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凌云村庄: » 第132章:骏马萧萧(8)情到深处 切莫冒险

第132章:骏马萧萧(8)情到深处 切莫冒险

    第七户的户主叫杨立文,是养牛专业户,他对房屋评估和牛棚的评估的价格都不满意。

    “值多少钱还不是你们村干部一句话。”他沉着脸说,“人家城里好多人家用板材搭的棚子都是‘扒一赔一’,我们这儿为什么不行”

    “城里开发商建的都是商品房,利润丰厚,房屋价格评估高一点我信。但要说对搭建的棚子也是‘扒一赔一’这是不可能的。”马潇潇郑重其辞地说,“你想用一平米的牛棚来换一平米的楼房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对房屋评估价格是根据专家意见评定的,左邻右舍,是可以比较的,如果你认为有偏差,是可以投诉的,我们并不回避这个问题。”

    他听后并没有提出反驳意见,而是问道:“听说将来那些村庄房子扒掉了,腾出来的土地都是开发商的了?这不是太便宜他们了吗?一亩土地可值好几万啊。”

    “开发商对原有的村落掩埋、平整、开发,是需要一定投资的,我们所能给他的补偿就是转让土地的租赁权。至于转让的年限,我们会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来研究决定的。当开发商有了相应的回报,我们将收回土地租赁权,土地承包权依然归村民所有。”马潇潇耐心向他解释,继而问道,“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可以签字了吧?。”

    他顿了一下,“我暂时不签,等咨询过后再说。”

    第八户户主叫杨庆礼,当马潇潇准备对他进行拆迁政策宣传时,他用右手的食指顶住左手的掌心,说道:“打住,别给我说什么‘统筹城乡发展’,‘提高村民宜居水平’,还有‘幸福指数’什么的,我就是不习惯城里人那种居住方式,坐在马桶上,我连大便都解不下来。”

    马潇潇语气柔缓,问道:“你的意思就是不想进社区喽?”

    “是的。我认为那高层建筑没有我们农家院落部局合理。”他说,“我喜欢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养养花草种种菜,养几只母鸡留生蛋,养两只公鸡留打鸣,躺在床上听听此起彼落的鸡叫声,所以不想进社区。”

    “我们并不强迫你去住高楼,你可以按照我们规定的标准和统一设计的图纸到划定的自建区去建房。”马潇潇沉着冷静,语气坚定地对他说,“但你这房子还是要扒的,字还是要签的。我们不能让龙湖岸上留下不雅景观。”

    他皱了一下眉头,一脸冷漠,说道:“急什么?他们想进社区的都还没签,我又不想进社区,再等等吧。”

    第九家户主叫杨庆义,是杨庆礼的弟弟。他见哥哥没签,便说道:“我也等等再说,不过请你放心,这十一户人家有六户签了,我就签。”

    马潇潇和王润芳来到第十户,见门敞开着,便径直走进屋里。

    屋子里有两个小矮人,一个一米二三,另一个还要矮一点。他们坐在凳子上看电视。见走进来两个美女,便同时把目光投向王润芳。

    那个个子略高一点的问道:“马姐姐,又给我们送钱来了?”

    马潇潇语音蔼然,“大蒜头,对不起,姐姐这次没给你送钱,是来找你大爷的。”

    个子矮一点的用手指着王润芳,说:“马姐姐,这是你给我们两个找的媳妇吧?”

    王润芳惊恐不安,看了看马潇潇。

    “小蒜头,你错了,她是刚来我们村的干部。”马潇潇笑着说。

    大蒜头双手一拍,“我能知道,大学生村官。”

    马潇潇逗他道:“恭喜你,答对了。”

    王润芳这时才看清,两个小矮人年龄已经不小了。小蒜头看样子就有三十多岁,大蒜头年龄应该还要大一点。他们的心理是应该很成熟的。他们明显有智障,竟然把她当成了相亲的对相。她觉得既晦气又好笑,担心地问:“姨,这户签字工作会不会有问题?”

    “他们家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杨庆平又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应该没问题。”马潇潇很自信地说。

    王润芳觉得这户人家不适合进社区,于是问:“姨,您打算怎么安置他们呢?”

    “我想把他们安置在自建区,由民政部门和村里给他们共同建套房子。我怕他们兄弟俩住到小区里会给大伙添乱。”马潇潇回道。

    他们的担心并非伯虑愁眠,特别是小蒜头,人矮心高。他和邻居小英子同龄,从小一起玩耍,她对他一直很关照。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小英子招了个上门女婿,在圆房的晚上,他却拦着门,不让小英子女婿进房。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有一次他竟然把小英子女婿从床上拉下来,并说:小英子是他老婆,他要和她生孩子。小英子说:我是他老婆,不是你老婆,因为你没到俺家门前放炮仗。

    他回家后,闹着父亲给他买暴竹,杨庆平怎么给他解释都不行。为了糊弄他,只好给他买盘炮仗。在放暴竹时,他不仅把自己手炸伤了,还把小英子家草垛给点燃了。从那以后,他对女人非常迷恋,每次见到马潇潇,都跟她要老婆。

    王润芳一想到那两个小矮人心里就暗自发笑,问道:“他们兄弟两怎么就这么点个头呢?并且都弱智,他们的父母是侏儒?”

