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隋那点事儿 » 第二十四章 巡游南北

第二十四章 巡游南北

    就在通济渠和邗沟刚一开通,黄河和长江刚可以联系到一块儿,隋炀帝马上就发布命令了,他下令从洛阳出发,沿着刚开凿的大运河巡游江南。

    隋炀帝这次巡游的排场实在是太大了,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空前绝后。为了搞这么一次巡游,共打造大小船只一共十几万艘,实际投入使用的也有数千艘。第一等级叫水殿,是供皇帝,皇后和妃嫔们使用的。水殿里头还包括隋炀帝乘坐的龙舟,萧皇后乘坐的祥赤,中高级妃嫔乘坐的福井舟和一般嫔妃乘坐的漾水彩舟。因为这些级别的舟船全是采用宫殿式设计的,所以顾名思义,把它们全部称作为水殿。

    以隋文帝本人乘坐的龙舟为例,它的长度是六十米,宽十五米,高度是十三米。船体共分成了四层,其中最上层是皇帝的宫殿,区分为正殿,内殿,还有东西朝堂。也就是说一个标准宫殿是什么样子,这里面自然是一样都不能少。接下来的第二和第三层一共有一百六十个房间。这里是皇帝的办公区,平时接见大臣或日常办公。最下一层是服务区,是宦官和船夫工作的地方,这就是龙舟的整体结构。它不光长得像宫殿,而且到处是金银珠宝来装饰,插满了羽毛,挂满了流苏,通体上下是金碧辉煌,所以叫它为水殿,一点儿都不夸张。

    比龙舟稍微小一号的是皇后的赤舟,它只是比皇帝的龙舟小了一号,其他规格层级和龙舟是完全一样的,也是四层结构,也是五彩焕然。这样的一等级船只一共是四十七艘,被称为水殿级。

    二等级是楼船级,主体来讲是官僚在用。因为官僚也分等级,所以说诸王公主,还有三品以上的高官坐的是五楼船,在楼船里面这是规格最高的。四品还有高僧高僧乘坐的叫三楼船。五品还有各国使节乘坐的叫做二楼船。五品以下的官员以及家属们乘坐的船只,只有一层高,这是船队的第二个等级。船队的第三等级是普通士兵乘坐的运兵船,在运兵船之下就是运输船了,运输依仗还有武器。那么这些所有的船只加在一起一共可以搭载多少乘客呢?按照学者最保守的估计是十万人,这可是相当大的规模了!

    这么大规模的船队在水面上铺展开来,从头到尾那就是二百里长!两岸还有骑兵护卫,骑兵打出来的旗帜把田野都盖住了,形容场面极其宏大。这么大的船队,从第一艘船出港到最后一条船离港,一共用了五十天,照这样计算的话,无论是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和清朝的乾隆游江南,其实都没法跟他比。因为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确实大,但是它的级别不够高。乾隆游江南是级别够高,规模没有这么大。可以说隋炀帝这次巡游,在中国任何时代都是望尘莫及。

    这次巡游不光规模大,船夫的排场也是空前绝后。隋炀帝的这些船都是靠纤夫拉着走的。据说就连船夫都不是一般的人,都是从江南挑选出的十五六岁妙龄少女,一千多个美女在岸上拉舟,看上去是相当的养眼。问题是这一千多的少女拉不动,又配上了一千只小白羊。人力加畜力就可以将这支庞大的船队给启动了。为什么不选劲头更大的马和牛呢?因为在古代羊是代表祥的意思。比方说晋武帝司马炎那时候就是架着羊车在内廷里到处走,羊车停在哪个夫人门口,他就去临幸哪个夫人。

    这些其实都是后人在抹黑隋炀帝才这样说的,事实上这次巡游用的纤夫绝对不是一千人,而是整整八万人!绝对是史无前例,空前绝后。

    还有就是这次巡游的后勤保障也是空前绝后,隋炀帝这次巡游所需要的物资,一律由沿途州县供应。运河沿岸五百里内的州县,一律给隋炀帝的船队提供生活物资。皇帝这么大排场摆出来,那些州县更是唯恐送的不够多,不够精,所以他们全都是竭尽全力,就怕让皇帝不满意。

    这样一来,每天光征发来送饭的民夫就在十万人以上,可谓是家家骚动,人人不安!那么多东西送过来,隋炀帝一行吃不完的食物就地掩埋,这浪费确实太惊人了。隋炀帝为了自己巡游,这么浪费民力,耗费财力,让他背上了昏君的骂名。

    隋炀帝搞这么大的排场一是为了安抚江南,同时最重要的还是炫耀文物。因为扬州可是隋炀帝的故地,当他第一次到扬州的时候,还是个二十岁的青年王子,后来他离开扬州的时候已经是三十多岁的成年人了。正是这十年扬州总管生涯,让他积累了足够的政治资本,才让他夺嫡成功成功,当上了太子。

