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浪子无才爱耍剑 » 第一章.在山野

第一章.在山野

    无方和尚已经在幻乐山等了大半个月了,等再过三天,要等的人终于要来了。

    等干完这一票,就找个地方喝酒吃肉,睡他个三天三夜。

    半月前他还在江都的一处寺庙外吃酒烤肉,在一堆火苗前真是忙的不亦乐乎。

    结果就在他刚咬了一口狗肉的时候,一个声音从头顶盖了下来。

    靠,老子在这里潇洒,怎么就没听见来人的声音,是这肉太香还是这酒太好喝?

    只见来人在那和善面前放了一壶竹叶青,看着架在火架上面的肉,鼻子轻微嗅了嗅,从腰间拿出香料均匀的撒在上面。轻声说道,请吧,大师。

    这座千年古刹的名字叫金国寺,坐在这里吃肉的和尚正叫无方,曾今是一名将军,后来弃了权力,来到这山庙中度日,也不知缘由。

    今日被这不速之客打扰,倒也没有生气,他知道,看来是要离开了,也罢也罢,一切都是缘,这次过后,找个没人的地方悄悄归隐吧,莫在沾染这红尘俗世了。

    来人一身白色玄衣,体格挺拔有力,气度不容忽略,说话声音低沉浑厚,富有磁性,给了和尚一根金针,一块布条和一封信,说是信里的内容随便看,想办法传递给去找的那人。而布条和金针作为信物留给那少年,自会明白其中的含义。

    说完也不逗留,喝了和尚的一碗酒,起身告辞。

    赵霍已经在这里住了好久了,久的让他忘了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

    宋娘来到这里的时候,还是一个未嫁的姑娘,一个人孤苦伶仃,看见有山有水的地方,实在是不想再奔波了,就留了下来,机缘巧合下嫁给了一个鳏夫。

    无奈的是,两人多年无子。

    这里是陵城附近的一座小镇,陵城是离江都最远的城池,听说相距万里,这里与江都不同的是缺少了太多的文人雅士,江湖侠客,好处是这里是常有货商带着有趣的故事来来往往,供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小镇的名字叫十五城,名字很有趣,不知道是谁取得,意思大概是这里处于三国交界处,位置比十五座城池要金贵吧。

    然而就是在这里,歉意的生活让很多人忘记了曾今是有多少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这长久的和平。

    但黑夜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会在噩梦中记起,狼烟四起,军鼓雷天,少年将士的战袍是何等的飞扬,英俊飒爽。

    一个老头时常闲暇无事,总是爱讲同一个故事给小孩听。

    讲故事的老头叫钟叔。

    说这里有一个悠久的传说,曾今有一位英雄少年,在弱冠之年,得到当时陛下的赏识,时常外出参加战争,每次都是凯旋而归,人们称之为常胜之王。

    后来将军不幸染病去世,皇帝爱才心切,三天不理朝政,命文武官员为这位少年将军穿丧服,守陵墓。

    上达天听,告慰少年将军的亡魂。

    遂又让全国各地建造将军祠,保佑人们顺遂平安。

    年代久远,故事不知真假,将军祠更是不曾见过,但总是被人提起,很多听入迷的小孩,总是争着想做少年一样的英雄,报效国家,也像那位将军一样得到人人的敬仰。

    故事中的朝堂宫殿中钟叔是已经很久没有回去过了,他不知道,如果有一天再次回到那个地方,是不是还有认识的人。

    这里的孩子很喜欢在小河的两岸追逐着打闹,家里的大人很是担心,因为时不时的会有小孩在河边玩耍,无意间落水,但长在河边的孩子好像天生就和水有不解的情缘,只要一到水里,也会扑腾几下。

    但就怕那些胆小的孩子,连扑腾都不会。

    不过有一个人,那就是钟叔,也就是那个讲故事的老头。

    老人已经很年迈了,下不了地,干不动活,只能靠着这四方领居来过继着生活,因为得到了好处,也会帮着大人管理这条河旁边的小孩,以免发生意外。

    然而,在离十五城不到十里的地方,有一座山,叫清水山。

    靠近山脚,有一座草屋,屋中住着一户人家。

    当然,这里也就住着一户人家,没有人会注意到在这人迹罕见的地方,会住着一个少年。

    就这样一个少年,不知在这张又硬又脏的床上睡了多久,从外面看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屋子黑压压的,周围遮的很严实,实在看不清里面是什么样子,这样的状况已经持续好几天了,实在是没有人推开那扇关着的门,而且确实是没有人会去推那扇门,看看里面的人是活着还是已经咽气。

    下了几天的暴雨终于有停的意思了,挂在天边的彩虹被阳光照耀的格外的好看。

    翠绿的树叶闪闪发着绿光,掠过树梢的飞鸟欢快的盘旋着,享受着这雨后的天空。

    在不远处的众多山峰中的一个小山峰上,一位披头散发的老人歪歪扭扭的从一边的小路上慢慢的走下来,细眼一看,这位老者的手中还握着一把木制的手杖,做工甚是粗糙,实在像是路边随便捡来,只是简单的把边边角角修饰了一下,随便做了个样子,老人的腿脚看上去很不灵活,虽然手里拿着拐杖,但是也不愿意使用,只是两手背在身后,把手中的棍子平靠着腰,就这样缓慢的前行着。

