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猫竟然是上官婉儿 » 第四十九章 将朕的社稷之臣统统拖出去

第四十九章 将朕的社稷之臣统统拖出去

    皇宫,宣政殿。

    李治在武则天的搀扶下,缓缓坐在了龙椅上。

    最近他的风疾越来越严重,发作时目不能视,耳不得闻,脑袋恍若要炸裂一般,极为难受。

    今日好了少许,他便来到了这大殿之上。

    “参见陛下!”

    “众卿平身。”

    “谢陛下!”

    “庭前朝议,即刻开始!”

    李治扫视着群臣,颇有些感慨。

    几日未见,他们依旧未变,而自己已是苍老了许多。

    “启禀陛下,臣有事起奏。”礼部郎中萧玦道。

    “萧郎中请讲。”李治笑道。

    “近日长安城内有一话本广为传颂,其所书内容臣大致听了,发现其作者心怀叵测,竟在话本中书‘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此等大逆不道之言,臣以为,话本戏说虽是民间享乐之物,但歪理邪说却必须要严禁。”

    “况且此人还是我弘文馆学生,名为李正,卫国公之后,本就有造反之家史,竟还书这等言论,其心可诛,陛下,臣认为当立即将其下狱,以儆效尤。”萧玦道。

    崔鸣眉头一皱,目光审视地看着萧玦。

    果然还是来了!

    唉!

    “陛下,臣觉得萧郎中可能是搞错了,那话本我也听了,里面的确有造反之说,但造反之人立即被镇压,结局极为残酷。”

    “所以臣认为,那李正是想借话本来阐明造反是没有好下场的,倘若真如萧郎中所说,因一两句话就将李正下狱,这恐怕有些严重了吧。”崔鸣道。

    萧玦反问,“崔侍郎,那倘若不处理他,其他人效仿呢?”

    崔鸣问,“何人效仿?烦请萧郎中说清楚,是市井百姓,还是庙堂高官?”

    萧玦底气有些不足,“自然是都有。”

    “如此来说,萧郎中是觉得陛下治下,有人听了一两个话本,便要效仿其内容前来造反,恐江山不稳,社稷难安,对吧?”崔鸣说到这,立刻转头看向李治,话锋突变,“陛下,臣觉得萧郎中所虑甚是,还请立即处死李正,以免好事者覆灭我大唐江山!”

    这……

    萧玦傻眼了。

    他没想到崔鸣竟然当堂污蔑他。

    他什么时候说过江山不稳,社稷难安?

    还有,仅仅几句造反的话,江山就要动荡,这个意思不就是在说陛下治理天下的能力不行吗?

    “陛下,臣,臣不是那个意思!!”萧玦惶恐。

    李治摆摆手,笑道,“朕当然知道萧郎中不是那个意思,不过崔侍郎说的也不无道理,朕要是为了话本戏说中的一句造反之言,就处死一个读书人的话,那这天下的读书人,恐怕有不少人都难以幸免。”

    李治也读过圣贤书,读书人骂当朝者的言论他又不是没有见过,嚷嚷着造反的人也比比皆是。

    有何用?

    为帝者,当有容人之心!

    些许胡言秽语,便由他去,但你若敢反,朕翻手灭之。

    “陛下,臣知道您大度,但李正所书的话本风靡程度绝非陛下所想的那么简单,上到古稀之年的老者,下到五六岁的稚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几乎整个长安的百姓,茶余饭后都在讨论这个话本,有人甚至还说,在长安,可以不知道皇帝和皇后,但不可不知孙悟空,一个小小的话本人物,竟能在百姓心中比陛下娘娘的地位都高,可见其蛊惑人心的手段非比寻常。”

    “陛下若不制止,长此下去,后患无穷啊,臣建议陛下让那李正停笔,不可再传此等妖作,并禁足一月,以示惩戒!”

    萧玦顿首捶胸,一副为了朝廷、为了社稷的忠臣模样。

    对李正的处置,也从最初的下狱,变成了停笔禁足。

    这人让不少大臣都觉得,确实是有这个必要。

    “陛下,臣也觉得萧郎中所言甚是,一个话本人物,岂可代替陛下和娘娘,理当让他停笔!”

    “臣附议!”

    “臣附议!”

    “……”

    忽然间,十多个大臣陆续站了出来。

    如此阵仗也让崔鸣嗅到了利益的味道!

    否则仅仅只是一个话本,不可能让朝堂上如此多的大臣这般齐心。

    站在一侧的上官婉儿看到这一幕,却是微微轻笑。

    还仅仅只是看到造反言论,就开始抱团针对李正的,倘若后面的内容放出来,这些人会咬得更疯狂。

    这些日子她也从曹骏那里得知,现在话本这一块的市场,已经被东风茶坊所垄断,其他茶坊几乎连维持店面都无法做到。

    长安寸土寸金的地方,到处都藏着利益。

    西游记的火爆,显然是已经触及到了这些利益链,而这些利益链的尽头,便是一个个在朝为官的大臣。

    有今日这个阵仗,上官婉儿一点都不奇怪。

    只可惜啊,这些人还是太急了。

    “萧郎中,冯少监,张少匠……”李治一一点着这些人,脸上的笑意也越来越浓,“不错,诸位爱卿都是我社稷之臣,时刻拥护着朕的名誉,朕心甚慰。”

    听到李治这话,众人却忽然心中一凛。

    话是好话,可那语气却耐人寻味。

    “朕忽然有一个问题想问诸位爱卿,这茶馆听书,价钱几何啊?”李治笑道。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皇上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如此细枝末节的小事,他们又怎知。

    再说了,他们也很少去那茶坊,就算去了,从来都是座上宾,给钱?谁人敢要!

    “无人知晓?”李治挑眉。

    “回陛下,堂内一文,雅阁八文,酒水吃食另算。”崔鸣道。

    “那茶坊一日可接纳多少客人?”李治又问。

    “西市内的茶坊,一日可接纳客人千余人次。”崔鸣道。

    “如此说来,一间茶坊一天内,便可至少赚得一两银子,一年便是三百多两,算上税收也比宰相的俸禄都要多出两百两,对吧?”李治笑道。

    众人不敢多言。

    他们隐约感觉到了危险。

    忽然,李治脸色骤变,阴沉的眸子迸发出杀意,“朕虽然染上了风疾,却也没有变成痴儿,尔等意欲何为,朕看得一清二楚,想要借朕的手为你们某得利益,呵呵,来人,将朕的社稷之臣统统拖出去,斩了。”

    轰!!

    萧玦等人瞬间懵了,脑中如有霹雳惊雷,啪的一声将他们打的意识全无。

    片刻后,大殿内掀起了阵阵哀嚎。

    “陛下,臣冤枉啊!!”

    “陛下,臣没有为了利益,臣没有啊!”

    “陛下……”

    “……”

    喧闹的大殿上,群臣却表现的异常安静,仿佛没有听到这些人的惨叫一般,甚至连金吾卫拖拽他们时,都无人斜眼看他们一下。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又怎么不懂聊斋的玩法呢?

    跟这位耍心眼,不是找死是什么?

    “呵呵,陛下,吾看你是冤枉他们了,这个李正可不仅仅只是写了造反言论,他还将太宗皇帝也给写了进去,内容之精彩,可不亚于造反哦,吾看你要杀的话,应当杀了那个李正,而不是他们!”

    就在这时,一直未曾言语的武则天忽然笑呵呵地开口了。

    嗯?

    上官婉儿大惊!

    她目视地面,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娘娘她……这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