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崇祯元年开始的盛世 » 第十三章 厂卫改革

第十三章 厂卫改革

    朱建刚到,暂行东厂提督的王之心便一路小跑着匆忙出来迎接,刚看到朱建,便翻身跪倒,重重地叩首道:“奴才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朱建一边说着一边走到王之心面前。等他抬起头来,朱建发现并不算老的他脸上竟满是沧桑,眼神中也都是凄惨惶恐。毕竟,东厂可是魏忠贤的大本营,一番大清洗之后,人人自危。王之心这样“硕果仅存”的大太监,全都是凭着对新皇的一腔忠心,及时“拨乱反正”,才保住一条命。不过也就如此了,如今的东厂,早已没有了当年的权势滔天,虽然还没有废止,但和摆设也差的不多了。

    “王之心,朕可以相信你吧。”朱建轻描淡写地抛出一句,却让王之心再次跪倒在地,“奴才甘为皇上赴汤蹈火,只要皇上一句话,哪怕让奴才们上刀山,下油锅,也不会犹豫半分!”“很好,”朱建点了点头,继续以平静地语气说道,“朕要与你密谈,闲杂人等,立刻回避。”朱建说完,一旁的小太监们都纷纷退出。朱建四面看了看,又对身后的大汉将军(贴身侍卫)说,“你们也出去。”片刻迟疑之后,几位大汉将军也都退出大堂,并将大门关起。此刻,堂中只有朱建,王之心,以及王承恩。朱建离王之心只有三两步之遥。如果此时王之心突然暴起,神仙也救不了朱建。

    朱建没有让王之心起身,也没有说话。就这样诡异地沉默了半刻钟之后,朱建才终于开口:“东厂要废了。”跪在地上的王之心身子震了一下,却只是说:“奴才知道了。”

    “但是东厂的人不能废。”朱建说完之后,停了一下,然后继续说,“朕需要你们,做朕的耳目。东厂没了,咱们可以换个名目。只是你们不能继续呆在宫里了。大臣们给朕的压力很大,所以,只有另辟蹊径。”

    王之心依然趴在地上,咬着牙说,“但凭皇爷吩咐,奴才们必定效死。”

    “所以朕决定,开一个娱乐会所。”朱建话音刚落,自己忍不住笑出声来。王之心不知道怎么回事,闷着头没有回应。“娱乐会所,简单地说就和勾栏瓦肆差不多,要有美酒,美女,让天下权贵聚集于此。而你们,就在幕后收集消息,并第一时间禀报给朕。”

    “奴才明白了。”

    “不,你不明白。”朱建微微笑道,“娱乐会所的能量,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先起来吧,搬张椅子过来,听朕给你细说一番。”

    然后,朱建详细地给这个已经不是男人的人描述了一番“男人的天堂”,从各种“基本业务”讲起,介绍了诸如会员卡制度,消费积分这些经营理念,以及服装秀、泳池派对等等“刺激活动”,以及选秀,粉丝等等高端吸金操作。

    王之心一直低着头,朱建看不清他的表情如何,不知道他到底听懂了多少。最后,朱建说道,“这个娱乐会所的名字,就叫“天秀楼”,而背后的情报机构,就叫中情局。朕先给你十万两银子,你要找京城最好的地方,按最好的标准,赶紧给朕开起来。以后,还要开到各省,甚至大明以外的地方。天秀楼的收入,一部分作为你们中情局的活动经费,剩余的,秘密上交内廷。很快京城会有一家大明银行,跟钱庄差不多,那里面有内廷的人,你们把钱存到那里就好。”

    王之心默默听完,往地上重重地扣了一下头,“皇爷还记挂着我东厂的弟兄们,奴才们感激涕零。请皇爷放心,这个差事,我们做好。”

    朱建长吁一口气,“那就好。王之心,振兴东厂就靠你了。”

    “奴才必定不负皇上期望。”

    朱建点了点头,没有再说,只是示意王承恩开门。随着东厂大堂厚重的大门开启,朱建缓缓走了出去,在大汉将军的簇拥下默默离开。今后,这里将不再开启,世间也不再有东厂:它将涅槃重生,变成新的模样。

    解决完东厂,朱建决定干脆顺便把锦衣卫的事也一并解决。不过天色已晚,只有先传召晚膳。然后,朱建又单独召见了锦衣卫指挥使洛养性。

    同样是密谈。此刻朱建面前的这位,似乎有点太年轻了:还不到三十,只有他脸上凝重的神色,显示着他的沉稳和干练。洛养性是承袭他父亲的指挥使职位,但并不代表他没有能力。之前魏党猖狂之时,他的父亲也被打压,最后忧愤而死。但他并没有冲动,而是暗自等待,积聚力量。在掀翻魏党的战斗中,他带领着锦衣卫居功至伟。

    “洛养性。”朱建低声叫了一声。

    “臣在。”没有什么感情的回答,让朱建感到满意。

    “锦衣卫要大改,你有什么想法?”“唯皇命是遵。”“很好。以后锦衣卫分为两部:大汉将军留驻京城,承袭锦衣卫的名号,负责守卫宫禁。其他主要人员都撒出去,另外组建一个部门,名为军情局,负责刺探各番邦情报。”“诺。”洛养性的声音依然平静。

    “以后宫禁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交给你的副手,你全面负责军情局。不过,这个军情局,需得对外保密。我会在朝会上宣称,你已经被解职。你以后也不得在外使用你的真名。记住,以后没有洛养性这个人,只有“零”。军情局,是一个不存在的组织。你明白吗?”“零明白。”“很好,”朱建露出笑容,“锦衣卫的手段,朕是了解的。不过要完成军情局的任务,还不够。你需要找几个隐秘的地方,按照朕的方式训练你手下的番子。另外,还要招募熟悉漠北、辽东各地情况的人员,建立起一个情报网。具体的,你读一读这本《情报工作》,好生领悟。”朱建说着从身后拿出一本手稿,郑重地交到洛养性手里,“朕相信你。你马上去挑选人员,收拾东西,天亮之前离开京城。”“诺。”洛养性在地上扣了一声响头,退了出去,消失在夜色之中。

    交代完锦衣卫的事,已经是掌灯时分了。朱建又连夜召集了几位大臣,分别面见。之所以这么着急,是因为朱建知道第二天的朝会必然阻碍重重,所以必须先拉拢一部分人,事先做好工作,以便到时候能少一些阻力。这些人当中,首先是大学士温体仁。这个人没太多原则,主要靠利诱。朱建许诺给他内阁首辅的位子,他当即表示听从安排。然后是户部尚书毕自严。这位很有原则,不过他是管钱的,而朱建明天朝会的核心就是赚钱创收,经过一番思想开导之后,毕尚书表示支持赞同。另外还有一拨相对次要的人物,朱建也都通过一番威逼利诱,确保他们到时候跟自己站到一队,或者至少保持中立。安排好一切之后,朱建已是精疲力尽口干舌燥,在王承恩陪同下回到寝宫后,很快便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