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生杂记 » 文字的魅力之四

文字的魅力之四

    张爱玲在《写小说是为自己制造愁烦》中对于文学有这样的评价——“养成写作习惯的人,往往没有话找话说,而没有写作习惯的人,有话没处说。职业文人病在“自我表现”表现的过度,以至于无病呻吟”。

    她的这席话有没有道理暂且搁置不谈,于我这个所谓的文字爱好者却是会心一笑。不论是“没话找话还是有话没处说”,文人的那点玲珑心思却是不争的事实。大凡文艺爱好者——尤其是文字爱好者,说伤感忧愁也好,说无病呻吟也好,没事总要哼哼唧唧上两句、落到纸面上,而后孤芳自赏也好,自怜自艾也好,总是要感叹时不我待、生不逢时、无人赏识之类的。此类人士,按照性别划分,通常冠之为“文艺X青年”,因此“X青年”一词也是用坏了的,往往形容饱食终日而言不及义,甚或精神异样之人。

    路遥感叹“这狗日的文学”,我想他是有切身体会的。一不能安身立命,甚至连养活自身都困难,更加不用提顾及家庭了。路遥终其一生都贫困潦倒,连获“矛盾文学奖”后的进京路费都是找人凑的,直至穷困交加中逝去,如果再来一世,其是否还要从事码字行业,可能是另外一个故事了;二是文学这个行当完全靠老天爷赏饭吃,缪斯女神终究是垂青有天赋之人,至于普通人,自娱自乐可以,千万别当做事业、别当饭吃。

    爱好那点文字之人,感情通常过于细腻,多愁善感是贴切的形容。看到点风花雪月、江枫渔火、万家灯火、生老病死的就会触动敏感的心思,情绪激荡、思潮翻涌之下,有时又免不了同病相怜、自怨自艾一番。在这点上林妹妹的“葬花”是顶峰,那种极度的愁绪令多少“文艺X青年”为之深陷而不可自拔,以致日渐憔悴而不自知。

    按照现代社会理解,“花自飘零水自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之类的感悟纯属“吃得太饱”,有这点感慨的闲工夫,搬点砖不香吗?所以文学到底有没有价值?人到底能不能有点文学爱好?

    从文学产生的背景来说,这本身就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果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连饭都吃不饱,文学是没有发展空间的,那就真不如“搬砖”了,至少还能养活自己。只有社会到了可以“吃得饱”的阶段,某些人才能有这个机会去从事文字工作,甚或利用这个技能养家糊口。

    文学的发展也能看出以上这点,先秦、两汉时期只能在士大夫等所谓统治阶层中传播,只有到了两宋、元明,生产力大幅提升了,才能走进市井阶层——小说发展起来了。到了如今社会,生活节奏异常加快,传统文学不吃香了,各类网络文学工作者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各种快餐式网文走进大众的生活之中,总之怎么爽怎么来,谁还关注遣词造句、精雕细琢,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学的价值,首先是自娱自乐,把自己的经历、感悟等记载下来,这才是文学的根本价值,即写我所见、写我所想、写我所愿,用文字承载作者的喜怒哀乐、世间的悲欢离合,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可以算得上是文字爱好者了。

    如果能更进一步,在文字方面有所精炼、情节方面有所创造、结构方面所有升华,能得到读者的认可,那就脱离了自说自话的阶段了——张爱玲称之为“写读者之想说、写读者之想听”,这是很难的,绝大多数的文字爱好者倒在了这座篱墙之前,而能跨过去的,可以称之为文学工作者了,如今的网文工作者都属于此类。

    如果再有点天赋,真正适合吃文学这碗饭的,能敏锐观察社会的变迁、人类的心思浮动,并利用天赋将之转化为脍炙人口的文字,甚或流传几十年,如沈从文、张恨水、王朔、三毛、莫言等。

    最后就是能够引领时代文学潮流、留名后世之人,其文字能振聋发聩、展现社会面貌、反映社会现实的,如古今文学巨匠,如托尔斯泰、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等。那是时代的宠儿,是亿万人类中出类拔萃的一小撮人,是上天的恩赐。

    文学的爱好很有必要的,对于文字爱好者而言,码字是极好的放松,能从事自己喜好的事情是最快乐的。尤其是在一天的奔波劳累之后,一杯香茗、一本书、一部电脑、一盏孤灯,花上个把小时写我所见、所想、所感,是极好的体验。对于读者而言,在辛勤工作之余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网文,趁此YY一番,不也是极好的放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