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炎汉再兴 » 第五十四章 百战沙场碎铁衣(七)

第五十四章 百战沙场碎铁衣(七)

    就在王平快要遮挡不住的时候,姜维带着部队过来支援了。

    司马懿本来还在想打退了这支汉军,自己是不是可以先去解阳遂之围,这会看到汉军又来增援,心中不禁就是一个咯噔。完了,诸葛亮打阳遂是假,把我骗出来,在这里埋伏我是真。这下要糟糕了。

    此时背后是渭水,前方是渡口。司马懿心想一定不能让汉军给冲乱阵脚,不然前面一乱,自己这支军就只能跳河了。到时在河里,那还不是活靶子,任汉军蹂躏。

    司马懿发了狠,传令道:“冲上去,给我杀!击杀贼军队正以上者,策勋五转,官升三级!”

    命令一下,轰的一声,魏军顿时就眼红了。当兵吃粮不就为的这个。杀个队正就能策勋五转,官升三级,那杀个校尉呢,杀个将军呢?

    别说不可能,这战场之上,刀箭无眼,什么都有可能。王平只看见司马懿于麾盖之下把剑一挥,然后魏军就吃了五石散似的都变成疯狗了,一个个不要命的往前冲。

    这股狂热的劲头,让精锐的无当军都有些吃不消。幸好姜维这支生力军来得及时。姜维见状,忙算算距离,然后派个人跟王平说了声。十息之后,前排的汉军一声齐喝,大盾斜举,把自己给牢牢护住。

    而在后面的连弩兵们,则纷纷把手中的扳机一扣,蓬的一声响,箭矢便如乌云一般,向着魏军飘了过去。阵阵惨叫声中,魏军向前的势头不禁为之一遏。

    趁此机会,姜维往王平身边冲了过去,然后道:“王将军,依我之见,你我二人,亦难挡司马懿。魏军背后是渭水,此乃绝路也。所谓哀军必胜,莫如见好就收?”

    汉军兵力本就不如魏军,哪怕是王平和姜维两支部队加起来,也没有司马懿带出来的魏军多。

    另外姜维说的也没错,司马懿是绝对不会让汉军给赶下渭水的,这意味着死路一条。或许司马懿能逃脱,可若是把手中的这支精锐给抛弃了,他还有脸做他的大将军么?固然曹叡会宠信依旧,但在西线,在长安,他司马懿还哪里有什么发言权?

    所以,司马懿只能选择背水一战。他不但会用荣誉、官职、金钱、田地等来激励士兵,他还会告诉士兵们正身临绝境,意欲激发他们的求生欲。人只有到了绝路,才有可能发挥出无穷无尽的潜力来。

    王平成长于军伍,斗大的字认识不到一箩筐,但他有一个好处,就是好学听劝。只要你跟他讲的有道理,他就愿意听你的。

    王平听姜维这般一说,再又望了望疯狗似的不断涌上来的魏军。便点了点头,道:“伯约所言甚是,只是吾料丞相之意,是欲我拖住司马懿,为阳遂争取时间,若就此离开,阳遂高将军那边,岂不是危险?”

    姜维便道:“此时魏军遭伏,已成惊弓之鸟。且我与将军先遣步卒退远,再使游骑驰于魏军左右。以司马懿之多疑,又怎会轻易渡河?”

    王平便道:“好,便依伯约之言!”

    于是,便下令汉军转移阵型,且战且退。

    司马懿见汉军要退,哪里肯放。前边魏军死了一地,渭水边上的水都变红了。然后你汉军打不赢了就想退,占了便宜就想跑,天下哪里有这样的道理。于是便又下令,着魏军追击。

    姜维和王平也不是吃干饭的,先是连弩洗地,然后骑兵突击。多番配合打击之下,魏军竟然没有讨到半点便宜。

    魏军之前确实是怕被汉军给赶下河。好多旱鸭子不会游泳,再加上身上的装备,掉入水里,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沉到底然后葬身鱼腹。他们怕死,更怕尸骨无存回不了故乡。所以魏军在刚才爆发了极大的战斗力。

    现在他们成功冲上了岸,打退了敌人。本来还想追击一下捞点好处。结果在汉军的反击下,这才明白过来,并不是汉军不能打了,而是汉军审时度势主动撤退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狂热的头脑立马就恢复了清明,再想想以前追击汉军时吃的苦头,脚步就不由自主的慢了下来。算了,回去吧。反正也算打赢了,收拾收拾,看看大将军怎么说。

    司马懿上了岸,然后一听汇报,脸色阴沉得如墨水一般。就是这么一场伏击,战死的、混乱中失足落水失踪的竟然有两千余。另外还有一千多人正躺在地上哀嚎,等着救治。而汉军,丢下的尸体也不过是三百余具,伤兵则被他们全部带走了。

    这仗打得真让人心里发闷。左右小心翼翼的来问:“大将军,还救阳遂否?”

    司马懿怒极反笑:“救阳遂?贼军阴魂不散,窥视左右,我如何去救阳遂?退兵,回大营。诸葛亮不是想与我决战么,我这便满足他的愿望!”

    回军去打诸葛亮,这不是司马懿的一时冲动。他已经想好了,你诸葛亮数路齐发,又是打这里,又是打那里,还在中途设伏于我。那你大营还能有多少兵马?

    我司马懿就把全部兵马带出来,来寻你的晦气,看你敢不敢与我对决。看你撒在外面的兵马知道你这里有危险之后,来不来救你?

    既然我不能救阳遂,那我就攻敌之必救。打你诸葛亮,那阳遂之围是不是也就解决了。难道高翔看着你诸葛亮不管不顾,死活还要打阳遂?那要真是这样,我司马懿也就认栽了。

    王平和姜维带着骑兵在附近游荡。只要魏军敢继续渡河,他们就会继续向魏军发动骚扰势攻击。结果等来等去,却等来了魏军的退兵。看他们这形势,竟然是要原路返还,退回大营。

    反复确认这个结果之后,王平和姜维觉得,这仗没法打了。人家浩浩荡荡的结阵过来,有了防备之后,自己这点人马冲上去,那就是送死。既然这样,那咱也撤吧。

    回去之后,跟诸葛亮一说,诸葛亮就笑了起来,问旁边的刘璿:“你可知道,司马懿为何退兵?”

    刘璿心想,屁股后面跟着俩阴魂不散的王平和姜维,傻子才渡河呢,这不是给他俩当活靶子么。既然救不了阳遂,那当然是回来歇息呀。

    拳头打空了,自然要收回来再打出去么。

    咦,咱大营没啥兵马了,司马懿回来,不会来找咱们的麻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