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立道烟雨任平生 » 第二十九章 噩耗

第二十九章 噩耗

    天色刚亮,余宅的门房刚打开门,就看见李道玄站在门外,他自认得这位连自家老爷都要礼敬万分的李先生,连忙走上前行礼道:

    “李先生早,这个时辰大老爷应该已经起了,在练功房练武呢,小的给您去通报一声?”

    因为余诚曾交代过,李道玄来余宅,无需通报,所以门房才会有此一问。

    李道玄摆了摆手笑道:

    “这么早来,倒是给您添麻烦了,无需通吧,我进去等吧。”

    门房受宠若惊,连连称是,上前把打开了一条缝的大门赶紧推开,还用弯下腰,快速地将几片落叶捡起来,然后躬身请李道玄入内。

    错身而过的时候,李道玄对了轻轻点了点头,道了声:“谢谢。”

    门房连忙说“不敢不敢。”

    等李道玄拐进庭院后,门房看着手中那几片树叶,不知不觉中,腰杆子都似乎挺直了几分。

    天虽然才刚刚亮,但余宅里仆人们却早已起床忙碌起来,管家见到李道玄,连忙上前问候,让丫鬟沏茶。

    而李道玄之所以这么早赶来,一是有事情跟余诚商量,而余诚每日出门得早,怕跟他错过。二是赶在兰妮上学之前,向兰妮阐明如今所学学问的利弊之处。至于兰妮还要不要继续上学,自然由兰妮自己决定,他不会过多干扰。

    李道玄坐在客厅,将近一盏茶的工夫,便看见穿着练功服的余诚走了进来,他边走边拱手致歉道:

    “罪过罪过,怠慢了李先生,这些下人,竟然不来通报一声,害李先生久等了。”

    李道玄摆了摆手道:

    “不怪他们,是我让他们不要通报的,李某这么早过来,打扰到余兄弟练功,实在抱歉。”

    余诚连忙道:

    “哪里哪里,李先生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不打扰。”

    李道玄也不绕圈子,直接问道:

    “不知余兄弟对当今读书人有多少了解?”

    余诚一愣,没想到李道玄这么早来竟然就问这个?他知道李道玄是读书人,往日里那些骂读书人的话自然不敢再说,于是便说道:

    “读书人嘛,聪明,能办大事,能管理百姓,是有大功劳的。”

    李道玄如何看不出余诚言不由衷,于是笑道:

    “余兄弟尽管直说,不必顾虑。”

    余诚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道:

    “真直说?”

    李道玄笑着点了点头。

    余诚想了想道:“我刚刚说的其实也不算假话,读书人确实比我们这些武夫聪明,能办大事,对这个天下的稳定和发展有很大的功劳。”

    李道玄接口道:

    “肯定有个只不过,”

    余诚笑了笑:

    “却是有个只不过,读书人有功劳是不假,只不过读书人太会算计,太能谋划,而且做起事情来,心狠手辣。余某几次吃亏,甚至有几回差点身死,都是拜读书人所致。所以在中州,读书人虽然很受豪门大阀的欢迎,但是在我们这些武夫眼里,读书人是极其可恶的存在。你要打吧,人家基本上背后都有背景,你要骂吧,读书人骂起人来比武圣还要厉害。所以我们几乎不与读书人打交道。”

    李道玄听完沉思了许久,余诚坐在一旁,心情忐忑地端着早已喝空的茶盏,仍然在向嘴边送去。

    李道玄站起身,向余诚躬身行礼道:

    “李某有过,在此向余兄弟请罪。”

    余诚慌忙闪到一边,扶起李道玄道:

    “李先生这是做什么,李先生于我有大恩,何罪之有啊。”

    李道玄解释道:“当初是我力荐兰妮去读书,只是没想到,这里的文道教的竟然是这些学问,差点误了兰妮,其罪过大也。”

    余诚心想,同样作为读书人的李道玄难道不知道读书人学的是什么学问?

