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炎汉再兴 » 第十七章 可遣天南一逐臣(二)

第十七章 可遣天南一逐臣(二)

    目前的季汉,因为整个统治集团的执政重心放在北伐上面,所以导致整个庞大的南中地区被忽略了。以诸葛亮为首的执政集团,只希望南中维持一个“纲纪粗定,夷、汉粗安”的局面就行了。从来没想过要下大力气来开发南中。或许也想过,只是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兼顾南中了。

    去年,诸葛亮交给马忠的任务就只有两点:一是维护南中地区的政治稳定,不要再发生叛乱这种恶劣事件;二是组织各郡人马,将南中地区的兵员以及其他军国所需的战略物资比如牛、马、布、矿等资源,源源不断地运往汉中,以助北伐。

    刘璿看完地图后,直对南中流口水。这么大的地盘,就这么不管不顾,粗放管理?啧啧,既然丞相你没空,那我这个闲人,那就试下一手闲棋咯。

    但凡是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都会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云、贵、川的经济虽然不如东南沿海地区,但这里的资源却是十分丰富。别的就暂且不说了,光是铜矿,就值得刘璿动心思了。

    21世纪,除了玩金属的,提起铜,大家已经没什么感觉了。但在这个年代,铜是可以直接当成货币来使用的。

    滇铜从元、明至清,历代开采,到满清时达到巅峰,年产铜一千多万斤,是满清的铸币原料基地。满清这种华夏文明严重倒退的朝代,都能够产铜千万斤,刘璿就不信自己在这个时代,找不到比它更先进的采矿技术和生产工艺。

    有了铜,就等于有了钱。有了钱虽然不能说为所欲为,但真的会很快乐。最起码,刘璿就能够办很多现在只能想一想却又无能为力的事情了。

    刘琰逃过一劫后,知道是刘璿出来给他说了话,心下虽然疑惑,但还是在第一时间求见刘璿,拜谢他的救命大恩。

    此时的刘琰已经不是高高在上的都乡侯、车骑将军了。就算是,在皇子刘璿跟前也没有什么好显摆的,何况他此时已经被废为庶人了。所以刘琰来见刘璿,姿态摆得特别低。刘琰知道,自己这辈子可能没指望了,但自己还有子孙家族。想要翻身,眼前的这个稚童,很关键。

    刘璿见不得一个老人家在自己跟前行大礼,刘琰腰弯到一半,刘璿就伸手扶住了。

    人已经救了,人情就要卖到底:“威硕不必如此,你追随皇祖父周旋多年,若非北伐在即,父皇必不至于雷霆震怒。你往南中,一路好生将养身体。未来必有起复之时。”

    不是我们老刘家不念旧情,是你实在太不懂事了,丞相要北伐了,你在这关键时刻搞事情。怨谁?

    刘琰其实也早就想明白了。他现在谁也不怪,只怨自己这张毫无遮拦的嘴。他也清楚,自己确实该死,现在捡回了一条命,已经是非常幸运了。

    刘琰此时须发皆白,脸色也惨白枯败,闻得刘璿话语,连忙又拜下:“琰实愚昧昏暗之徒,今蒙圣恩,感涕何言,惊惶无地……”

    刘琰刚开了个头,就被刘璿给打断了。他可没时间听刘琰废话,还要去丞相府呢。刘琰这种清谈文臣,别的本事不知道,但骈四俪六的文章,那是张口就来,还能滔滔不绝。

    刘璿笑道:“这些话你自己对我父皇去说。这样,你既然来了,我刚好也有事相烦威硕。我派些人手跟你一起前往南中,到了南中之后,你便如此这般。”

    刘璿早就寻刘禅要了一批匠人,都是冶炼寻矿的好手。又派了自己殿中一队护卫,护着刘琰和匠人前往南中。事情都交待给刘琰了,当了这么多年高官,再怎么摸鱼,基本的工作能力刘琰还是有的。而且刘璿也只是让刘琰等人去打头站,一旦那里有好消息传来,刘璿就会把源源不断的人手给派过去。

    刘琰听得刘璿交待,心中大喜。他知道自己这次惹了天大的祸事。如今能保住一命,已经是天大的造化了。他年纪大了,也经不起什么折腾了,这辈子也没啥指望了。就算以后有大赦或者什么机会,刘禅也不会再重用他了。但他不能让子孙和族人跟着他一起沦落。

    刘琰之前还在发愁。南中那种地方,野蛮无序,蛇虫横行,瘴毒处处。官吏军士去了那里,一病不起的大有人在,何况他这个有罪庶人?以布衣之身,而入南中,处处危机啊。

    如今刘璿有事情要交待自己做,又是匠人又是护卫的。这一大群人同去,危险将会降至最低。同时,自己只要努力把刘璿安排的事情给做好,那么将来子孙也算是有了个依靠。刘璿是皇子,这条大腿目前来看虽然有点细,但未来一片光明了。再说了,自己现在这种状态,又有什么资格挑挑选选呢。别人想抱刘璿的大腿还抱不到呢。

    这世上,从来都是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多。刘琰以前名位仅次于丞相诸葛亮,与他往来的都是名士权贵。这一次被废,所有的亲友便纷纷没了消息,仿佛他们从来不认识这世上还有一个叫刘琰的人。

    刘琰也能理解大家对自己的避之不及。自己先是得罪魏延,后是得罪天子。这次在关键时刻也给丞相添了乱。国中的大人物、实权派都让自己给得罪完了,谁还敢与自己往来?

    刘琰本以为自己这次必死无疑,他在狱中甚至遗书都已经写好了。谁曾想却是刘璿出手救了自己。魏延不好与刘璿计较,天子与丞相对刘璿只怕也是多了一分纵容。这才让自己有机会逃脱此番命劫。既然刘璿有要求,那就尽心尽力,以此残躯,来报效刘璿的活命之恩吧。

    脑海里千思万绪,一闪而过。刘琰神色肃然,以多年未有过的郑重姿态,向着刘璿拱手而拜:“琰,敢不效死!”

    望着刘琰的背影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之中,刘璿微微一笑,更衣之后,便吩咐左右护卫自己前往丞相府。

    刘琰此去,未来在南中落足之后,南中对于自己,将不再是一片迷雾。南中的地理、出产、丁口,将不再是府库里那些冰冷的未知真假的数字。

    有些事情,未雨绸缪总归是不会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