    这次故地重游,他已经三十七岁了,最重要的是他现在已经是龙飞九五,富有四海的大隋天子了。中国人自古就有衣锦还乡的情怀,隋炀帝也是一样的。

    隋炀帝一来到扬州就下诏说扬州城里的老百姓五年之内不用交租子了,扬州总管府辖区内所有的老百姓三年以内不用交任何租赋。另外就是所有的犯人都可以回家了,这可是一个万民沸腾的好事情,他这是在讨好扬州的老百姓。

    当年隋炀帝还是晋阳的时候,他以扬州总管的身份安抚江南,他当时就是拜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为师,才赢得了南方人民的好感。现在智者大师已经圆寂了,但是隋炀帝和江南佛界的缘分没有断。就在大业元年的十一月,他就把天台山的一个高僧请到了江都宫。别看隋炀帝在外面是威风八面,他对着智皁和尚照样是执弟子礼,真正是口称弟子,毕恭毕敬。而且他对天台山的其他僧人也是嘘寒问暖,表现的特别亲民,这可是让天台山的一众僧人都感动万分,就在当年,隋炀帝还在天台山修了一座气势磅礴的国清寺,历经一千多年,国清寺现在还屹立在浙江的天台山中。

    隋炀帝这次巡游江南,收获了江南人心,稳定了江南社会,可以说是一举多得。隋炀帝又在扬州办了一件大事儿,就是炫耀文物。因为隋炀帝来巡游江南的时候,文武百官穿的衣服以及乘坐的车辆都是北方胡人的装束,就显得有点土里土气。为了震慑江南,隋炀帝就让何稠和牛弘重新定做了皇帝和皇后坐的车子以及穿的服饰,还有摆的各种仪仗包括文武百官在各个场合穿的官服。同时三万六千人的皇帝仪仗队伍的各种器物自己全部行头全都焕然一新。每一件都是既符合礼仪传统,又符合现实需要,看上去还特别的光鲜亮丽,这些都让隋炀帝大喜过望。

    以所穿的服饰给一个人定身份这在我们国家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的,就拿我来说吧,最早的时候我穿着农装,拿着农具在田地里干农活的日子里,别人都称呼我是农民伯伯,虽然那时候年龄小,可辈分是一点儿都不低。后来十八岁那年,我参军来到部队,当我穿上一身戎装的时候,大家都亲切的叫我是解放军叔叔。现在我整日穿着一身土里土气的工作服,周围的人都唤我是工人老大哥……都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无奈我有些太不争气,被连降了三辈儿,不用自己介绍,从我的一身行装中就可以看出我是混的一年不如一年。

    一切准备就绪,隋炀帝就赶紧在扬州全用上,每一次巡游,光仪仗队就排出了二十多里长,这可就看的扬州人是目瞪口呆。因为当时的南方人都把北方人视做为野蛮人,虽然大隋靠武力征服了他们,他们的心并没有全服。可是这一次隋炀帝下扬州,展示的全是最能够体现中原礼乐文明的制度。这样一来,南方人可就对这个政府开始心服口服了。可以说隋炀帝这一次巡游和他开挖大运河,那算是把准了历史的脉搏,看准了历史的方向,隋炀帝将他的政治眼光和政治能力表现的是淋漓尽致。

    但是与此同时,隋炀帝在巡游过程中的铺张浪费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后来的人一提到巡游江都,首先想到的就是奢侈腐败,无形中就掩盖了他巡游江南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也可以说隋炀帝没有把握好“度”,他做的有些过头了。事实上,因为这次造仪仗,隋炀帝又动用了男丁十余万,花费的财力更是不可计数。更何况自隋炀帝上台以来,这样的大工程,大活动是一件接着一件,他就没有消停过,这老百姓哪能受得了啊。凡事都要有一个度,过了这个度,好事可就变成坏事了,隋炀帝的雄心伟略可就变成残暴不仁了。

    刚巡游过江南,隋炀帝又打算出巡塞北了。他此次出巡塞北的规模以及规格一点儿也不逊于游江南,依旧是花团锦簇,耀武扬威,气势恢宏。

    经过隋文帝时期的一系列战争,突厥对隋朝的压力已经有了很大的缓解。特别是开皇二十年的时候,隋朝扶植亲隋的启民可汗当上突厥的大可汗,让他掌管整个漠北草原,成为隋朝的藩属国,双方的关系就更加友好了。到隋炀帝上台之后,启民可汗还曾经亲身入朝,当面向隋炀帝表示忠诚。尽管如此,隋炀帝还是不敢对漠北的突厥帝国掉以轻心,他还是想通过出巡,亲自到启民可汗的牙帐走一走,向他展示一下儿大隋帝国的神威。

