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吴家寨的井 »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六章

    志城跟志圻竟然带来了茶水!用爷爷的茶囤子装着一个茶壶,四个茶碗,这么大老远带到河沿上来了。还带了两个暖瓶。

    志坤一看暖瓶就知道,一个是大伯屋里的,一个是自己家的。因为这两个铁皮暖瓶都是他爸从县里带回家的,给了大伯一个,自己家留了一个。

    “志基啊,你回去套车吧,粗一点的树杈子拉回去,送到你三婶子院里。志圻也跟着回去吧。给你娘他们打下手去吧。”

    二伯看见志城他们来了,就让志基回去套车。志圻留在这没用,还不如回家打打下手。

    “好唻,二伯。我不回去不行啊,我娘还让我去割韭菜,文锴、文锐还有文镇,我这三个侄子已经在地里等我了。”

    志圻这人小还充大辈儿的样子把大家逗的哈哈大笑。

    “得了,臭小子。萝卜不大,长在辈儿上了。跟你志基哥回去吧。我们干活了。”

    志基带着志圻往家走了。

    二伯看着平躺着的几棵树,问志坤。

    “志坤啊,砍了多少了?”

    “嗯,我想想啊,我砍了14棵,志基哥好像是11棵。”

    “哦,加上我砍的,一共有37棵,再砍三棵得了。檩条最少能出120根,加上猪圈跟两间正房,80根差不多。剩下的留着下次加盖用。多了咱也没用。猪圈的檩条不用非得那么粗,用点粗树杈跟粗的树梢也没问题。”

    二伯,把要用檩条的地方扒拉了一遍。觉得四十棵树够了。

    “二伯,那房梁呢?”

    志坤觉得还差点,就问二伯。

    “咱这回不用房梁了,咱堂屋也不大,砖也够了,东西方向不超过四米咱直接砌出来山尖也行。用梁的话,里间和堂屋不隔音,在里间商量个事不方便。”

    还是二伯考虑的周到。

    “嗯,明天我去一趟公社买点保筋子回来,让我二大娘跟我娘这几天把苇把绑一绑。苇子家里还剩下不少,再让志坚跟志垣哥去割一车就够够的了。”

    志坤觉得二伯说得对。大小也是个买卖,总有屋里商量,屋外谈判的时候,隔音也需要。屋顶今年用苇把铺满再糊上泥抹平,再铺一遍长麦秸就行。反正雨季也没多长时间了,麦秸泥也能扛一年。赚了钱,明年再挂瓦也行。

    剩下三棵树,就不用都去伐树了。留志坤伐树,二伯跟志城剔树杈扒树皮就行了。

    等志基赶着牛车来到河沿的时候,三个人已经剔了一大半了。志基就开始用斧子把粗树杈砍成4米左右长的料子,装满一车就往回拉。拉了四趟以后,志坤他们已经完事了,正坐在河沿上抽烟,志基也凑过去抽了一根。

    抽完烟,四个人把能当檩条的扒了树皮的树干搬到河沿下,一根根摆在北河边,四个人干活,还搬了个把小时才全部搬过去。志基继续往家拉树杈,剩下的三个人又开始砍树叉,砍完树杈,连着树杈跟工具还有茶囤子全部拉回家,天也擦黑了。

    把树杈子都堆在南墙根,刚想去拿脸盆几个人洗吧洗吧。突然发现家里没人在,家里敞着门,没有人,不是说好吃饺子?人都哪去了?

    志基哥,看见志坤有点懵。就走进他三婶儿堂屋,拿出脸盆,从缸里舀出来一盆水,放在院里。招呼大家来洗脸。

    “二叔,志城,志坤。来洗洗。都在我爸那屋呢,三婶这堂屋里有灶,坐不开那么多人。”

    志基后半段话是对着志坤说的。

    志坤听完更懵了,老娘去那个院子待了那么久?挺意外。

    爷儿四个,洗完手洗完脸,就去了大伯屋里。临出门前,志坤还去小南屋搬了一箱白酒带着。

    今儿后晌吃饺子,酒也少不了。今后晌,全家人得有接近三十口人一起吃饭,也还真得在大伯屋里。最起码大伯屋里跟爷爷屋里有两张八仙桌,夏天也不怕凉,院子里一摆,那也是装得下,还挺热闹。

