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炎汉再兴 » 第六十三章 横笛吹遍行路难(二)

第六十三章 横笛吹遍行路难(二)

    渭北那边,司马懿和郭淮等人也在分析、琢磨诸葛亮的意图。

    之前诸葛亮是一直想要寻机与魏军进行主力对决,好一战定乾坤。但现在的情况却是魏延、高翔坚守阳遂,诸葛亮放任阳遂被围,不管不顾的却率军攻打魏军马冢大营。

    而西围那边,还有一支由吴懿、吴班兄弟率领的军队,却仍在西围那里按兵不动。战又不战,退又不退。

    这却是为何?诸葛亮的兵力东一块,西一块,难道就不怕魏军把他们逐个击破吗?

    司马懿和郭淮不是没有想过诸葛亮又会虚晃一枪,奇袭西围的可能。但是诸葛亮主力全部在此,而且西围在阳遂陷落之后,越发小心提防,隔三岔五就有信使来汇报情况。西围又怎么可能会有问题?

    况且,若是魏延等人丢了阳遂,诸葛亮夺下西围又有什么用?一座小城,孤悬渭北,前有北原、阳遂,后有陈仓。被包围得死死的,想撤退都不一定能够从容撤退。要来何用?

    司马懿想来想去,只想到一种可能。就是自己把魏延和高翔给包围了,诸葛亮想来救援,也只能把戴陵给打败了才敢来。不然他要是弃了戴陵来救,郭淮和戴陵衔尾而来,把诸葛亮再一围,他就是想要退走,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才行。

    司马懿和郭淮两人把情况一分析,发现确实可能是这样。至于遥远的陈仓,司马懿压根就没想过。在他看来,眼前一招不慎,诸葛亮都要满盘皆输,又怎么敢去袭陈仓。

    司马懿给郭淮写信道:“伯济,西围那支汉军,必然是诸葛亮之后手。可派人看仔细了,若其有异动,速来报我。”

    吴懿和吴班,应该是诸葛亮计穷之时,最后的胜负手段了。要么是来合攻,要么是撤退的时候来断后。

    这会诸葛亮确实如司马懿所想,除了打硬仗打呆仗就真的没有什么办法了。总兵力上和魏军对比就不占优势,再加上司马懿等人已经彻底明白渭北与马冢这边的情况,在心里有底,胸有成竹的情况下,魏军不会再露出什么破绽来了。

    所以诸葛亮只能让魏延和高翔能拖一天是一天,然后差不多的时候,就放弃阳遂开始撤退。

    说实话,如果东吴那边能再拖久一点的话,诸葛亮是可以慢慢在这里和司马懿消耗的。夺了阳遂,那就大军一起守阳遂,稳打稳扎一步步来消化胜利果实。可是时不我待啊。诸葛亮已经收到情报,魏主计划东征,而东吴那边又一直未能打开局面。

    诸葛亮心底估计,东吴这一次的进攻,最后可能又是虎头蛇尾了。如果魏国把东吴那边打退兵了,必然就会把全部的精力放到西北战线来。

    到时自己要是还没有和司马懿分个胜负,反而被司马懿给拖住了的话,那汉军就危险了。

    所以诸葛亮不得不放弃他的稳重和谨慎,以自己等人为诱饵,在此吸引住魏军的主力。却派了支兵偷偷潜往陈仓去了。

    若是上天有灵,庇佑炎汉,那么就会有好消息传来。如果突袭陈仓失败,那么这一次北伐,诸葛亮也只能在曹魏大股援军到来之前,先行撤退回汉中了。

    所以别看现在诸葛亮表面淡定,宠辱不惊,心里面实在是焦虑得很。仗打到这里,什么伏击,奇袭都没有用了。彼此手里有什么招,大家都不是傻子,心里都清楚得很。

    诸葛亮心里如火煮,司马懿心里也不好过。

    他要是迟迟攻打不下阳遂,他也要退回马冢大营了。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痛苦的选择,但司马懿不得不如此。如果他一意孤行仍然要留在渭北,纵然他与郭淮、费曜等人合兵一处,能够击败魏延和高翔,夺回阳遂。可要是马冢大营落入了诸葛亮的手里,那么一切将会变得毫无意义。

    不夺回阳遂,汉军会从阳遂、五丈原、武功水三面合围马冢。

    攻打阳遂,有可能会丢失马冢大营,到时汉军一样可以通过马冢控制渭水和武功水,对魏军的粮道造成极大的威胁。同时还可以从容兵指长安。

    大营都失了,渭北三城军心还能安稳?

    纵然戴陵向他一再保证,马冢稳如泰山,诸葛亮不能奈何他。但司马懿心中仍然充满了忧虑。诸葛亮是一个奇人,看似他已经山穷水尽了,但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步又会使出什么招来。

    对于戴陵的信心满满,司马懿心中是不太能相信的。自己对付诸葛亮都没把握,你戴陵这么自信?

    司马懿也只能希望戴陵能多拖几天,拖到自己抢攻下阳遂就好了。或者,拖到长安秦朗的援军到来。到时驱赶蜀军回渭南,就易如反掌了。

    大家都在拖时间。就苦了在阳遂坚守的魏延和高翔了。

    司马懿指挥魏军发起一波又一波的攻击,郭淮也派了费曜引军前来相助。要不是北原守军被陈到消灭了一部分,而郭淮还要留点人盯着西围那里,只怕郭淮也要带兵来了。

    阳遂城防本来还好,但汉军破城时,汉军和魏军同时在城里放火,城里几乎烧成了白地。这就导致城防物资极其缺少。没了物资,拿什么守城?有城墙又如何,站在城头给敌人当靶子么。

    也幸好高翔经验丰富,汉军也极其坚韧。另外又有魏延率部护卫在外,这才勉强支撑了下来。

    不过,按照魏延和高翔的分析,再坚持个几日,他们就要撤退了。不能把士兵消耗在这里,也不能把手里的物资都用光了。不然撤退的时候怎么办。如果撤退途中没有一战之力,那将会变成一面倒的大屠杀。

    郭淮在北原,看着阳遂方向,心中也隐隐发愁。他从来没想过,局面会一瞬间变成了这样。

    阳遂陷落,他到现在都有些不敢相信。他明明都猜到了诸葛亮会去攻打阳遂。也提醒阳遂守将了,也派了援军去了。可是阳遂还是沦陷了。

    听说攻城主力是永安陈到的白毦兵,白毦兵就这么强大吗?刘备都死了这么些年了,白毦居然还能战,这陈到还真不能小看了啊。

    看来以后,蜀军要注意的名单上,又要添加上一个陈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