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隋那点事儿 » 第十二章 剪除大义

第十二章 剪除大义

    由于那时候信息不发达,大义公主对大隋的信息自然是一概不知,只因为她报仇心切,也就对杨钦的话深信不疑。实际上是杨钦在大隋那边犯了事儿,受到官方惩治后,便产生了报复大隋的想法。

    杨钦考虑到自己一个人身单力薄,于是他便想借刀杀人。经过再三思量,他决定铤而走险。他想利用大义公主和大隋之间的矛盾,只要自己从中间稍加挑拨,大义公主定能上钩,到时候报仇心切的大义公主,定会想尽一切办法鼓动他的丈夫都兰出兵进攻大隋,好替他公报私仇。

    其实那时候的刘昶已经八十多岁了,他原是一名后周时期的武将,如今已是人到暮年,他目前的状态是想要生活自理都很难。说他想起兵造反,纯粹就是无稽之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传闻,还要拜他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刘居士所赐。刘居士是个标准的纨绔子弟,他经常带着他的三百多个追随者,到原后周的未央殿搞聚会。大隋创建大兴城后,后周原先的宫殿也就废弃了。刘居士他们来到原后周的未央殿后,他自己南向而坐,将他的三百多粉丝分成两拨,让他们轮流对他进行朝拜。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刘居士的这个举动,很快就传到了隋文帝那里。隋文帝可是从大风大浪里淌过来的人,他深知刘居士的底细,知道像他这样胸无大志的纨绔子弟根本翻不起大风大浪,于是隋文帝只是对刘居士的荒唐举动,嗤之一笑:不过玩小孩儿过家家儿,完全不用在意,随他可劲儿造去吧!

    别人玩这样的游戏也就罢了,可刘居士就不一样了,毕竟他是后周宗室的亲戚。刘居士这样肆无忌惮的造作,难免会被杨钦这样居心不良的人利用一把。于是杨钦便想拿这件事儿大做文章,当他来到大义公主这里,就添油加醋的说是她姑父刘昶要起兵谋反,并且还成功的取得了大众的信任。大义公主就让手下对他好生招待,期待有一天能由杨钦做向导攻击大隋。

    大义公主为了能说服都兰可汗派兵进攻大隋,她决定利用一个双面间谍。这个人叫安邃迦,他是个胡人,这样的人自然是能说会道、能歌善舞。他不仅是都兰可汗的亲信,并且还是大义公主的情人。因此大义公主便想利用安邃迦来先鼓动都兰可汗,等火候差不多的时候,她再给都兰可汗吹吹枕头风,则大事可成。

    安邃迦见到都兰可汗,便对他说:自六世纪突厥先祖统一草原部落以来,咱们突厥可一直是整个大东亚的霸主,以前的北周和北齐都是咱们突厥人的小弟。现在新成立的朝隋反倒对咱们大突厥部落指东道西的,他隋文帝又何德何能?大汗您英明神武,现在整个突厥部落民众都对您是马首是瞻。我们都一致认为,只有您才能重振突厥部落的雄风。现在只要您振臂一呼,整个突厥人定会衷心的追随您,孝忠您。只要您率兵南下,我们定能一举荡平南方,到时候我们都拥立您做整个天下的大可汗!您有这样的实力和威望,为何今天偏要仰望隋朝人的鼻息生活,就连我这样的普通民众都感到心有不甘,希望可汗您能早定夺、早行动……

    大义公主看都兰可汗听了安邃迦的话,稍微有些心动后,她就趁机加了一把火:我这里来了一个隋朝叫杨钦的官员,他带来了一个重要情报:我的姑父刘昶要起兵反大隋,恢复北周年号,希望大汗您出兵南下,到时候和我姑父来个里应外合,定能推翻隋文帝杨坚的统治,从而实现大汗您统一天下的梦想,重新恢复我们东亚霸主的地位!

    都兰可汗经过大义公主和安邃迦这么一忽悠,他确实心动了,于是他要求马上召见杨钦。在杨钦那里得到求证后,他便将杨钦当做贵宾先安顿下来。他想想现在自己是兵强马壮,万众一心,再加上隋朝那边儿有人做内应,对他来说,要想荡平中原可谓是易如反掌。于是都兰是越想越兴奋,整日激动地是摩拳擦掌,随时做着挥师南下的准备,打算一举荡平南方!