    李道玄想了想说道:“我想亲自教导兰妮,以改正她这些时日所学,不知余兄弟是否应允。”

    余诚顿时大喜,这简直是天降大饼,前几天还羡慕庄觅能拜李道玄为师,今天自家侄女就能入李道玄门下,他自然万般愿意。

    没过多久,何月他们都结束了早练,聚集在餐厅用早饭。见到李道玄竟然也在这里,都连忙过来见礼,兰妮更是欣喜不已。

    用完早饭后,李道玄真诚地向兰妮说道:

    “兰妮,我之前让你去读书,本意是想让你识字,明事理。不过后来发现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对此我要向你道歉。”

    兰妮慌忙摆手道:

    “不不不,先生怎么能向我道歉···”

    李道玄笑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好在我发现得还不算晚,学塾里教的学问其实也是很好的,只是对于现在的你来说,或许还太早,所以我想问问你,今后你是愿意跟庄觅一起,在我那学习,还是继续留在学塾读书呢?”

    兰妮双眼一亮,不可置信地说道:

    “真的吗?我也能跟先生学习?”

    李道玄揉了揉她的脑袋道:

    “先生我学问没那么高,教不了你太多东西,你还愿意跟着我学吗?”

    余诚几兄弟生怕兰妮平白丢了这份天大的机缘,连忙给兰妮使眼色。兰妮自然不需要他们提醒,立即连口答应:“愿意,兰妮一万个愿意。”

    看着她那标志性的弯月眼眸,李道玄松了口气,暗自道:好在还不晚,没酿成大错。

    从那天起,兰妮就住在了李道玄院子里,每日清晨,与庄觅一起在院子里高声朗读三字经。为了不打扰隔壁邻居,李道玄还在小院布下一道法力禁制,隔绝了声音外出。

    在院子里每日氤氲灵气的滋养下,两个孩子的身体和心理也慢慢开始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庄觅,原本瘦小的身躯慢慢恢复发育,一个月的时间,就长高了将近两寸多,瘦骨嶙峋的模样也渐渐丰满,黑黢黢的皮肤慢慢变浅,一副翩翩少年的模样已经有了雏形。其次是兰妮,原本就亭亭玉立的身段更显得婀娜,因为营养缺乏而导致有些枯黄的皮肤,也开始慢慢变得白皙红润,一头秀发乌黑亮泽,那双眼睛,更为明亮,宛如一泓秋水。

    一个月的时间,两个孩子基本上认全了绝大部分的常用字,已经将《三字经》通篇背得滚瓜烂熟,并且还能理解其中经意。另外《百家姓》、《千字文》也烂熟于胸,偶尔李道玄还会让他们背一些古诗以增益才气。

    对于修行方面,李道玄并不急着传授他们,只是教了一套广播体操,让他们每日清晨练着锻炼身体。在李道玄看来,修行是一把双刃剑,因为一旦修行有成,就能掌握远超常人的力量,世俗礼法,在他们眼中就会变得不值一提,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品格,修行越高的人,对这个世界的危害就会越大,最后一定会返回到自己身上,不得善终。所以李道玄认为修行,一定要先修心,如何修心?《大学·经》中就说得很清楚,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如何格物致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然现在不能行万里路,那就先读万卷书。在两个孩子心性、观念还未稳定之前,他都不会轻易传授修行之道。

    早上,天色刚亮,兰妮和庄觅便已洗漱完毕,一人抱着一本《孝经》在大声诵读: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读完整篇《孝经》天色已经大亮,何月适时地敲开了院门,李道玄接过送来的食盒,笑着致谢道:

    “有劳月姑娘了。”

    何月恳切道:

    “先生切莫再客气,我们家兰妮受先生教导,给先生添了不少麻烦,这点吃食算什么。你们忙,我先回去了。”

    李道玄点了点头道:“姑娘慢走。”

    读了这么久的书,两个孩子腹中早就饿了,但还是忍耐着饥饿,摆好早点,一个端着粥,一个捧着筷子,递到李道玄跟前。

    “先生(师父)请用饭。”

    李道玄有些无奈,他从未教过这些繁文缛节,不知这两个孩子从哪学来的。话虽如此,但没有哪个老师不喜欢自己学生知礼懂礼。

    “好,你们也快吃吧。”

