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猫竟然是上官婉儿 » 第二十二章 刚要瞌睡就来枕头

第二十二章 刚要瞌睡就来枕头

    小院,李正研磨提笔,挥洒着神话世界。

    哪怕是重写一遍,李正也依旧沉浸在故事之中。

    写到精彩处,还不忘细细研读几遍。

    尤其是大闹天宫这个桥段,每每读来都热血沸腾。

    李正其实挺羡慕孙悟空的,可惜啊,他没有这份随性而为的底气。

    前世没有,今生似乎也不太可能。

    今日自己看似胜了,实则已经立于危局之中。

    因为话语权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今日之事传出去,势必会被国子监的人断章取义,届时自己名声如何,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李正从不以最大的善意去揣度敌人。

    可即便是知道,又能如何?

    要是事情闹得人尽皆知就好了,这样国子监的人再多,也阻止不了事实传出去。

    宋之问虽然力挺自己,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可也将事态压了下来,给了国子监众人造谣的可能性。

    算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不错,就不要去强求完美收场了,在没有摸清楚有哪些仇家的情况,自己也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干正事,干正事!

    西游记的故事马上就要步入代入感极强的大唐世界了,真不知道把太宗搬出来,是会掀起一波热潮,还是被直接列为禁书。

    怀着忐忑的心情,李正继续书写。

    可还没写多久,院门外就传来了阵阵呼喊声。

    “李正,上官先生让我们去学堂集合,快点。”

    这声音似乎不是裴庆远。

    李正收起笔墨,推门而出。

    这才看清来人是左仁。

    说起来,他的院子倒是离自己最近,不过论交集也只是点头之交,算不得亲近。

    将裴庆远抢来的衣物还给左仁后,李正和他的交流也自然就多了些。

    “左君,可知所谓何事?”李正问。

    左仁笑道,“嘿,那还用说,当然是去国子监闹事啊,他们今天擅闯弘文馆,本就是对我们的藐视,上官先生知道后,气得不行,扬言要让国子监好看。”

    李正愣了愣神,刚要瞌睡就来枕头?

    这未免也太巧了吧。

    “上官先生就不怕事情闹大?”李正试探地问。

    左仁笑道,“当然不怕,上官先生可是皇后娘娘的人,区区国子监哪里敢惹上官先生,说来也可笑,国子监这帮人在哪对付你不好,偏偏选在弘文馆,简直就是找死。”

    “看来这些年陛下大兴科举,让国子监误以为自己才是长安第一学府,如此认不清身份,也是时候该教训教训他们了!”

    确实如此,科举制度自隋朝始,后唐朝继续施行,到如今朝堂之上的大臣们,不少都出自寒门。

    而这些大臣们当初毕业的地方,正是国子监。

    日复一日,国子监的学生们自然就在朝中有了一个派系。

    正是这个派系的逐渐壮大,让身为国子监学生的众人开始有了与老勋贵集团较量的勇气。

    这种较量涵盖了学术与权力,矛盾也日益升级。

    但像今天这般,公然跑到弘文馆的地盘问责他们的人,这还是国子监第一次干。

    来的人虽算不得多,但这就像是被人抽了一记耳光,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走走走,别墨迹了,去晚了小心上官先生发火。”左仁拉着李正便往弘文馆学堂的方向走去。

    左仁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模样,显然是只管热闹,不问缘由。

    既然上官婉儿要向国子监发难,总得有个由头吧。

    由头是什么?

    显而易见,自己就是了。

    换言之,上官婉儿是想利用自己来与国子监开战。

    至于她究竟有什么目的,李正不得而知。

    不过,李正也并不反感被当成枪使。

    李正很清楚自己的处境,既然已经身处旋涡之中,那就得拼命折腾,只有这样才能活的更长久。

    只是当枪这个活,可不能稀里糊涂的干。

    “左君,这里毕竟是皇城,上官先生难不成召集我们去打国子监的学生?”李正笑道。

    “李君说笑了,此去教训乃是比才学,若是比武艺,他们可就真不是对手了。”左仁笑道。

    这倒是真话。

    田舍郎读书尚且都要倾尽全家之力,更别谈习武了。

    那是勋贵富家子弟才能学的玩意。

    前世那些影视剧中大火的将军,诸如薛仁贵之流,看似穷苦,实则也并非是全无身份的平头老百姓。

    他祖上乃蜀汉蜀郡太守薛永,典型的勋贵之后。

    比才学,那言外之意就是比诗词喽。

    毕竟诗词这玩意考的就是积累和灵感,能很好的将一个人的才学在极短的时间和极短的篇幅中,完全展示出来。

    不多时,二人便来到了弘文馆学堂。

    弘文馆三十多人,几乎全都来了,此前上课也才十几二十人。

    众人四散而立,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明显都在吃瓜。

    李正过来后,众人的视线也有意无意地向他扫来。

    有惊讶,也有疑惑。

    似乎在感叹李正这个平日里最不起眼的角色,怎么今日能掀起如此大的风波。

    “许望呢,那家伙不是跟李正最不对付的么?怎么这会见不着他人了?”

    “这家伙哪还有脸过来,为了私仇竟然连立场都可以抛弃,这样的人,某羞与他为伍!”

    “没错,我虽然也瞧不上李正,但国子监的人也不可随意辱他,抛开造反不论,他也是卫国公之后。”

    “你们说上官先生要对付国子监,真的是因为李正吗?我总感觉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若非有上面首肯,上官先生真敢如此行事?”

    “我觉得不可能,上官先生速来也与这李正走的不近,怎么可能因为他被国子监的人羞辱,就带着弘文馆所有学生去国子监闹事呢,李正应该只是一个契机而已,上官先生恐怕早就想对付国子监了,只是没有一个很好的借口罢了。”

    “要真是这样……诸位,恐怕陛下与皇后娘娘已经对国子监有所不满了,哈哈哈,这些年因为科举的关系,乡下来的泥腿子们也能在这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本以为陛下和皇后娘娘会继续护着他们,如今看来也并非如此啊。”

    “嘘,还是不要胡乱揣摩圣意,上面想要敲打他们,咱们配合就是,切莫多生事端。”

    “……”

    人群中,上官婉儿目光七拐八绕地钻到李正身上,不一会又慢悠悠地闪向他处,循环往复多次之后,她才得出一个结论。

    这个登徒子换身行头之后,的确与众不同了些。

    即便周围都是些衣着华丽的勋贵子弟,他也犹如鹤立鸡群一般,一眼看去就颇为不同。

    嗯?

    李正忽然感觉有些异样,立刻环绕了一下四周,却什么也没发现。

    直到他眼神停留在上官婉儿身上数秒后,便奇怪地小声吐槽了一句,“这姑娘心态可以啊,都要去闹事了居然还能如此镇定地看风景,啧啧啧,不愧是女皇身边的第一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