    在大业三年的四月份,隋炀帝就下诏亲自率领五十万大军,十万匹战马,还有和尚,道士,尼姑等宗教人士以及百戏班子,从大兴城出发巡游塞北大草原。隋文帝率军前往,代表的是大隋强大的武力。宗教人士代表的是文治,之所以不带儒生前往,那是为了达到入乡随俗的的目的。那是因为草原没有儒家思想,但是他们有自己的原始宗教。艺人主要代表的是国家的繁荣昌盛。俗话说:艺术无国界,从来都是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一个主要手段,隋炀帝也不例外。隋炀帝所带去的这些艺人都是表演的喷水,吐火,还有背山这一类,当时叫幻术,积木今天叫做魔术。这些带有魔幻色彩的的表演,可以增加大隋朝的神秘感,这也算是一种隐性的震撼。

    隋炀帝一次性带这么大队伍出巡塞北,他也怕把启民可汗给吓着了,从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隋炀帝便派长孙胜这个突厥通先去跟启民可汗知会一声。因为启民可汗当年归顺大隋,也是长孙胜牵针引线的结果。

    隋炀帝的五十万大军摆成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方阵,隋炀帝以及他的家属,还有文武百官,放在正中间。因为这些人没有抵抗力,最容易受到攻击,,就让他们在核心区呆着,士兵再围着百官一层一层像包粽子那样围上去,同时在抽调骑兵作为机动部队在四周侧应,一切准备就绪,隋炀帝便率领这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北上了。

    启民可汗这边自然是也不敢怠慢,带领他的部下,还有附属国部族的这些首领,都赶到榆林来拜谒隋炀帝。隋炀帝可是早就做好了准备,为了显示大隋的国威,他让宇文凯照着突厥可汗的样子打造了一个超大规模的牙帐。

    启民可汗来拜谒隋炀帝可是带着自己的手下还有附属部落的酋长,一下子就来了三千五百人。隋炀帝的手下大手一挥,示意让他们全进去,当这三千五百人全进去以后,一下子把启民可汗给震住了,这可是他们生下来都没见过这么大的帐篷!他们向四周那么一环顾,这里面竟还有隋炀帝的仪仗队呢!这也有好几千人,我的乖乖啊,世间怎么还能有这么大的超级帐篷……真真可让启民可汗这些人全惊掉了下巴。

    待双方分宾主坐好之后,马上百戏就开始上演了。唱歌,广场舞,伴随着柔美的旋律轮番上演。刚过一会儿功夫,魔术杂技也上场了,有的在喷火,有的在背山,一会儿变出一条蛇,一会儿变出一条鱼,就这样折腾着,这个大帐照样是只显得热闹,但却一点儿也不觉得拥挤。这一来,可真是自惭形秽了,这大帐跟自己的牙帐相比,简直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这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震慑。

    这还不算完,隋炀帝还让宇文凯打造了一个观风行殿,里面不仅能装下几百个侍卫,最重要的特点是它还能走。也就是说这个行殿的下面是装有轮轴的,所以说它可以由人推着走,而且走的还挺快,即使放在现在,我们都觉得太神奇,太不可思议了。

    所以呢,隋炀帝坐在那个观风行殿里,沿途的那些牧民都觉得是神仙驾临了,所以是离着十里远就望风拜服了,当这个殿从他们面前走过去,久久都不敢把头抬起来。

    就这样到了大业三年,隋炀帝和萧皇后一路招摇,就来到了大利城,也就是启民可汗最早起家的地方。到了这里,启民可汗带头就跪倒在隋炀帝面前,给隋炀帝捧上美酒,而且还依照草原民族表示恭顺的最高规格——把自己小臂上的肉割下来给隋文帝吃。隋炀帝可是曾经亲自率兵到草原上和突厥铁骑打过仗的,他可是领略过突厥当年的强大。看着现在不可一世的突厥可汗居然跪拜在自己面前毕恭毕敬,隋炀帝也是心潮澎湃,于是此情此景,他就赋诗一首。

    诗意是说:如今我亲自驾临启民可汗的牙帐了,可汗的百姓都把这个毡房向我打开了,就好像每天他们向着太阳打开。启民可汗就像汉朝的呼涵耶单于那样,在我面前叩首了。他手下的其他这些首领们也像汉朝的图奇单于一样,接踵而来在我面前跪拜了。他们向我献上了羔羊和美酒,面对此情此景,我终于觉得自己比汉武帝还强。因为汉武帝打匈奴,只是把匈奴打跑了,他当时只是登上了一座空空的单于台。而我现在呢,是让和当年的匈奴一样强大的突厥人拜倒在我面前,让他们对我心服口服……隋炀帝赐给启民可汗一人一口大金缸,并且还给了突厥百姓二十万段绢帛作为奖赏。

    隋炀帝在这次出巡期间拒绝了启民可汗要求穿华夏服装的要求,在中国古代,改变衣装和改变民族文化其实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其实启民可汗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一个最大程度的恭顺,意思说我都愿意不做突厥人了,甘愿永远做大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