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炎汉再兴 » 第五十三章 百战沙场碎铁衣(五)

第五十三章 百战沙场碎铁衣(五)

    所有的战场,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司马懿这里一走,孟琰和诸葛亮也都出动了,他们同时发动了攻击,对曹魏大营进行攻打。

    留守大营的魏将迅速将情报传给司马懿。司马懿听得孟琰和诸葛亮全部动了,心中更是得意,他笑谓左右道:“诸葛亮手段出尽,已无后手。此番攻我大营,不过是想迫我回援,不欲我往救阳遂罢了。”

    司马懿心中更是断定,汉军这一次的攻打重点,就是阳遂。既然如此,他就更加要救阳遂了。敌人想要得到的,就一定不能让他得到。至于大营,就孟琰和诸葛亮手里这点兵力,让他打个十天半月的,他能打得下来?等自己解了阳遂之围,诸葛亮和孟琰不还得老老实实退兵么。

    密林中,王平爬在一颗大树上,远远望着魏军开始源源不断的渡河,于是便撮唇呼啸一声。不一会,树冠之上,泥土之中,蛮兵们纷纷钻了出来,然后各自列队。丛林中狩猎,潜伏藏身,那是蛮人小孩子都会的本事,让魏军找不到,那算什么。

    王平见司马懿麾盖快要离开渡口了,忙派人去给诸葛亮送信。然后自己则带领部队,向着魏军杀了过去。

    司马懿已经上了船,他也留了后军守渡口。魏军正在警戒,忽然便见鼓声大作,当先一面大旗卷作一团烟尘,烟尘后面,是无穷无尽的汉军,正高举刀枪,喊杀而来。

    魏军顿时骚动不已,魏将大惊,忙一边列阵迎战,一边向司马懿发出信号。司马懿在河中,见状大惊,回望岸边,此时岸边已经是喊杀声一片,震天动地。司马懿又惊又怒,他知道,这回自己又上了诸葛亮的恶当了。

    司马懿忙发出命令,让军士操舟转向,然后全军向岸边靠拢,攻打汉军。渡口狭小,施展不开。而汉军占了地利,又有王平这支精锐,虽然汉军人少,却是与魏军斗得旗鼓相当。

    却说诸葛亮接到王平的来信,不由哈哈大笑起来,于是便唤来姜维,道:“伯约,你且领兵,前去与王将军一道攻打魏军。若司马懿往北,就继续攻打。若司马懿回师上岸,你就与王将军一道退兵回来。”

    刘璿见了,便道:“丞相,我也想与伯约将军一道去。”

    姜维自从降汉之后,一直跟在诸葛亮身边学习。诸葛亮对他的评价是:“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

    又曰:“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这会的姜维,才三十出头,跟着诸葛亮学了一身本事不说,年纪轻轻,也已经官拜中监军征西将军了。诸葛亮对姜维很是器重,如果说魏延,吴懿,高翔等人代表着现在,那么姜维就代表着未来。

    诸葛亮为什么执着于北伐,越打越急。因为先帝刘备一辈子所聚拢的天下英俊,正在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不断凋零啊。打得越早,季汉越有优势。像第一次北伐,还有个赵云。今年他诸葛亮都已经五十四岁了,魏延等战将,全都不在盛年,再拖几年,他麾下这些带兵的将领们,又还能剩下几个?

    可以说,姜维是刘璿出现之前,诸葛亮唯一一个倾心培养的军事方面的接班人。如果诸葛亮等人没有完成北伐,那么未竟的大业,就需要姜维来继续进行了。

    历史上也是如此,姜维在为季汉大将军之后,前前后后,进行了十余次北伐。有胜亦有败,总之,他没有忘却丞相的嘱托和自己的梦想。

    刘璿对于姜维,内心只有钦佩。而他俩又常常在诸葛亮大帐中见面,刘璿又岂会放过结交的机会。刘璿早就与姜维混得很熟了。大军四出,刘璿的心也跟着早就飞了出去。但诸葛亮哪里肯答应,只把刘璿给拘在他身边。

    这会诸葛亮也不敢冒险了,到处都是战场,到处都是斥候,刘璿要是普普通通那也还罢了,反正刘禅不止一个儿子,真死了那也就死了。可现在刘璿可是诸葛亮心中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之一,这可就大不一样了。从某种程度来说,在诸葛亮心中,刘璿比刘禅还重要。所以哪里肯放刘璿出去。

    听刘璿说要跟姜维出去,诸葛亮想了想,还是果断给拒绝了,他看着刘璿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此时兵凶战险,无人可照拂于你。且与我安坐营中,看我破敌。”

    大家的精力全部放在如何打胜仗上面,哪里会有余力和心思去照顾你这个小孩子。万一有事,你说大家救你还是不救你?刘璿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也就不想着出去了。只是神情还是免不了有些怏怏不乐。什么时候才能够快快长大啊,这样就不会成为大家眼中的拖累了。

    姜维与刘璿交好,见刘璿不乐,便笑道:“殿下且于丞相稍待,我与王将军回来,再与你细述战况,可好?”

    刘璿也是关心则乱,他提的建议,现在大战开启,他总是想知道是否打赢了,有没有占优势。可他现在也反应过来,打仗又不是打架,哪里一时半会就能分出胜负的。听得姜维如此说,便笑道:“好,我便等伯约凯旋的好消息了”

    目送姜维离开之后,刘璿对跟在自己身后的霍戈等几个道:“你们说,要是我们这一次夺了陇右,到时该怎么治理那里呢?”

    几人听了,不禁愕然。他们所想的,不过是这一次取得阶段性胜利,在渭水和五丈原这一带,占据三城,取得战略性优势,然后下一次卷土再来。

    却没想到,刘璿的心竟然如此之大,现在就想到陇右五郡去了。

    司马懿在船上,脸色阴沉。他现在面临一个问题,就是靠岸后击退这支汉军后,是原路返回大营,还是继续北救阳遂?

    王平麾下虽然都是精锐,却抵不过司马懿兵多。魏军初步混乱过后,在魏将有力的指挥下,已经反应了过来。而且望见司马懿麾盖逐渐靠岸,士气更是为之高涨。

    王平率部奋勇厮杀,才堪堪抵住魏军的冲击。他想道,若丞相援军再不来,我也只能退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