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清祖扶明录 » 第二十七章:秋冬攻略

第二十七章:秋冬攻略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又过了不知多久,汉人百姓们嘈杂的哭泣声才终于停了下来,而等到龚正陆说什么剃发、分居的事时,沉浸在劫后余生的喜悦中的汉人们根本就表现的不痛不痒,非常痛快的就接受了安排,一阵紧锣密鼓的操作后,他们中的青壮大多纷纷落发、只余下一些精干的,老奴另留了一个心眼,想着日后或许有用的上的地方,便叫他们保持发型,又给了兽皮大帽,方便掩盖,一体交给额亦都指派接下来的工作任务,而老弱妇孺则是在休息了一阵儿后,便带些口粮,在安费扬古带人护送下、踏上了去图伦城的路。

    一时间,原本嘈嘈切切的甲版忽然安静了下来,目送着远去的汉人妇孺,老奴深吸一口气,竞忽然感到了一丝凌乱。

    对于关内的汉人百姓来说,秋冬交际的时节可能意味着漫长的农闲和休憩,但是在关外,情况是恰恰相反的,由于适宜农耕的时间短暂,除了没有土地的散兵游勇(比如去年秋冬时的老奴)大部分女真人都会在农忙时期用最大的精力进行农事,而剩余的其他一切日常活动,包括修房、筑城、狩猎、采山、马市贸易、入边墙抢掠、互相征讨,都会集中在农闲时期进行。

    这也就导致,农业上的活计一结束,所有的事情就全都堆在了一起,齐刷刷的向每个部落的头人涌来。

    老奴现在面临的,便也是这样的情况,今年秋冬还是他作为一方势力头领而面对的第一个秋冬,所以感到了些许的手足无措。

    现下环顾四周,是茫茫的山原林海,再看看身边,是自己的身家基业,大好的关外河山,可以供老奴施展的地方太多,但是到底目前手头人力物力有限,却又教他一时间却又有些捉摸不定该从何下手。

    “还是要制定一个基本的战略方案啊...”

    摸着自己的下巴,老奴突然有了这样的念头。

    他虽然之前已经定好了建筑甲版、普及农业的两项措施,但是那是针对未来的长期规划,短期内的方案却是有些欠缺了。

    “加油努力吧...”

    一边这样想着,他一边摇了摇头,笑一笑,折返回了土木大房内。

    数日之后。

    甲版城的建设,隐隐约约的有了些样子。

    老奴从土木大房出来,觉得天光灼眼,便伸手遮挡,四下再一看,却见不知不觉间,眼前已经是一派大不同的景象。

    前几日密布在各处的临时毡帐,此刻已经消失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简易的木房,有的已经糊了一半黄泥,有的还是赤裸的,但多多少少,已经是有些能住人的意思了,土炕也已经砌的大差不差。

    而另一边的浑河岸边,大群的劳工正在筹备寨墙的建设,老奴这次修建甲版,可不打算只修一排破篱笆了事,而是想要打造实打实的能站人的城墙,所以就专门安排了一群人在河边收集黏土、打造土坯,虽然老奴现在没有财力去用糯米什么的增强粘合剂去增加土坯的强度,但好再他的要求也不高,只要勉强够用即可。

    至于其他的方向,采伐林木、挖掘城墙地基的活计,也全都有人干着,总体而言,正是一副令人欣喜的热火朝天景象。

    “不错,不错。”

    看到筑城的进度有条不紊,老奴当然是欣喜的,他甩甩因为睡觉而感到有些压迫的膀子,向左转弯,走到之前的旧木头房前,推门而入。

    自从修筑了土木大房以后,这间屋子就成了厨房加餐厅,土灶一砌、烟囱一立,再加些桌椅,便足以应付功能,只是可惜去年秋冬时,老奴等人由于征服了图伦,便没有在这里过年,因而闲置了,直到筑城计划开始以后,这里才又起了炊火。

    屋里,现下已经先坐了四人,一个个也与老奴一样,尽是睡眼惺忪的模样,他们看到老奴进来,一个个想要起身行礼,而老奴却只是摆摆手、示意免礼,而后坐在了他们中间。

    圆形的木桌周围,以老奴为起点,从左到右分别是额亦都、龚正陆、沾河寨子的扬书,还有萨尔浒寨子的诺米纳。

    几天前,老奴有了规划今年秋冬总体战略的想法,但自己闭门造车了一段时间以后,总觉得还是哪里不太对劲,于是就扯上了额亦都、龚正陆一起,再加上计划的实施还需要其他三个寨子的头领协同行动,所以又叫来了沾河、萨尔浒的二城主扬书和诺米纳,而至于嘉木湖的噶哈善哈斯虎,他的城里现在没有可靠的人,有些分身乏术,所以就安排人通报了一声,叫表弟额亦都直接全权代理他。

    过去的几天里,这四人、再加上老奴拢共五个,就围绕今年秋冬要做些什么掰扯了许久,每晚都聊至深夜为止,所以才一个个都是正午起床还睡不够的样子,不过好再,这几天的“夜班”下来,老奴想要的战略也安排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需要讨论,这正是今天早上的任务。

    却看眼前的饭桌上,共有两样吃食,一边是一盆面饼,一边是一盆杂粮糊糊,老奴就拿过一只干净瓷碗,直接在杂粮糊里舀一碗出来,然后又拿过两只面饼,在碗中沾一沾、而后张嘴大嚼特嚼。

    “老陆,去边墙内的人挑好了吗?”

