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崇祯元年开始的盛世 » 第二十五章 宁远之战

第二十五章 宁远之战

    辽东,宁远城外。离城墙三里外,便是皇太极的大营。此次南侵,皇太极可谓是倾巢而出。除了阿敏带着一万多人马牵制锦州守军以外,后金的精锐兵力全部集中在此。远远望去,只见旌旗绵延,营盘重重,杀气四起。中军大帐里,几大贝勒围坐在皇太极身边,商议攻城之策。

    “大汗,据探子回报,”大贝勒代善首先发言,“宁远城的主帅是孙承宗,此人极为难缠,之前父汗便在他手下吃了不少亏,如今须得小心行事。”“既然如此,”莽古尔泰不满地说,“咱们何必强攻这宁远城,不如绕道,从宣大突破,省的吃这苦头。”“莽古尔泰,你难道忘了上次宁锦之败的耻辱了吗?”代善回驳道,“若是我后金勇士都这般贪生怕死,倒不如早日束手投降算了!”“你说我贪生怕死!?”莽古尔泰猛地站了起来,怒喝道“我莽古尔泰哪次不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倒是你时时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好了,都别吵了,”皇太极伸手虚压一番,制止了两人的争论,“宁锦之败,是我心头大恨。这宁远城,必须拿下。上次都是因为姓袁的太狡猾,如今本汗绝不会重蹈覆辙。传令下去,即刻造饭,午后开始攻城。莽古尔泰负责北门佯攻,代善负责西北面牵制,本汗亲率主力,从东门进攻。”“遵大汗命!”代善和莽古尔泰两人虽然还是各不服气,但还是表示奉命。

    与此同时,宁远城内。孙承宗在帅座上正襟危坐,袁崇焕和其他几位参军侍立一旁。“老师,此次皇太极来势汹汹,据夜不收所报,大概有八九万人马。不知老师有何退敌之策?”“元素,曾经你也是威震辽东的名将,怎么如今倒胆怯起来了?”孙承宗面色平静地说,“我且问你,这宁远城的城防布置得如何了?”“回老师的话,本城连同民夫共有守军两万八千人,其中北门八千人,西北门五千人,西门五千人,东门六千人,南门已经堵死,也布置了一千人,另外机动两千人。各门外都按照皇上的指示在两侧新修了瓮城,建成星堡的样式。武备方面,红夷大炮六门,北门三门,西北门一门,东门两门。佛朗机铳八十六门,各城门皆有若干。从京城运来的新式火铳,已经配给了机动队,现在位于北门位置。”“好,既然一切都已安排妥当,还有什么可忧心的?只管奋勇杀敌便是。”“老师教诲得是,崇焕这就去城楼上,会一会这建奴。”

    午后。原本晴朗的天空似乎受到这战争的影响,竟阴沉了下来。城外,后金的军队正在列阵。远远望去,只见黑压压的人群,人吼马嘶,各色旗帜来回飞舞。沉闷的战鼓声似乎从天边传来,震动着压抑的空气。不一会儿,随着一阵阵怒吼声,后金军开始冲锋了。

    冲在最前面的并非女真人,而是包衣奴。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来自中原的汉人,被后金劫掠去成为奴隶,如今又在身后弓箭弯刀的威逼下作为冲锋陷阵的炮灰。这些包衣身边并没有刀枪之类的兵器,而是扛着大盾、云梯、攻城木等等器械。紧跟他们身后的,是后金的弓手,一边是驱赶他们上前,一边也随时准备向城头射箭为这些炮灰做掩护。

    可惜他们中的很多人并到达不了城下。随着几声巨响,宁远城的大炮开火了。炮弹呼啸而过,在后金的军阵中开出几道血胡同。那些看似坚固的大盾在炮弹面前犹如纸糊的一般破裂成碎片,木片四溅开来,又插进某个倒霉蛋的大腿,甚至直接削断了脖子。顿时,各种惨叫声,哀嚎声,怒骂声,交织在一起。短暂的混乱之后,幸存的后金士兵继续加快脚步,向宁远城冲去。

