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晏清之陆 » 八十一、收集(2)

八十一、收集(2)

    自从上次不欢而散,徐晏清和纪岁和便再也没有见过面。不过几天,徐晏清再次收到了永王府信使拿来的信。

    苦想而不得知其用意,在大理寺用饭时,徐晏清却突然灵光乍现。陆尧年该不会在弥补曾经两人错过的那些信吧?

    曾经在离开苏州后,陆尧年写过信给徐晏清,但是阴差阳错两人错过,以致于这么几年都毫无联系。这一封封信传来,还都是家长里短,好像有些弥补当时的感觉。

    却说上次永王收到徐晏清的回信,原本期待满满,但在捏着薄薄的信封时就有不祥的预感。打开信一看,果然是徐晏清的风格。

    信只有一页纸,纸上言:

    “一切都好!”

    想到她定然是认真的作出这么无趣的回复,陆尧年骤然失笑。引得其他人都在好奇,永王难得开心什么?

    只是后来想着自己洋洋洒洒三大页,只换得她四个字,又有些闷闷地,想在她面前抓住她的衣领,让她重新写个五页,才能心满意足。

    徐晏清自打有了这个猜测,便有些后悔,自己上次是否太过敷衍?因此这次收到信,也绞尽脑汁得写了两页--大理寺的菜单。

    她的日子实在无聊,并没有什么可写的。好像也就是大理寺的饭一直不停的变换,且味道很好,值得一写而已。

    徐晏清从未发觉,自己对永王总有些对别人没有的耐心与纵容。

    永王收到回信,再次失笑。怎么会有人将菜单写成回信的啊?但又有种徐晏清的宝藏之处,只有他发现的那种愉悦。

    大理寺两位大理寺卿便发觉,只要永王收到信,心情都会好上许多。一次,顾大人没忍住便问是何人所写?

    “朋友。”陆尧年这样回道。

    王甫眨了眨眼笑着说:“莫不是心上人吧?”

    陆尧年想反驳不是,话在嘴巴却又没吐出去,只是耳根默默地也跟着红了。

    于是南下的队伍里便传开了,永王殿下已经有了心上人。再传到后面,已经变成了,永王殿下回京就要成亲了。

    大理寺近来又开始忙碌,所有人都行色匆匆。很多同僚突然之间就不见了,依照惯例便是领了任务在办任务中。徐晏清虽然在档案室整理卷宗,却没有放松自己。她已经默默读完了很多卷宗。更在三十年前的一个案卷中找到了和自己父亲那场案子类似的案卷。

    这是一场官官相护贪墨案,涉及朝中大员一十六名,当年直接斩首十名,尽数抄家。在朝中民间都引起了极大反响。也是当今圣上,原来的太子初进朝堂时接手的第一个案子。

    不过这个案子并未有人员翻案,算是铁证如山,事成定局。也是由户部而起,贪墨的不是粮食,而是将赈灾粮放在库中不动,引起民间物价飞涨,由此培养了一批贪商。在此之后,这些贪商渗透进了食盐、矿产等诸多原本只由皇家掌控的领域,联合控价,导致民间混乱,民不聊生。

    后来太子牵头,抱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原则,查处了一批朝中重臣和商人,搜刮的赃物全部收归国库,又过去近一年,才使得民间物价平稳,恢复安居乐业的氛围。

    只是尽管无人翻案,却有漏网之鱼。当今丞相和钰就是曾经被查处的其中一户小官家的子嗣,当时是男丁八岁以下免于流放,他正好卡住了年纪,便逃过一劫。后来能科举、进入朝堂,也难免是因为天子知道,自己曾经的决策太过独断和血腥。于是心软,给了和钰向上的机会。

    这也印证了当时的案子中也存在无辜牵连的人,只是对于当时的朝堂和民间来说,需要铁血手腕将飘摇的江山稳住,对于那些无辜牵连的个人而言,大局更为重要。因此不能翻案,却可以从其他角度弥补。

    合上卷宗,徐晏清久久不能平静。她相信自己的父亲,一心读书的书呆子,绝不是醉心权术和金钱的人。一个爱妻爱子的人,不可能铤而走险去贪墨。更何况,父亲只是小小的翰林院编修,是不可能有那么大权力去促成这种贪墨。若是也是无辜被牵连,那又如何找寻真相。贪墨大案尚且不能翻案,这个案子相比就大巫见小巫了。

    若是不能公开恢复名誉,但若是有人从中作梗,她不介意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中午用餐时,大理寺难免显得有些安静了。徐晏清正在吃鱼,张易知也坐了下来。

    “张大人。”徐晏清连忙打招呼。

    张易知示意她坐下,不用多礼:“一起用饭吧,今日大理寺安静的冷清。”

    吃饭时,难免就是上级关心下级的时候。

    “听闻你要成亲,不知是否定好了日子?”

    徐晏清点点头:“大约就是一个月之后了。”

    张易知略微惊讶:“六礼走的如此快吗?”

    徐晏清解释道:“不曾一步步按六礼来,我与未婚妻子都无双亲在世,便想一切从简。”

    “也是。”张易知哑然“也好。”

    然后两人就是沉默,尴尬的沉默。

    徐晏清快速地吃完饭,就要打招呼先走。却又被张易知叫住。

    “有个事要交代你,过会儿来我书房。”

    徐晏清应下了,先逃离这个尴尬场合再说。

    等了两盏茶的时间,徐晏清去了张易知的书房。张易知正在喝茶解腻,见徐晏清来便给她倒了一杯。

    徐晏清喝了一口,眼睛睁大:“这茶可真好喝!”

    张易知闻言哈哈一笑:“说到喝茶,小徐你可分辨的出好喝与不好喝?”

    徐晏清不明所以:“分得出啊,您给我的这杯就是好喝的。”

    张易知被卡了一下:“那你平时就是故意泡难喝的茶给我喝的?”

    徐晏清摇头:“我没有啊,我平时泡的很难喝吗?”

    竟然没有人跟她说过这件事吗?莽撞了···

    “你不是分得清好喝与不好喝的茶吗?”

    徐晏清更加迷惑了:“这杯茶是很好喝,可是我泡的好像就是苦了些,很难喝吗?”

    原来是真的分不出来···看来只是纯粹的做茶手艺太差···

    张易知突然有点后悔以这个为话题引入,氛围逐渐奇怪。

    “咳咳,今日喊你来,是有个案子要交给你。”张易知说完就起身去拿案卷。

    看着张大人的背影,徐晏清内心很想说:大人,这话题转的很是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