    隋文帝看到今日来,都兰这边儿来朝拜的次数少了,每次进贡的东西不仅比以往少了好多,并且还尽是些残次品。隋文帝见状,便立马猜想到都兰这边一定情况有变,为了探清情况,他便派他手下最杰出的外交家长孙晟出使突厥。

    长孙晟本来就是情报专家,他来到都兰可汗这里一打听,就知道了这边儿的全部原由。于是他便对都兰说:我们隋朝那边和睦的很,完全是我们那边叫杨钦的叛臣,在大义公主那里搬弄是非。您知不知道大义公主不仅在政治上一直欺骗您、利用您,她还对您不忠,她一直和您的手下一个叫安邃迦的胡人私通。请您将我们那边过来的判臣杨钦交给我,让我带回我们大兴城,由我们隋朝朝廷审判后治罪……

    突厥人本来不看重贞操之事儿,长孙晟把这些丑事儿抖搂出来,反而引起了都兰可汗的敌意:家丑不可外扬,我们家的私事儿,你长孙晟作为一个对立之国的使者凭什么来插手?再加上都兰可汗一直指望自己有一天将来率兵进攻隋朝时,还依仗由杨钦做向导。于是他摊了摊双手,装出一脸无辜的样子,信口对长孙晟说:我已经派人查过了,我们这里没有一个叫杨钦的汉人!长孙晟看到他无赖的表现,也就不想再和他演下去,便独自退出了他的营帐。

    长孙晟施了点小钱,便买通了都兰手下的一名达官。那名达官没有说话,只是直直的朝杨钦居住的帐篷瞥了一眼,长孙晟立马便心领神会。到了半夜月黑风高之时,长孙晟便带人进入杨钦的帐房,将熟睡的杨钦结结实实捆成了个粽子,然后拎到了自己居住的帐房。

    第二天长孙晟便将杨钦拎到都兰可汗的营帐,一下子将他扔到了都兰可汗的面前。看着蜷缩在地上的杨钦,臊的都蓝可汗脸上青一阵皂一阵,他索性干脆让人把安邃迦也绑了起来,一并交给了长孙晟,任由他带回隋朝随意发落。

    回到大兴城后,长孙晟便将事情的原由全部告诉了隋文帝。隋文帝一听到是大义公主在作祟,可把他气坏了。隋文帝很清楚突厥的可赫敦和中原的皇后不一样,她可是可以执政的。如果突厥有一个仇视大隋的人辅佐都兰可汗,那可就是养虎遗患。隋文帝这时候就产生了除掉大义公主的念头,于是他就和长孙晟商议之后,决定让长孙晟再次出使突厥。上次派长孙晟出使突厥,是让他去那里要人,这次派他去是给都兰可汗送人。大隋送过去的是四个能歌善舞的绝色美人,他想让四个美人取代已经过气,且年老色衰的大义公主。

    一到都兰的营帐,长孙晟便宣读诏书:大隋废除大义公主……其实也是在给都兰可汗传递信号:大义公主从今以后不再受大隋的保护,你想杀就杀,想刮就刮!宣读过诏书后,长孙晟双手一拍,进来了四位绝色佳人,顿时奏乐响起,四名美人儿便踏歌起舞。霎时间看的都蓝可汗眼都直了,只见她们个个面如盛开的桃花,如石榴籽排列整齐的皓齿,让人看了好想马上扑过去咬上一口。飘起的衣袖散发出馥郁的麝香,舞动的莲叶裙牵动佩玉的铿锵。看的忘乎所以的都兰可汗,此时再饮上一杯大隋赠来的美酒,可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如痴如醉的都蓝可汗也不顾旁边坐着的长孙晟,如饿狼捕食一般抱起一名美人就走到了后帐……

    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的美人都给你都兰送去了,苦苦等待的隋文帝怎么还是收不到都兰那边杀掉大义公主的消息。隋文帝可真就纳闷了:都兰可汗怎么这么没有男子汉气概,自己的夫人发生了那样的丑事儿,他都兰怎么还能容忍下去,这对于隋文帝来说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对于都兰可汗这边来说,贞操在他眼里本就一文不值,虽然这些天他被隋朝送来的四位美人迷的是七魂出窍,确实将大义公主晾在了一边,然而却没有真正杀掉她的意思。毕竟这么多年大义公主一直精心的扶持他,对于都兰可汗来说不是他说杀就要杀的。

