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吴家寨的井 »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五章

    志坤到家看见角门开着,家里没人。应该都出去了,老二还没回来。

    把买来的东西先搁进家里。自行车锁好,打算把衣服换成干活的衣服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去陈家庙压根没换出门的衣服,还是那身干活穿的。心想幸亏今天没看见玉华,要不然得多尴尬。

    志坤出了门,在外头把角门插上就去了河沿上。二伯在那伐树呢。挖地基需要一天,回填砖头瓦块再灌泥需要一天,砌墙需要四五天。夏天失水快估计檩条就能用了。不行就再放一天。但今天,木头得伐出来,还得把树皮都扒掉。二伯那头时间挺紧。

    不行,他得去趟梨行,叫上志基哥一起过去伐树。还得让志圻看见志城告诉他从黄家回来直接去河沿上一起伐树。等差不多了还得让志基哥回来套车把粗点的树杈子也拉回来,拉回来做玉米堆放的底座。

    去到大伯家,跟大娘借来手锯跟锛子、斧子。又去了梨行嘱咐志圻给志坚、志城带口信儿。叫上志基哥就去了河沿上。

    等兄弟俩到了河沿上的时候,二伯正挥动着斧子正在砍一个锯开了一大半的碗口粗的杨树。应该马上就要完全砍下来了。志坤快走几步,握住二伯已经挥起来的斧子把,从二伯手里接过斧子。

    二伯一屁股坐在地上,不住的喘着粗气。嘴里发出断断续续的字

    “怎么样?你二伯还没老吧?回头看看,这是第十三棵了。”

    志坤看见二伯,满头大汗,又气喘吁吁的样子,有点心疼。又看见二伯哆嗦着正在伸向衣服荷包的手。赶紧停下斧子,对着二伯说。

    “二伯,等会儿再抽。先歇会儿,等喘匀了气再抽。听话啊,都多大岁数了,体格没问题,肺子受不了。”

    二伯也没继续掏烟,也没跟志坤搭茬,他现在没精力跟志坤搭茬,他心里想的是让志基把伐倒了的树剔出来再扒皮。

    “志基,去把树杈都剔了,再扒皮。”

    “好,二叔。”

    志基看到二叔还是上气不接下气的,也没墨迹就直接去了伐下来的一棵树跟前,开始用锛子在杨树上挥舞。

    这时候,志坤接过来的砍那棵树,也伐下来了。不过因为是在树林里,伐下来的树不会立刻倒下来。因为树冠连着树冠,被其他的树挡着呢,得人抱着树干往旁边拽,树干一移动就带动树冠往下走,直到整棵树完全躺平。

    志坤抱紧树干,大喊一声。“顺茬子”,就使劲往后拖树干。大小伙子就是大小伙子。没几下,树就完全躺平了。

    喊一声的意思是提醒二伯和志基哥,应该往哪走。有“顺茬子”还有“倒茬子”。

    “顺茬子”就是树干往后拖,树冠往前倒,二伯和志基哥就不用动,“倒茬子”就是树干往前拖,树冠往后倒,志基哥跟二伯就得躲一躲了。

    这两个放倒树的方式是根据树冠被卡住的位置来定的。不过,这次志坤选择“顺茬子”,不是最省力气的做法。是因为他不想让二伯刚歇一会儿就再挪地方坐,所以费点力气就费点力气了。

    二伯看见了志坤的做法,等志坤看向他的时候,就瞪了志坤一眼。不过,二伯没说话。孩子的想法他知道了就行了,办都办完了,说啥也没用了。

    志坤放下斧子,开始用手锯锯下一棵树。这个树离着刚才那棵树中间隔着四五棵。也是碗口粗细,正在树干刚没过地面的位置开始下锯。

    随着哧哧哧的锯木头的声音刚断,又起了哐哐的斧子砍在木头声音。每过一会儿,林间大喊的声音就会随之而来。

    二伯休息的差不多了,就不再伐树了。把志基换下来,让志基也去伐树。

    兄弟俩制造的声音,还有兄弟俩的喊声,此起彼伏的从河沿上的树林里传出。声音远的连梨行那个院子里干活的人都能听见。

    爷儿仨干活,时间就没那么紧了。干了能有半个多小时,三个人聚在一起抽支烟歇一会儿,二伯接过志基递过来的烟,拿出火柴点上,又把火柴递给了志基,志基又传给志坤。

    二伯把火柴盒装在荷包里,又吐出一口烟。把目光从烟头上转移到了志坤身上。

    “志坤啊,砖咋样?咳咳咳…咳,呵,呸”