    早就饿得咕咕叫的两个孩子,顿时全然没了方才的知礼守礼的模样,抓着包子大口大口地咬了起来。

    李道玄哈哈哈一笑,这才是一个十来岁孩子该有的模样嘛。

    一阵微风吹过,李道玄夹着一块咸菜的手悬停在半空,他抬起头,瞥了眼天空,那极强的目力下,看到高空中一前一后两道身影飞驰而过。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除他之外的人飞行,这两个人身上的气象,让他想到一个人,正是那个在秘境中手持古剑的黑袍人,当初李道玄还收下了他赠送的一块令牌。只不过李道玄细细辨认后发现,天上那两个人,虽然也是气势壮观,但磅礴程度,却远远不及当初那个黑袍人。

    李道玄只是看了几眼便收回了目光,两个能飞的人而已,不关他的事,还是碗里的粥更吸引他。

    吃过早饭后有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一般这个时候,两个孩子都喜欢跑到余诚院里去玩。因为余诚府中,那位话最少的陈寿叔叔,总能变戏法一般变出许多他们未曾见过的新奇玩意儿。比如会自己跑的小狗,倒水进去就能源源不断冒出青烟的喷壶,还有放在眼睛上用手转动,就能看到一幅生动的连环画。总之,在两个孩子,包括一向木讷的常福眼里,这个陈寿叔叔才是最有趣的人。而每到这个时候,陈寿不管有多忙,都一定会抽出这半个小时的时间在家里等着两个孩子过来,不管兰妮他们提什么要求,他也一定会乐呵呵地去满足,就算当下做不到,也会费尽心思去找路子。

    余诚几兄妹在这个时候,往往都会默契的消失不见,就像是在专门给陈寿他们留出空间。兰妮和庄觅每次都在恋恋不舍中被何月叫去李道玄的院子里,好在两个孩子也算懂事,并不会太多纠缠,在他们心目中,再好玩的东西也比不上跟着李道玄读书学习重要。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转眼已经临近中秋,节日前,已经开始有了热闹的氛围。余诚也提前两天赶回了老家,打算一定要接哥哥嫂子到城里来一家团聚,可直到过了中秋,却依然不见余诚回来。何月担心有意外,就带着赵长河一起去了一趟余家庄。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却是用担架抬着余诚直接冲到了李道玄的院子。

    在教两个孩子练习楷书的李道玄心中一惊,只见担架上的余诚面如死灰,满身血污,一条手臂,空空荡荡,包扎的纱布已经被浸染成血红色。

    李道玄赶忙走了过去,二话不说,便引来天地灵气笼罩在余诚断手处。还在练字的兰妮,看到余诚的模样,脑海中顿时一片空白。二叔余诚在她心目中,是除了先生之外最厉害的人,如今,怎么会变成这样?

    泪水不由自主地滑落,兰妮哭喊着冲了过来,已经是双眼通红,嘴唇干裂的何月一把抱住了兰妮。

    “二叔,二叔,你怎么了······”

    何月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安慰道:

    “兰妮,没事,有李先生在,你二叔不会有事的···”可说着说着,她自己却早已泪流满面,她相信李道玄一定会救好余诚,但是,但是···曾经顶天立地的余诚,如今却成了一个残疾,这让他如何能接受。

    庄觅也走了过来,牵着兰妮的衣袖安慰道:

    “兰妮姐姐,放心,师父一定能救好余叔叔的。”

    李道玄面色凝重的搬运灵气,整个小院里,都笼罩上一层薄薄的雾气,在余诚断臂的伤口处,因为聚集了太多的灵气而散发出朦胧的荧光,没过多久,伤口总算是稳定下来,没有鲜血流出。

    但是余诚依旧面如死灰,仿佛方才李道玄并不是在给他治疗一般,若不是看他胸口仍在起伏,还以为这已经是一具尸体了。

    李道玄试着叫了几声:

    “余诚兄弟,余诚兄弟?”

