点不痛不痒的小神通。可话又说回来,若非李道玄心神修为奇高,那他绝无可能一个日夜之间就能走完常人数年甚至十数年才能达到的修行层次。

    往后二十多天,李道玄与兰妮打了个招呼,便封锁了小院,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闭关修行。直到今日,他那有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内天地中,终于五气朝元,化作四尊神像,分列天地四方。他的内天地,也由虚幻化作真实,沉入丹田气海。识海中那卷道经古卷和悬浮在古卷上空的金丹虚影,在这一刻忽然消失,再次出现,已经在内天地中央那座将近三百丈山峰的峰顶平台上。古卷缓缓展开,一个个文字闪耀,与地上那些玄奥的符文交相辉映。那金丹虚影飞升至内天地的最高处,如同一个太阳,闪耀出万丈金光。四尊神像镀上了一层金身,吞吐的灵气瞬间增幅数倍。那尊五行炉鼎中,原本虚幻的三昧真火也在这一刻化作真实。

    闭关二十多天的李道玄走出了房间,看着前院后院两株违背季节花开似锦的果树不由得笑道:“你们俩倒是福缘不浅,日日受灵气灌溉,希望有朝一日,能得道。”桃树和葡萄老藤随风摇摆,仿佛在回应李道玄的话。

    推开院门,李道玄去街口的摊子上喝了三碗稀粥,吃了两笼馒头,三个包子,在老板震惊的眼神中,满足地走远了。二十多天滴水未进,虽然不至于饿死,但腹中的饥饿感确实难以忍受。

    填饱肚子后,李道玄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在城中闲逛起来。郡城的西边主要居住着一些家境殷实的居民,北边乃郡守府邸所在之处,所以住在这儿的人大多非富即贵。东面靠近南江,商铺林立,酒楼成群,勾栏花楼之所繁盛,是最热闹的地方。城南靠近一片沃野,多为农耕之家,市井之徒,是最破败的地方。

    李道玄走着走着就逛到了城南,这里的建筑极少有二层以上的规模,大多是简易的木房和少量砖土瓦房。李道玄那一身不算华丽但却也不是穷苦百姓能买得起的着装,与这脏乱破败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感受着周边人投来的异样目光,李道玄毫不在意。市井之中,那些忙忙碌碌的身影,更显得烟火气十足。在李道玄的眼里,更能看到这南城上空虽不辉煌,但却生机更足的磅礴气象。

    就在这时,个蓬头垢面的小男孩突然从一旁的巷子里冲了出来,差一点撞在李道玄身上。好在李道玄反应足够敏捷,才不至于让这孩子撞到。李道玄担心的并不是自己被撞,而是怕他那还未彻底稳固的四象法力会反伤这孩子。小男孩给了李道玄一个歉意的眼神,然后头也不回地跑远了,而这时,巷子里又接着冲出来一群同样衣衫褴褛的孩子,有大有小,叫喊着站住。很显然,他们是在追那个最前面的男孩。

    李道玄皱了皱眉头,施了一个障眼法,身形一动,飞纵到屋顶上,跟了过去。并不是他想要多管闲事,而是因为,他在方才那些后面追赶的孩子们眼中,看到了原本他们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浓重煞气。

    小男孩疯狂逃窜,胸口剧烈地起伏,虽然双腿早已沉重无比,但他却不敢丝毫放松。只因为一旦被后面那群人抓住,就绝无生还的可能。

    虽然紧张,但是小男孩逃跑的路线却并不慌乱,他要逃到城北去,到了那边,后面的那些人就不敢乱来。虽然到了那里,他同样不会有好日子,那些高高在上的贵人们,可容不下一个低贱的小乞丐,但不管怎么样,总算能暂时保住性命。

    李道玄在屋顶上盯着拼命奔逃的小男孩,推测出他的逃跑路线,然后便消失在原地,没过多久,就站在了一条死胡同旁的房顶上。

    大约过了一刻钟,急促的脚步声响起,那个小男孩果然跑进了这条死胡同,等他绕了许久发现,根本无路可逃之后,小男孩满眼恐惧地从墙角捡起半块砖头,盯着胡同的入口,心中不住地祈祷,希望那帮人没有选择这条路,就这么跑过去了。可随之传来的呼喊声和脚步声,再次让他深深绝望。

    巷口跑进来的一群孩子中,有一个年纪看上去稍大一些的少年。少年看见小男孩后,弯着腰,用手里的木棒支撑着身体,粗喘着气。那双眼睛,如同恶鬼一般死死地盯着小男孩,很难想象,这样的眼神,竟然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身上的。

    少年一步步逼近,小男孩举着半块砖头,双腿地颤抖着往后退去。

    “小子,你倒是真能跑啊。跟我回去,我让你做我小弟,怎么样?”

    小男孩只是抿紧嘴唇,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少年,不做任何回应。

    少年人眼中的煞气越来越重,他抬手一挥,喝道:

    “给我打死他。”

    身后那帮明明还是孩子年龄的少男少女们,此刻仿佛化身冲锋陷阵的将士,有的赤手空拳,有的手持棍棒,声势十足地冲向小男孩。那为首的少年,更像是一位将军,身先士卒,跑在最前头。

    不知是因为何种原因,小男孩竟然克服了恐惧,高举着那板块砖头大喊一声向着这些会真的要了他的命的同龄人冲去。就在双方即将接触到的一瞬间,站在屋顶上一直观望的李道玄,手中掐着一个法决,口中轻吐一个“敕”字。一道发力波动席卷而过,两方人马立即软哒哒地倒了下去。

    李道玄一把抱起那位终于得救的小男孩,纵身一跃离开了胡同。等到小男孩醒来时,已经是在李道玄的院子里。他打量着这个精致的小院,六月份的季节,竟然看到一株满树桃花的桃树,桃树下有一张石桌,石桌上摆着一壶茶水,两个杯子。一位一看就不是普通人的男子正坐在石桌边上,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

    小男孩慌张地站起身,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两步。李道玄笑了笑道:

    “来,坐到桌边来。”

    或许是他的声音温润和煦,让小男孩渐渐放下了一些防备,但仍然还是站在离李道玄几丈远的地方,不敢上前。李道玄也不勉强他,看了看已经是正午的骄阳,问道:

    “饿了吧,到饭点了,不如我们先去吃点东西?”

    小男孩心想,这不是问的废话吗?我什么时候不饿过?可早就见识过太多人间险恶的他,还是摇了摇头,并没有接受这份突如其来的好意。

    李道玄自然明白,这种混迹市井的苦孩子,并不会那么容易就相信一个人,于是便耐心地解释道:“放心吧,我不是坏人,刚刚就是我救了你,如果我要害你,还能等你醒过来?”

    李道玄总有一种让人亲近的感染力,这短短的几句话,虽然并没有让小男孩完全放下戒备,但已经确实相信,眼前这位让人忍不住就想亲近的男子真的不是个坏人。他慢慢走到石桌边,对李道玄说道:

    “谢谢老爷搭救。”

    李道玄笑着摆摆手道:“举手之劳。”

    然后又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说道:

    “真不跟我去吃点东西?反正我是饿了,一会那大肘子,将鸭子什么的,一定要多吃点。”

    小男孩咽了咽口水,看着已经站起身打算出门的李道玄,脚步不由自主地跟了上去,见李道玄发现自己跟着后,小男孩脏兮兮的脸上一片通红。故作镇静地解释道:

    “我去给老爷你斟茶倒酒。”

    李道玄哈哈大笑,说道:

    “那我一会可得多喝两杯。”

    说着便推开了院门,小男孩紧跟其后,出门后还不忘轻轻地把门给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