    进到大伯角门,就听见院子里嬉笑怒骂骂此起彼伏。这声音一听就是全家人都在了,看来梨行院子那边拾掇院子的人,也回来了。

    这一进门,嚯,大人小孩儿,大娘、嫂子,姐姐、妹妹,哥哥、弟弟,侄子、侄女,加上提前到家的两个大伯,再加老爷子。一家人齐刷刷在家。老爷子领着两个大伯和两个堂哥外加志坚在八仙桌上喝茶。三个大娘和老娘领着几个嫂子跟几个大点的妹妹在包饺子,案板就放在靠近堂屋的压水井旁边。志圻领着几个侄子侄女在跨院门口玩。东偏房里大伯家的春芳姐跟二伯家的小妹春秀在烧火溜饺子。

    “老二,你们几个来,来这喝茶。”

    大伯先看见从影壁墙进来的几个人,招呼大家伙过去喝茶。

    几个人刚坐下,大伯就开始喊大娘。

    “志基他娘,整吧,堂屋里的菜端上来吧,都回来了。”

    “你们几个先喝会儿茶,歇一会儿。志坪、志垣,把酒壶酒盅拿出来,还有筷子。”

    本烁大伯打发早回来的两个儿子去准备喝酒的物件,又在人群里寻么着志圻,好在找了没多久,就看到了志圻。

    “志圻,你领着他们不能出去啊,一会儿你得领着他们去里间吃饭。”

    “放心吧,本烁大伯。”

    志圻知道,今天他上不了桌。看着这几个小的就是正事。

    酒菜摆好,饺子上桌。

    谁也没动筷子,得等着老爷子开口说点啥。

    除了过年也就是家里有红白喜事才会聚齐,老爷子像以前一样讲两句才正常。

    老爷子静静的看着渐渐安静下来的院子。自己所在的桌子上坐着侄子、儿子,还有两个侄孙、五个孙子。拼起来的两个八仙桌除了他跟本烁两个人坐在主位,两个儿子分别坐在他俩两侧,七个孙辈儿坐在各自位置上。有点在喝茶,有的在喝茶抽烟。都在等自己说话。又看了正在无声忙碌的几个孙媳妇和几个孙女,饺子锅往外冒着蒸气,把几个人笼罩在里面。往屋里端饺子的两个孙媳妇,也无声的往屋里走。两个儿媳妇和一个侄儿媳妇已经进了里间,守着几个重孙子、重孙女。

    心里有挺多话想说,可是觉得今天唠叨太多不合适。就咳嗽几声清清痰,端起酒杯说。

    “今天你们受累了,不管这个事是志坤的还是志坤跟志城合伙的。今天我感觉咱一家人真好。全家29口,除了在内蒙的老三都在这了。我还能活多久,以后你们还要像今天一样心齐。要是哪个让家不像家,我就是死了,也半夜爬出来去问问你。来!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干了。”

    说完,老爷子一口把酒喝干。全家喝酒的儿子、侄子、孙子、侄孙,也是一口喝干。

    “吃吧,剩下的酒随意喝。我老头子,岁数大了。吃不动也喝不动了,看你们吃喝我就高兴。”

    老爷子放下酒杯,让大家随意吃还开了个玩笑,就拿起筷子开始吃饺子。

    老爷子的话刚落地。杯子筷子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本烁、本灿、本焕兄弟三个岁数也不小了,喝酒也都控制着。几个孙辈儿可就不一样了。除了志坚、志圻还在上学,剩下的五个人可就放开了。

    你领一杯,我领一杯。你敬一个,我敬一个。不知不觉。就有人趴在桌子上喝不动了。志坤还不错,在志坪、志垣哥儿俩倒下后才喝不动了。慢慢的,酒桌上就剩下志城跟志基哥儿俩还能喝下去了。最后竟然是志城跟志坚、志圻哥儿仨把志坤他们四个送回家的。志基竟然是被他们仨抬回去的。

    看来,志城是哥儿们几个里面最能喝酒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