    正当隋文帝为如何剪出大义公主愁的一筹莫展时,事情又出现了新的转机。突厥北面一名叫染干小头领,看到都兰可汗在大隋的扶持下,过的是风生水起。于是他也想傍一下儿大隋这棵大树,也想依靠大隋的扶持,好带领自己的部族在草原部落兴盛起来。染干也想通过和亲和大隋攀上亲戚,于是便请求大隋这边也赐给他一个公主。本来隋文帝对突厥那边儿的小部落首领,是一点儿都不感兴趣,可如今为了灭掉大义公主,隋文帝便想利用他一把。于是让手下人对染干说:我们大隋这边儿最恨大义公主,只要你能帮我们除掉大义公主,我们大隋就赐你个公主。

    染干领到使命后,高兴的屁颠屁颠的就直奔都兰可汗的大营,见了都兰可汗便说道:您的可贺顿和您自己的下属私通,不仅大隋那边儿知道了,就连我们北面的整个突厥部落的民众也全都知道了。再说目前大义公主已经不受大隋待见,你还执意留着她,那不是在给自己也是给咱们突厥部落留下祸根吗?您想想,现在以咱们的实力,有能力和南面的大隋抗衡吗?我看不如一不做二不休,除掉大义公主,那样对大隋好,对您也好,对整个突厥部落都好!

    同样的一席话,从长孙晟口里说出来,都兰可汗不但不会杀了大义公主,反而心存敌意。经染从嘴里说出来那就不一样了,毕竟他们是同宗同族,对待自己人是完全不设防的。于是当听到染干的一席话,臊的他是无地自容,那张老脸一下儿便红到了耳朵根子处。只见他立时拍案而起,提起刀便冲到大义公主的帐房,手起刀落砍下了大义公主的人头。

    完成任务的染干马不停蹄的来到大兴城,兴高采烈地又来向隋文帝要公主了。隋文帝对此也是措手不及,本来想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除掉的人,怎么他一个小小的染干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给完成了。皇帝都是金口玉言,说到就要做到,面对这样的局势,隋文帝也尴尬了起来。于是又找长孙晟商议,长孙晟对隋文帝说:不如先答应了他,但不能立即送公主给他。可以告诉他我们的公主是文明人,到了他们那里肯定不能马上适应那里的生活。让他们派人到我们大隋来学习,学习我们的文化,学习我们的礼仪,到时机成熟后,我们再送公主过去。

    隋文帝就按长孙晟的意思让染干派人到大隋学习。说是来学习大隋的文化和礼仪,其实是在染干部落培植亲隋派,以便日后便于控制他的整个部落,就这样他们学完了一批,又派来了一批,其实隋朝这边也是一直拖着他,以便于见机行事。

    都兰可汗这边杀了大义公主后,便派使者来到大隋:大义公主已经按照大隋的意思,被我们大汗除掉了,为了双方永久和好,大隋应送一名新公主完成和亲。

    按道理大隋是应该送一名新公主,隋文帝看到都兰可汗近期的拙劣表现,他一时还就不想再和都兰可汗和好了。他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于是便打算听一听大臣的意思。

    朝堂上当时的主流意见是:依照都蓝可汗的请求,我们大隋再送一名新公主完成和亲,以后新公主有了儿子,等他继承了可汗位,那可是大隋的外甥成了突厥新的首领,这样突厥和大隋就会一直和好下去,对于双方都有好处。

    有主流意见就有非主流意见,长孙晟却不同意大家的意见,他说:从我数次和都兰打交道,知道他并不是一个诚实守信和安分守己的人。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按他的意思送一个公主过去,必定会助长他的气焰,这样势必对我们大隋不利。我们不如将公主送给染干,扶持染干和都兰抗衡,这样更符合我们对突厥分而治之的策略……

    隋文帝认为长孙胜的意见更高明,于是他便一口拒绝了都兰的请求,同时答应将公主送给北方的染干。

    为了成功挑起都兰可汗和染干的矛盾,特意举办了特别隆重的送亲仪式。隋文帝将一名宗室之女封为安义公主,由她来完成同染干的和亲。为了炫耀大隋的实力,隋文帝将送亲使团的每一名成员都是精挑细,个个不但长相英俊,还武艺超群。为了彰显大隋的经济实力,隋朝这边光陪嫁品就排了好几十里路,还特意让送亲使团从都蓝可汗的地盘边经过。看着长长的送亲使团,和那些价值连城陪嫁品,都兰可汗看的是既眼红,又生气。他便开始对突厥其他部落首领发泄自己的不满:我才是突厥真正的大可汗,如今反而不如我的小弟染干,隋朝也太不将都兰大可汗放在眼里了,我必定联合咱们部落其他部众向南方出兵,好好儿打击一下儿隋朝的嚣张气焰,好让他们知到谁才是突厥部落的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