    距城墙还有一百步的时候,后金弓手们放慢了脚步,开始弯弓搭箭,向城头射击。而包衣炮灰们则继续前进,拼命向城墙靠拢。同时,后金的重甲武士也跟了上来,准备登城。然而,还没等他们靠近,宁远城头又是一阵硝烟四起,夹杂着几阵砰砰的声音,前面的包衣纷纷倒地。

    “明人的火铳竟然可以打这么远了?”莽古尔泰心头一惊。要知道,百步之外,即便是后金的神射手,命中率也只有六七成左右。这些明军的火铳,原本的有效射程还不到弓箭的一半,而如今尚有百步之遥,他们就开火了,而且还命中不少。不过这位后金的猛将绝不会就此被吓到,而是喝令手下的士兵全力冲锋,尽快登城。他本人也跨上战马,驰骋向前。

    几轮火铳齐射之后,后金军终于到了护城河边。那些包衣赶紧慌乱地把身上背着的沙袋、梯子之类的往护城河一扔,然后急忙往回跑。在这个过程中,城头又是一阵火光闪过,不少人身子一歪,栽进了冰凉的河水里。更令后金军郁闷的是,城门两侧的瓮城上也有不少火铳手,所以等于自己是被三面包围,防不胜防。不过后金的重甲武士总算是赶到了,他们踏着那些包衣奴的尸体,开始登城。后金弓手们也纷纷向城上射击,一时间箭如雨下。随着一声声箭头入肉的闷响,城上的火力开始慢慢弱了下去,后金军趁机立起了更多的云梯。

    一个满脸横肉的壮汉首先爬上了城头。只见他低吼一声,跳上城墙,顺势一刀砍下了面前一个明军士兵的头颅。不过他很快被旁边的几个明军刀牌手围住,几个回合之后,胸腹上各自中了几刀,倒在了血泊里。

    随着爬上城墙的后金军越来越多,明军的火铳手停止了射击。然而令后金士兵意外的是,他们从身后抽出一把短剑模样的利刃,一旋一扭,不知怎么的就装在了火铳上,变成了一只短矛。这些火铳手以三到五人为一组,共进共退,结成多个小阵。不多时,后金的攻势便弱了下去,那些先前登城的士兵也都大部被消灭。

    按说莽古尔泰负责的是佯攻,打到这个份上,差不多就该撤退了。可是此刻他狠劲上来了,不甘心就这么退兵。只见他翻身下马,一边大吼着,“不准退,不准退!”一边红着眼亲自冲向城头。他身边的亲兵则紧随而上,为他遮挡掩护。

    此时,东门外,皇太极也遇到了和莽古尔泰同样的困境。此刻他也率军突进到了城门前,被两侧突出的瓮城三面包围,他一向为之得意的“骑射掩护”也施展不开,这些挤在一堆的骑兵纷纷做了枪下亡魂。而且,令皇太极心惊的是,这些火铳发射极快,砰砰的声音似乎一直没有停过。

    略作迟疑之后,皇太极鸣金收兵。凄厉的金钵之声穿过深秋阴郁的空气,响彻在空旷的四野。听到退兵的信号,莽古尔泰还不甘心,他身边的亲兵生拉硬拽才把他从阵前拖回来。

    “大汗,为何要退兵?”莽古尔泰刚进大帐,便气呼呼地质问道。皇太极没有在意的他的无礼,只是淡淡地说,“明人火器犀利,如此强攻,我后金勇士折损太大。”“哼,他们再厉害,也不是三头六臂变的!要不是大汗你下令收兵,我差一点就能攻进城内了!”“莽古尔泰!”皇太极脸上显出了怒色,“本汗给你的命令是佯攻,你都干了些什么!你对本汗不敬,本汗看在兄弟情义上不与你计较,可是你白白折损我后金如此多勇士的性命,却还敢在这里大言不惭?”

    莽古尔泰被这么一训,顿时哑口无言。此次攻城,的确损失很大。虽然不愿承认,但他心里还是清楚的。

    “传令下去,”皇太极平复了一下心情,“四面立寨,将这宁远城围困起来。另择精锐,突袭附近各村落,以补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