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山野大主播 » 第73章清静经,玄牝之门!

第73章清静经,玄牝之门!

    甘春桃回过神来,走到丁修身边,认真道:

    “把脑子中杂七杂八的杂念全部抛之脑后,才能清净!”

    丁修微微一笑。

    “说的不错,人只要安安静静的呆着,天和地的东西全部都归一。人要想修仙,第一步,便是将一身的东西丢掉。人若是一身的杂物,心里乱巴巴,满满当当的,是不可能修成仙的。心为神主,动静从心,心动无静,不动了真,人要想修仙,首先要学会心平气和,不动荡才行!”

    甘春桃见丁修赞许自己所说,很是开心,面露疑惑之色,问道:

    “丁师傅,那做到心不动荡之后呢!”

    丁修认真道:

    “《道德经》中讲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甘春桃再次问道:

    “丁师傅,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丁修俨然道: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山谷是天地阴阳灵气交汇聚集的地方,蕴含着天灵和地藏,包含了山的厚重和水的灵动。

    所以我们会发现,山谷中一般都植物茂盛,生物品种非常繁多。

    山中有天地灵气,神不离炁,炁不离神。

    人在山中修行,若是得窍境界的人,山中的灵气就会自动往人身上汇聚,改善人的体质。

    自古隐士清修参禅,也大多会选择离山谷比较近的地方。

    玄牝之门,是谓天下根,这个“玄牝”可以理解为诞生宇宙天地的“奇点”,也是滋养万物的根本,人若是能感知到玄牝之门,便能沟通天地灵气,得到绵绵无尽的生机,永葆青春!”

    甘春桃惊喜道:

    “太神奇了,什么名利,什么权势,在修仙面前都不值一提,丁师傅,怎么才能感知到玄牝之门!”

    丁修正色道:

    “斋戒!”

    甘春桃问道:

    “不吃肉吗!”

    丁修淡然一笑,说道:

    “我说的斋戒,是心斋。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甘春桃摇了摇头,悻悻然道:

    “我还是不懂!”

    丁修说道:

    “你专心一志,不要用耳去听更要用心去听,不要用心去听更要用气去听。耳朵的功能仅止于听物,心的功能仅止于合物,惟有气,才能虚灵而待物。惟有道,才能聚集虚灵之气。达到虚灵之境,就是心斋了。”

    甘春桃若有所思,说道:

    “我好像懂了!”

    丁修不紧不慢,缓缓开口:

    “普通人的斋戒,是为了扫除身体上的习气,而我所说的心斋,是为了扫除内心里的习气。

    人的身体上之所以会有习气,是因为人们平时吃一些味道比较浓烈的食物,做一些玷污身体的事情,因此需要通过沐浴斋戒来扫除。

    而一个人的内心里其实也同样会藏污纳垢,导致自己的心神受到污染,不得安宁。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摒除杂念,专一心思封闭外在感官,停止接收外界的信息,并且扫除内心当中的污秽。

    不要用你的主观思维去判断是非,而是应该用一颗纯净的大道之心,来体悟世界的本源真相。

    唯有如此,天地之间的大道,才能汇集于凝寂虚无的心境。而这种虚无空明的心境,就叫做心斋!”

    甘春桃点了点头,恳切道:

    “我懂了!”

    丁修用宛如天籁一般的声音,吟唱道: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甘春桃听着丁修的吟唱声,感觉这声音宛如天籁一般,亘古,清净、悠远。

    此时,天地一片岑寂,只留丁修圣洁,清雅、而又辉煌的吟唱声回荡在山谷中。

    甘春桃感觉自己在丁修的吟唱声中,整个人的灵魂都被洗涤了,变的澄澈、明净。

    丁修吟唱清净经,觉得天地间,最可贵的是,拥有一颗清净的心。

    天地间最令人害怕的是,欲望深重,沟壑难填。

    世界、时空、宇宙,从本质上来看,是“无常、苦空、无我”的。

    但有一颗清净、慈悲的心,却可以永世永久永生永恒。

    人的肉身是可以毁灭的。

    人的灵魂是可以忧怖的。

    但一个觉醒的灵魂或灵性,却可以无所畏惧。

    不在意世人的眼光,不在意艰难困苦,坎坷曲折、哪怕是形单影只,哪怕是踽踽而行。

    为的只有肆意的活在山水之间,自由自在,为的只有活在自己理想的世界中,与天地自然为伴,自得其乐,为的只有追求内心宁静安然,圆满和欢欣。

    过了一会。

    “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丁修吟唱完清静经,对甘春桃道:

    “仙人葛翁日: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

    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

    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

    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日:学道之士,持诵此经,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神。

    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日: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尊。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到:“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甘春桃,你闲暇之余,多静下心来,诵读清静经,自有妙处!”

    随即,他抱着清弄琴,起身离开了。

    甘春桃望着丁修的背影,觉得他距离自己是那样的近,又是那样的远。

    近到近在咫尺,跑几步,就能跟上,触手可及,远到宛如山间的那一抹微云,渺茫、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