    “不,他们的父母都是正常人。之所以会有这样两个孩子,是因为近亲结婚造成的。即所谓的‘纯合现象’——父母对生存不利的有害隐性基因在后代身上偶合配对。”马潇潇对优生知识当然不陌生,不失时机对王润芳进行辅导。而后,她非常遗憾地说:“杨庆平是个高中生,他应该懂得近亲结婚危害,至于他为什么要和表妹结婚我也不清楚。”

    ……

    杨庆平为什么要和表妹结婚呢?这事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

    杨庆平的父亲是个手艺很好的木匠,当地人都称他“杨木匠”。在人民公社社员都在靠挣工分吃饭的时候,杨木匠却从未下田干过农活,主要靠做家具和风箱出售挣钱养家。这当然比挣工分强多了。他做的风箱,拉起来既轻巧,风又特别大,倍受大伙青睐。无论城里打铁的,开饭店的,还是乡下人烧锅做饭或搞粉丝加工,都爱用他做的风箱,常常是供不应求。生意好,收入高,日子自然过得要比一般社员好得多。

    杨庆平与表妹冯锦梨,他们自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彼此爱慕。杨庆平的母亲去世后,十六岁的冯锦梨便经常来给杨庆平父子俩洗衣服、做饭。由于她伶俐乖巧,很受杨木匠欢心,便有意“亲上加亲”。此时杨庆平已经高中毕业,虽然那时中学还没有开《生物》课,但对近亲结婚危害这点常识还是有的。尽管他深深爱着表妹,但却没有勇气去娶她。

    也该他与表妹有缘。后来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有关近亲结婚的文章,文章说:“如果父亲和母亲同时携带的隐性基因是某种特有才能的基因,则生出的孩子却是少有的天才。”并举例加以说明:达尔文的祖父母是嫡亲表兄妹,并且,达尔文与妻子也是姑舅表兄妹,但他的四个儿子,有三个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一个是皇家工程师。于是,他反其道而行之,决定和表妹结婚。

    有一天中午,父亲赶集没有回来。午饭后,表妹躺在他床上小憩,身上衣物的搭配,协同俊秀笑脸,巧妙构成一种慵懒式的性感,让他心中激流涌动,一时神魂靡乱——效仿达尔文婚恋。令人遗憾的是表妹不惑之年,却撒手人寰。角尺板斧伴暮年,面对残阳独叹惋:

    余晖落院,珠帘半卷,遥想当年,可悲可叹:懵懂岁月,情窦初妍,缘起意动心乱——眉毛弯弯,闪烁光电,深情回眸,春意阑珊;浮生若梦将手牵,姹紫嫣红醉流年;情到深处难阻拦,流水缠绵绕青山;亲上加亲结鸾凤,红桃绿柳雨一帘。倾一世之情,冒一次之险;灿烂繁华过境,前尘往事云烟;柴米油盐,淡薄流年。人生如梦,缘聚缘散——人到中年,风度依然,乐极生悲,天绝红颜。此段情缘终不堪——留下两头“烂蒜”。

    杨庆平和他的表妹无论婚姻有多么甜蜜,但他们有了这样的两个孩子,都是失败的。这里只所以要讲述他们的爱情故事,就是要告诉大家:应该有意识的去防止弊端,千万别为爱情去冒险。

    ……

    再说马潇潇、王润芳来到最后一家——杨立金的家。

    这是一栋四间打底的三层小楼。正面墙上贴着紫色墙砖,后墙和侧面墙壁上都是喷着黄色真石漆,给人一种舒适、高雅的感觉。底层是超市,二层是寝室,三层是活动室。

    她们二人走进超市,此时正是下午营销热点。

    杨立金见二人来访,就知道一定有事,便招呼道:“二位请稍等,我让小孩下来替换我。”

    他掏出手机,喊道:“毛丫,快下来替我。我有事。”

    不多时,从楼上下来一个身穿淡蓝色长裙的女孩,迈着轻盈步伐走进店内。她神态悠闲,气若幽兰,问马潇潇:“姨,这位是……”

    她带着几分骄傲对她说:“她叫王润芳,现在是我们村计划生育干事,工作挺有魄力。”

    “这还俗却不俗啊,真是一个少有的美人。”毛丫惊叹道。

    “毛丫,你快来啊。”杨立金催促道,“让我和你姨说件事。”

    马潇潇让他在“协议书”上签字。他并没有去接“协议书”,而是问:“我这底下一层也是营业性房子,能不能换他商铺?”

    马潇潇点点头,“置换商铺应该是可以的,不过得把差价钱补上。”

    “同样是营业性房子,为什么还要补钱呢?”他不解地问。

    “这环境变了,商机也变了,何况建筑结构也变了,所以价格也不一样。”马潇潇解释说,“这房子价格是他们说了算,房子这么热销,我怎不能让人家降价吧?”

    他有些不悦,“我还真的没考虑好,再给我天把考虑时间。”

    “你可要快点,据说商铺剩下不多了,可要尽快点抢占商机哦。”马潇潇提醒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