    坡子不是很陡,倘若是一个年轻人,费不了多大的力气就几步走下来了,可是对这位老者来说,却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走下了,而且还走的满头大汗,看起来很是费力。

    而这个老人的目的,正好是刚才能在山坡上看见的那个小小的看不见窗户的茅草房子。

    在手仗的一端襄着一把镰刀,是用粗鄙的石块磨制而成的,看起来有点蠢笨,但是只要你仔细一点,看到那锋利的刀刃时,你就不会觉得你的想法是正确的。

    很多时候,危险就是这样被我们毫无察觉的错过,然后让自己置身危险。

    老人没有去开那扇关了很久的门,像是不知道里面睡着一个人,也不去关心这样的房子被连绵的大雨下着是否会坍塌。

    用放了很久的被太阳晒的发柔的枯草擦了擦在小屋旁的看不出形状的石墩,擦掉了上面的积水才安心满意的坐下,放下手中的镰刀手仗,清理好久没有清洗的茶具,慢慢的开始整理起来。

    周围很是安静,实在是想象不出来这样的环境下可以住着这样的一老一少,老人还好,这少年再怎么说还是少年,怎么就喜欢在这样破败又无聊的地方住下,实在是与大多数的少年不一样。

    日头渐渐的偏高了,里面的少年没有要出来的意思,屋外的老人一点也不着急,不知是重复了多少遍手里的动作,终于伸了伸僵硬的腰,随着手中的最后一个动作,一杯清香的茶水终于放在了桌上。

    也不知屋里的少年有没有这样的好运气,能尝到第一杯。

    老人站起身,抖了抖身上的衣服,终于走向了那扇关着的陈旧的带着咯吱响声的小木门,在门的旋转门框上闷哼的敲了三声,转身走向了旁边的小房间,刚一进门就看见木架上的锅碗瓢盆,下面放的是一些青菜瓜果。

    这间屋子倒不似别处那样慌乱无序,里面的东西一应具全,看来是对吃和吃的环境还是有讲究的。

    没有那么让人觉得有第一眼的随意。

    老人想着,已经很久没有时间让这小伙子出去了,是该找个有趣的事锻炼一下,在这样睡下去,年轻人就变得和老头一样手脚不灵活了。

    边想嘴里哼哼的念叨着不知哪里听来的一句小诗,一剪闲云一溪月,一程山水一年华,一世浮生一刹那,一树菩提一烟霞。

    里面的少年名叫赵霍,听母亲的说法,是在雪地里捡来的。

    此时少年已经从屋子里走出来了,早前的疲惫之色已经少了很多,少年人,只要有口吃的,随便找块空地休息一下,立马又是生龙活虎的样子,那还有别人口中说的疲累感。

    嗨,也真是,身上的衣服没做多久,怎么就感觉又短了一截,这个头是真的窜的快,也真让母亲麻烦。

    不过快夏天了,短一点没关系,活动起来也方便,不必麻烦母亲,还省布料。

    少年挪动了几步就只想到这么几个眼前的问题,丝毫没有注意到老头的去向。

    在石桌前提起茶壶就喝了起来,也没看有没有杯子,或者,根本不需要杯子。

    老头真是肯花力气,把他带到离这最远的小镇上,扔下之后又不给钱,说是必须在每户人家不撒谎又不偷不抢的情况下讨到一枚钱币,然后又在这里以最快的时间回来,还不需用辅助工具,必须是自己跑过来。

    而且不管任务有没有完成,就两天时间,时间一到,就必须回来。

    限期两天,如果完不成,就让天天站崖壁,站满一个月为止。然后又继续。

    小火按照马车走的路程算了一下,常人两天的时间才会有一个来回,而他因脚乘快,又被老头指点过轻功,一天的时间就够了,但是他不知道小镇上多少户人家,这样一天下来,怕是讨不到几枚铜钱,真是一个简单又复杂的难题。

    不过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执行这个任务了,所谓熟能生巧,办法总比困难多。

    可惜的是,就算脚乘再快,可还是差一点,总是不够回去的时间。

    看来下次,一定要再在出发前精密的计算两者之间的时间消耗,用最短的时间做好小镇任务,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回到出发点,不然脸熟之后,又完不成任务,实在有塊他小镇跑将之王的称号。

    赵霍转身走进厨房,看着钟叔快做好的饭菜,一脸舔笑的伸手就往盘子里面抓,手速有点快,怕被老头敲手。

    少年人好奇心重,怎么喜欢问东问西,这不又想起前几天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继续搬出来寻求答案。

    叔哎,你那故事讲了好多遍,都没人信,你还不换,你给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呗,不是说童叟无欺嘛,嗯?

    钟叔在少年问话的时候已经做好了饭菜,一碗白米饭一碟青菜坐在门槛上吃的很是美味,听见少年又问这个问题,说:你是不是也想去我曾今待过的地方看看,涨涨见识?

    赵霍也端了一碗饭,一碟青菜,同样的动作坐在门槛上,嘴里一口饭含糊不清的说那倒不是,你说的那地方和我想去的地方不一样,我以后是要拿剑的,剑知道不,老头,说着拿筷子在空中比划了起来。

    一根筷子敲在了脑门上,没大没小的东西,叫什么老头,为什么不去,我当年可是很威风的,你以后去了,以你的资质,肯定会比我更威风的。

    少年摸了摸被打的脑门,瘪了瘪嘴,说实话,我就是怕死,所以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