    二伯毕竟年纪有点大了,虽然歇了一会儿,第二口烟吸进去还是呛着了,话问完就咳嗽起来,把痰咳出来吐在了土里。害怕谁踩上,还用脚拿土给埋上了。

    等二伯做完这些,志坤也把在陈家庙的事跟二伯讲了下。

    “玉华他大哥孙玉礼在窑厂当家,给了咱四万块焦砖和坏砖。我觉得咱垒猪圈用这砖也没问题,就答应了。明天就可以拉砖了,咱得自己拉,拖拉机的柴油窑厂里也有。他家的拖拉机也闲着呢,两辆拖拉机,估计咱两三天就能拉完。”

    “用焦砖、坏砖没事,人家有人盖婚房都用这个,咱个猪圈怕啥的,又不用非得好看。那四万块,窑厂那头要了多少钱?200块钱差不多吧?这下又省了100块钱。”

    二伯觉得垒猪圈用焦砖、坏砖就不错,垒个猪圈用好砖也是浪费。四万块满够,还能剩下一些。看看再垒点啥都行。还省了一百块钱,挺好。

    “二伯,没。玉礼大哥说带两瓶能喝的酒,买两条石林烟,再买十斤肉给工人们改善下伙食就行。我算了一下,估计20块钱差不多。窑厂里有柴油,是供销社送窑厂的,拖拉机拉砖的柴油咱也不用花钱了。”

    二伯听志坤说完这些,烟都忘了抽了。志基哥看二伯有点懵,就用手碰了二叔的膝盖一下。被志基一碰,二伯回过身,笑着看着志坤感叹。

    “行,志坤,你这未来的大舅哥行。看来这陈家庙的支书对他这小妹妹不错。”

    志坤让二伯说的有点不好意思,把烟头杵进土里弄灭,有点不好意思的看了二伯一眼又低下了头,从荷包里往外掏烟,打算再点一根。

    “志坤啊,人家对咱不错,咱不能不识抬举。肉买二十斤,放孙老爷子家十斤,再放窑厂十斤。烟买四条,两条石林送家里,两条丰收送窑厂。酒也是这么办。对了,你去找孙玉礼的时候,你去没去孙老爷子家?”

    “我去家里了,没空手。明天咱仨加志城,咱爷儿四个去呗。你跟孙老爷子是偏亲家,东西要是你送过去,是不是人家也就明白咱兰家门知道人家对咱不错啊。”

    志坤,打算让二伯也去趟孙老爷子那,这样人家孙家人也知道志坤回家把事都说了。兰家门全家都领情。这样两家人才越走越近便。

    “行,志坤。你说得对。这个事人家办的让咱说不出二话,我也得识抬举。明天我去了,该说啥我知道。行了,事办的不错!来,开始干活。哈哈”

    二伯明白志坤的意思了,也知道这样才是最好的结果。省了钱,省了事,就不能得了便宜还不吱不唔的。必须把兰家门的感谢带过去,以后两家人还来日方长。甚至因为过过事了,志坤结婚的时候,好些事也容易商量。

    “二伯,大哥,志基哥。你们在哪了?我跟志城哥带水过来了。你们在哪?”

    志圻的声音远远的传进林子,可是三个人各忙各的,锯木头声,斧子的砍声,锛子声此起彼伏的。哪能听见志圻的话。

    刚才爷儿仨在休息抽烟,志城和志圻听不见动静也就不知道去哪找他们,才喊出来的。这会儿干活的声音又给了两个人方向,也就不用喊了。

    顺着声音找,一定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