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崇祯元年开始的盛世 » 第七章 田贵妃与文工团

第七章 田贵妃与文工团

    退朝的时候,已然快要正午时分了。“皇上,可是回乾清宫用膳?”王承恩从殿后出来问道。“不急,让朕一个人静一会儿。”

    朱建站起身来,看着群臣散去之后的太和殿。这个被称为“金銮殿”的地方,就是大明帝国的权力核心,数千万人的命运都在此决定。然而这个近乎神圣的地方,也不过是一个空旷的大厅,几根暗红色的柱子。按照后世的标准,采光、通风都不合格。整个大殿显得阴暗而闷热。就连这皇帝的宝座,坐起来也并不舒服:是真的不舒服,太硬。朱建考虑以后加个垫子什么的。

    走出大殿,耀眼的阳光射入眼帘。此时已是夏末,紫禁城里却仍是有几分湿热。朱建望着大殿前的广场,有些出神。今天的朝会,不算成功。来自文官集团的压力,自己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而通过简单的施恩来拉拢群臣,显然是不行的。或许帝王心术,就该拉一派打一派,自己居中平衡,才是御下之道。可惜朱建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好在有着来自后世的见识,多少比原本的崇祯更能看清这群臣之中,谁是更能托付之人。

    “大伴,让御膳房传膳承乾宫。”朱建望着远方吩咐道。

    承乾宫。和紫禁城其他地方肃穆庄严的气氛不同,这里的布置更显出几分雅致:墙上的江南山水图,和角落里的各色鲜花相互辉映,又有绘着花鸟的绸缎屏风穿插其间,沉浸在兽首香炉的氤氲云烟之中,颇有几分人间仙境的意味。这番布置,若是在一向节俭的周皇后眼里,已然是有些奢靡了。不过作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妃寝宫,也不算太过分。和出身民间的周皇后不同,田贵妃自幼出身官宦之家,习惯了钟鸣鼎食,所以朱建也不打算过于苛责。

    “圣上驾临,秀英未能远迎,请圣上恕罪。”听见朱建的声音,田贵妃赶紧出来迎接。“田妃,何必如此见外,快快平身。”朱建上前扶起她。映入眼帘的一副不输于周婉儿的国色之容:正所谓面若银盆,眼如秋水,眉似墨画,唇如樱染。和婉儿的端庄大气相比,田秀英更多几分精致和柔媚。

    “圣上怎么今日突然想起到秀英这里来?”“怎么,没事就不能来看看朕的田妃吗?”朱建笑了笑,扶着田秀英到一旁坐下。“秀英当然不是这个意思,”田秀英有些羞怯地低头说道,“只是皇上政务繁忙,若是秀英以私情耽误了军国大事,这个罪责可是担不起。”“不妨事,古人云,劳逸结合,皇帝也不能是工作狂啊。”“工作狂?”田秀英莞尔一笑,“皇上的话可真有意思。”

    “田妃,给朕弹首曲子吧。好久没有听你弹琴了。”“秀英遵命。”田贵妃正答应着,一旁察言观色的宫女已经跑去取琴了。不一会儿,田贵妃自幼便带在身边的“凤羽”便被拿了过来。

    焚香,调弦。纤纤素指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坐定。音起。如入空山之境。旋而曲风变换,如流水洗心。

    “好,好!”朱建不由得抚掌笑道,“不愧是朕的田妃!如此技艺,天下少有人及。”“皇上过誉了。”田秀英起身施礼道。“田妃,除了音律,戏曲之类的,可懂得一二?”朱建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皇上,秀英自幼勤学,琴棋书画,不敢说精通,也都略知一二。至于这戏曲之流,虽未专门学过,不过想来艺理相通,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不知...”

    “那样就好。田妃,朕在想,朕的将士们,在前线浴血拼杀,若是闲暇之时,能够听听小曲,看几场戏,一则可以解边关之苦,二则可以在这些戏曲中加些忠君爱国之事...”“圣上是要让秀英...”田秀英的小脸变了颜色。“自然不是,”朱建看到她误解了自己的意思,笑着上前将她挽入怀中,“朕怎么舍得让秀英区抛头露面,去和那些粗人在一起。朕的意思,是在内廷办一个培训和管理此类表演的机构,田妃既然懂音律,正好做这个主管人。你只需在幕后统筹安排便可,不必时常抛头露面。”“那岂不是和教坊司类似?”田秀英有些幽幽地问道。“不一样,首先,这个班子的成员除了内廷的人以外,必须是良家子。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机构不是给那些达官显贵们消遣的。它将成为朕的喉舌,用歌舞戏曲的方式,把朕的想法传遍全天下。这个,你以后便会明白。”“既然...既然皇上说的那么要紧,那秀英便做这个总管,”田秀英抬头看着朱建,脸上还是有几分迷茫,“只要能够为皇上分忧,秀英便都愿意。”“嗯,这是个大事,此中意义,以后你会懂的。”朱建搂着田秀英安慰道。“这个机构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文工团”。不过,这个事要办好,还得一个人协助你,司礼监的高时明。”朱建一边说着,一边吩咐身边的小太监赵飞虎,“快去传高时明来承乾宫见朕。”然后又转头向田秀英说,“先不说这些,再为朕弹奏一曲吧。”“妾身遵命。”田秀英重新坐到古琴前,空灵清秀的声音再次响起在氤氲暖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