    嘴里还含混的嚼着饼子,老奴勉强开口问话,他感觉这几天的工作已经有些拖延了,所以想争取时间、快点把计划收尾,好进入实践的阶段。

    另一头,正在喝杂粮糊的龚正陆愣了愣,随后赶紧放下手中的碗,向老奴笑了笑。

    “主子,已经都挑好了,只要您愿意,现在就出发也成。”

    经过几天的休息,龚正陆已经没了最初那惊慌失措、哭哭啼啼的模样,而是逐渐恢复到了老奴孩童时对他的印象——一名胆大心细、言谈谨小慎微的汉人才俊。

    “今天就出发倒是不必了。”

    老奴笑了笑,摆摆手。

    “明天你和你选好的人休息一天,后天再出发就成!”

    “谢主子!”

    龚正陆恭顺的行一个拱手礼,随后便继续喝他的杂粮糊去了。

    老奴给龚正陆安排的任务,是让他带人重返边墙之内,当然,内的不是很内,只要内一点就可以,具体而言,是让他在边墙内外,建立一条可用的偷渡渠道。

    见识了龚正陆这档子事儿,老奴也是直观的明白了辽东百姓的生计有多困难,和老陆反复了解情况以后,他便确认了、边墙内其实有旺盛的偷渡需求这个事实。

    老奴现在手头有些余粮,便想着多招纳一些逃民,就算生活境遇稍好的手艺人不会跑来,那多点种地的人也是好的,所以就安排了熟与建州地形、又一路从墙内逃到墙外的老陆,让他带几名之前留了发的汉人青壮,再带些小钱,偷偷翻越回边墙去,一面给那些之前就收了老奴不少礼物的小军官打点好处、一面看看能不能联系些墙内的山贼土匪、民间会社、走私贩子,总之是找些内应,如此里应外合,试着把偷渡的渠道建立起来。

    安排完了龚正陆的工作,老奴又转过头,转向了额亦都和扬书、诺米纳。

    “我之前和你们讲的事,你们都记下了吗?”

    一边说,老奴还一边眯了眯眼,甚至从中闪烁出了些...刻毒...

    “记下了,主子...”

    他们看着老奴那奇怪而阴狠的眼神,就连一直冷如玄冰的额亦都有些发傻,便更别说另外两位,却看他们都微微的挺直了脊背,紧张之情溢于言表...

    “总之记住,萨尔浒、沾河、嘉木湖三城,你们一定要在年前把采山、马市贸易这样的活做完,把青壮腾出来,不要怪我啰嗦,这件事要是做好了,你们发财的日子紧在后头呢...”

    老奴又把之前定好的策略苦口婆心的重复了一遍,这已经是这些天来他不知道第几次说这种话了。

    “可是主子...您能和奴才们讲讲,您要在年前就准备好人手,是要去征讨哪里吗?”

    对面,只看沾河寨的扬书,一边咽了口吐沫,一边紧张的发问...

    确实,老奴这段时间只说要他们筹备人马,却没有说要这些人马做什么,年前这条线也压的比较紧,倒也怨不得属下有疑问。

    而对此,老奴只是撇起嘴唇,轻轻的嗤笑了一下。

    “不用打什么硬仗的,你们不要紧张。”

    他摆摆手,刚刚还阴刻不已的神情忽然变得云淡风轻。

    “要你们在年前准备,那自然是为了...回家给长辈拜年了...”

    此言一出,却看在坐的几人都是一惊,但是片刻之后,他们又如恍然大悟般,或是瞪着眼抚摸额头、或是暗暗的绷紧了嘴唇。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老奴故作轻松的发问。

    “没问题!没问题!!”

    十几分钟后。

    事情安排完了,饭也吃完了,老奴从土木屋里钻出来,看看天上的日头,看看四下营建中的甲版城,最终还是按捺不住心情,看向了东南方向。

    从甲版出发,沿着浑河向西走,再向南、转入苏克素护河谷,一路南下,一直走到河流尽头,就是他出生的地方——赫图阿拉。

    一时间,觉昌安、塔克世、王杲、喜塔腊氏、纳喇氏、穆尔哈赤...

    太多的面孔,开始在老奴的眼前浮现。

    被赶走的哪天,天上下了很大的雪,老奴牵着那匹纳喇氏施舍给自己的驽马,上面驮着舒尔哈赤和雅尔哈赤、后面跟着安费扬古为首的众兄弟,深一脚、浅一脚的,来到了如今脚下的甲版。

    那一天,在村口为自己送行的,只有穆尔哈赤一人而已。

    “出来一年多了...也是该回家了...”

    他一边想着,一边深吸一口气,而后吐出长长的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