    余诚毫无反应,站在一旁抱着兰妮的何月,抹干净眼泪,蹲下对兰妮说道:

    “兰妮,你先跟小觅一起去找陈寿叔叔玩好吗?这里有李先生,一定会没事的。”

    兰妮立即哭喊着:

    “不,我不要,我要在这陪着二叔。”

    何月忍者悲痛耐心劝道:

    “乖,去吧,你在这会耽误李先生治疗的。”

    兰妮还想反驳,但却听到李道玄那温和却不容置疑的声音:

    “兰妮,去吧,别在这。小觅你带兰妮姐过去。”

    庄觅拉着兰妮的衣袖轻声说道:

    “走吧,不然师父会生气的。”

    兰妮只好三步一回头地跟着庄觅走出了院子,等兰妮走后,何月和赵长河转过身,面向李道玄就要跪下。深知他们这一习惯的李道玄早有准备,一道法力顶在了他们膝盖处,让他们无论如何也弯不下去。

    “有什么事尽管说,我一定尽力而为,万不可再行此大礼了。”

    何月二人只好作罢,拱手道:

    “恳求先生一定要救救我大哥。”

    李道玄问道:

    “离开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变成这个样子?”

    何月悲声道:“昨天晚上中秋刚过,我和三弟因为担心大哥,所以便连夜出发赶去余家庄,等到今天早上到达余家庄时,却只看见···看见一片废墟,以及一堆···一堆村民的残骸。”

    李道玄心中一颤,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

    “你说什么?余家庄···没了?”

    何月带着抽泣的声音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一百多位村民整整齐齐地排在废墟边上,大哥就浑身是血地坐在一旁,无论我们说什么,问什么,都一言不发。我和三弟着急,便只是将村民们的尸首草草掩埋,就带着大哥飞奔回来了。求先生一定要救救大哥······”

    李道玄听完,仍然不敢置信,余家庄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个接触到的人类文明聚集地,余全老丈一家对他礼敬有加,李道玄一直深感恩重,所以一直以来,他对兰妮都格外上心,为的就是能稍微报答些许恩情。没想到,这个原本是一家团圆的大好日子,却成了阴阳相隔的催命符。

    李道玄低沉地问道:

    “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好好的一个村子,为什么会突然就变成这样?”

    何月摇了摇头,说道:

    “我也不清楚,或许大哥知道。”

    李道玄看了看余诚的眼睛,在那双往日沉稳自信的眼眸里,看不到丝毫求生的意志。李道玄猜想,这一定是受了太大的刺激而导致的。道家有一门咒法,名为醒神咒,李道玄未从用过,不确定有没有效果,但现在也只剩下这一个办法了。

    于是李道玄站在余诚身边,用两根手指点在余诚眉心,放开心神,口中开始颂咒

    “开通天庭,使人长生。三魂七魄,回神返婴。灭鬼除魔,来至千灵。上升太上,与日合并。三魂居左,七魄守右。静听神命,亦察不详。邪魔速去,身命安康。急急如律令。”

    李道玄的声音仿佛带有某种奇异的魔力,在整个庭院中弥漫许久,何月与赵长河听着李道玄的声音,灵魂和肉体都仿佛得到了洗礼,一身疲惫尽去,头脑无比清明,感觉思维都敏锐百倍。院中那一棵桃花似锦的桃树,莫名地摇晃三下,然后开始以一种几乎肉眼能见的速度开始变粗,变高。后院的葡萄老藤无风摇动,枯老的藤蔓慢慢变得生机勃勃,原本那几串青紫色的葡萄,彻底成熟,一颗颗果子,跟婴儿拳头一般大。

    随着李道玄最后一个字落下,余诚那浑沌的脑海里,出现一束天光,迷失的心神跟着这束天光往上飞升,直到彻底飞进那天光中,他的眼神终于恢复清明。

    余诚看了眼一旁的李道玄,又看了眼一脸惊喜的何月和赵长河,问了句

    “我这是在哪里?”

    何月抓住余诚仅剩的一只手道:

    “大哥,我们回来了,在李先生这里。”

    李道玄松了口气,好在着这醒神咒有效果。

    “余诚兄弟,你伤已经稳定了,接下来就是好好休养,很快就会痊愈的。”

    余诚看了眼齐肘断掉的左臂,脑海中的记忆瞬间翻涌而来。余诚哀嚎一声,哭得撕心裂肺。他挣扎着要爬起来,何月连忙上去制止,却被余诚一把推开。余诚跌坐在地上,挣扎着想要用已经磨破了的膝盖给李道玄下跪。

    李道玄连忙蹲下扶住他,可余诚依然还是以头跄地,以一种仿佛来自地狱的声音乞求道:

    “恳求李先生,为我报仇,为我余家庄一百七十九口乡亲们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