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晏清之陆 » 五十四、一线

五十四、一线

    上京的侍卫带着信从永王府走出的一瞬间,就已经被人跟上。尽管选派了最厉害的侍卫,一人也难敌多人围剿。侍卫刚离开上京境界,便被逐杀,信也自然被毁。

    这是陆尧年守在河道的第四天,这几天他休息不足四个时辰,身体迅速消瘦,徐晏清来送饭的时候,看着都有些心惊。

    “城门有人来吗?”

    徐晏清摇了摇头,看他不动餐盒,自己拿了个包子塞在他手里:“急也没用,你倒是先把自己熬垮了。”

    “我吃不下!”陆尧年拒绝了,却被徐晏清强硬的直接塞到嘴里了。

    “你若是垮了,我们倒是真没有指望了!”

    陆尧年味如爵蜡,把包子一口口塞进去。远处突然跑来一个衙役,一路大呵“急报”。

    “报大人,护城河东侧决口了。”

    紧闭了眼睛,这一刻终究还是来了。陆尧年不多说,快步跟着衙役去了护城河东侧。徐晏清本想跟着,却突然转变了方向,去了城门口。

    陆尧年到达护城河时,这条河已经不能称作“护城”。决口处的河水汹涌的涌入城中,哭声、叫声一片。说是哀嚎遍野也不为过。

    “快,紧急撤离老弱妇孺,把县衙所有兄弟们都唤到这里,把不能行动的百姓背到较为安全的地方。”

    陆尧年吩咐完,也主动开始疏散百姓。

    “家中的东西别拿了,先把姓名保住!”

    不过是两刻钟的时间,水已经灌到众人的小腿处,护城河东侧的百姓都在慌乱的逃往城中心和高处。衙役劝陆尧年也赶紧撤走,他看着逃亡的慌乱的百姓,却没了走的力气。

    “先疏散百姓,所有吴中县衙的人,最后撤走!”

    衙役愣了愣,复郑重答道:“是!”

    水没到了膝盖,雨势还很大,陆尧年压抑多日的情绪控制不住,他猛的抬头冲着天空喊到:“雷公电母,你们便没有心吗?看不见你们造成的人间炼狱吗?”

    回复他的只有天空转瞬即逝的闪电,和轰隆作响的雷声。

    “大人,已经疏散的差不多了,可是洪水倒灌的如此之快,城中迟早要淹,您赶紧也撤离吧,还有更多百姓在等着大人呢!”

    衙役看着已经没有蓑衣,直愣愣在雨中淋的全身湿透的狼狈少年,心中却猛的生出几分害怕。那是怎样的眼神,狠烈又倔强,仿佛要跟老天比试到最后。

    后方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还有若隐若现的呼喊。

    “大人,你们在哪?”

    陆尧年突然回头,雨雾浓郁,一切都看不太清。只有一名身着红衣的瘦弱少年在往这边奔赴,而他的身后,是···浙江行省水师!

    “大人,是水师来了!大人,我们有救了!”衙役高兴的大喊。

    陆尧年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是啊,终于等来了!

    水师常年在水上作战,底盘稳定,哪怕冲到了决口处,也很少倒下。他们不仅来了人,还用驾车改造了小型船只,运送了土袋来填补决口。半日后,不仅决口填补完成,河道沿线再加高了十公分。吴中县水灾形势稍缓。

    老天或许是听到了百姓的心声,在子时过后雨势减小。老天在连续瓢泼大雨四天后,终于在第五天的清晨转为小雨。

    大雨形成的洪灾造成了农田的作物被淹没,秋收的情况暂时不可估量,但可幸的是人员伤亡却很少。水师来的虽然晚了一天,却也是在危机关头扛下了重担。第五天也在河道一线筑堤。

    第六天,老天终于放晴。看着天上久违的太阳,城中百姓一片欢呼。也是在这一日的下午,浙江行省知州冯元彬和苏州知府刘易知一起来了吴中县查看灾情。

    甫一见到冯元彬,陆尧年便深鞠一躬:“谢知州大人派来水师助我吴中,我代吴中的百姓谢过大人救命之恩!”

    冯元彬见陆尧年已长为大人,也很是欣慰。他连忙扶起少年:“小时我可是看着你长大的,如今跟我如此客气!”

    若真是情谊深厚,也不会情势危急还晚了一天派兵前来。怕是有情谊,更有利益的纠葛。陆尧年并不怕进入什么权谋之争,原本就身在局中,如何会怕?

    只是毕竟还是雪中送炭,他记下这份情了。

    对两人相邀上座,几人便开始商议后续的安抚灾民一事。雨一旦停止,河水的水位下移便是时间问题。只是城中内涝的水,还需要人工清理。

    “护城河东侧的民房损坏了不少,我的想法是直接进行搬迁。在河道附近居住本就危险,这次便安排他们搬得远一些。”陆尧年从一线回来,对灾情已经了然于胸。

    刘易知却反对道:“故土难离,劝他们搬家,还是个长远的工程,你如何一时间能做到?更何况朝廷能拨多少救灾银下来还不一定,之前清理河道、加固堤防的酬劳可给劳工结清了?”

    “未曾!”便是陆尧年,也不由得为钱发愁。

    刘易知接着说道:“短时间内,城内的灾民还需要施粥布粮,灾后易生大疫,还需要提前找人去熏艾除疫,一桩桩一件件,哪个不要银子。先把眼前事做好,再谈后话。”

    自己毕竟不如刘易知为官多年经验丰富,陆尧年只能先压下自己的想法。冯元彬未多说话,吃完晚饭便带着水师连夜回了行省驻地。陆尧年则回了书房,给父亲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