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隋那点事儿 » 第三十三章 关中归李

第三十三章 关中归李

    李渊是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之后,是关陇集团的重要成员。在隋朝他被封为唐国公,并且他跟隋炀帝还是亲戚。李渊的母亲和隋炀帝的母亲是亲姊妹,她们都是北周重臣独孤信的女儿。李渊比隋炀帝长两岁,他是隋炀帝的表哥。

    正因为有这样的出身,又有这样的关系,在隋炀帝三下江都之后,他就拜李渊为右校尉将军,太原留守,主持山西地区的军政大局。

    李渊准备改朝换代自己当皇帝可谓是蓄谋已久,他既然决定要造反,他就赶紧把儿女全叫到身边。下一步他就要大力招兵了,在那个时候招兵还必须有个理由。刚好有一个叫刘武洲的造反派勾结突厥,把马邑太守给杀了,顺手还占了隋炀帝的一个行宫汾阳宫。

    李渊当时担任太原留守,周边防备都归他管。起义军把皇帝的行宫给占了,李渊这儿就表现的非常着急,他就赶紧把手下的将佐都叫到了一起。

    他对大家说:我们的职责所在就是讨伐贼寇,现在贼寇居然把皇帝的行宫给占了,我们现在手里兵少,没有办法解决这可是死罪啊,大伙还是说一下儿,我们该怎么办吧。

    大家一听他这么一说,也都吓了一身冷汗,大家就异口同声的说:我们都听您的。

    李渊一听自己的目的达到了,赶快对大家说:这可是你们推我来主事儿的,那我就主持一下儿吧!我觉得要抗击贼寇,必须有足够的兵源,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兵力不足,所以我认为目前第一件事儿就是要募兵。

    大家都很快达成一致,就开始张榜募兵了。募了十天,就招募到了一万人左右,就交给李世民结交的那些英雄豪杰来率领。

    接下来李渊就要除掉他身边的绊脚石了,因为隋炀帝是一个多疑之人。他虽然派李渊担任太原留守,但是他也不完全信任李渊,还在他身边安插了两个眼线,也就是太原副留守,一个叫王维,另一个叫高君雅。这两个人也是同意李渊募兵的。当这两个人看到李渊把募来的那些兵都交给了长孙顺德和刘洪基,这两个人可都是政治犯,也就是逃避兵役的罪犯。这样他们心里可就不踏实了,他们也就在心里千万次的问:李渊这么干,他到底想干什么?

    当时正好太原大旱,李渊作为最高军政长官,有义务到晋祠替百姓祈雨。王维和高金雅就想正好赶上李渊出城的时候,在他身边没有防备的时候,把他扣起来交给皇帝。他反也罢,不反也罢,由皇帝说了算。

    两个人谋划好后,又不小心把这个消息泄露给另外一个朋友,就是当时晋阳的一个乡长,名字叫做刘世龙。刘世龙一听这两个人要把太原留守给抓起来,他经过再三斟酌,还是觉得跟着李渊更有前途,所以他就马上跟李渊汇报了。

    李渊就连夜做了布置,第二天一早他就跟没事儿人一样,还是坐在府衙跟王维和高金雅一块儿办公。过了一会儿,刘文静带了一个人走进来了。这个人呈上一封信说:这个是密状,我要交给太原留守。

    李渊这时候就看了王维一眼,意思是你去接过来吧。王维上去就要接的时候,这个人就嗖的一下儿又撤回来了。他说:我这个密状告的就是副留守,所以你不能看,一定要太原留守唐公李渊亲自看。

    李渊假装大惊失色,说:还有这等事儿,你还告副留守,拿过来让我看看。

    李渊拆开一看,上面写的是王维和高君雅勾结突厥人来打自己的国家,这可是叛国通敌啊!

    李渊把这些一念出来,高君雅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他指着李渊的就破口大骂:你这个反贼,你这是想要陷害我,好来杀我啊!

    这时候刘文静和长孙顺德等人就一拥而上,把王维和高君雅给扑倒了。李世民也早就带领了好多士兵在门口守着,就这样,王维和高君雅本来想要举报李渊,结果被李渊后发制人,成了冤死鬼。

    一切准备就绪,李渊还有一个最大的顾虑,那就是北面的突厥人。李渊怕一旦自己发兵去攻打关中地区,突厥人从北面杀过来,李渊那可就是腹背受敌。

    刘文静就跟李渊讲了:这种情况下,咱们不如去联合突军。李渊一听很有道理,便依计而行。他先是准备了一大堆金银财宝送给突厥的始毕可汗,然后再以君子对君主的规矩写了一封信,这就启。主要意思是说,现在天下大乱,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所以我想从江都把皇帝迎回来主持局面。然后再跟突厥和亲,恢复交情,就像开皇时期那样子。如果始毕可汗您支持我的想法,愿意跟我一块儿往南走,咱们就一块儿去迎接皇帝。如果您不愿意跟我一块儿南下,那我也高兴,照样会奉上厚礼。

    始毕可汗选择了积极道路,许诺派两千兵马过来助阵。人虽然不多,但这是突厥的表态,至少保证了后方的稳定。

    就这样大业十三年七月,李渊就任命自己的第三个儿子李元吉为太原太守,留守晋阳稳固后方,自己则坐镇军门,在这里誓师。他说:隋炀帝昏庸无道,所以我打算推尊在大兴城的代王杨佑。然后就率领着大儿子李建成,二儿子李世民还有手下的三万士兵。号称义军从晋阳宫出发,直奔关中而去。

    李渊这时候还有两个对手就是李密,另一个是代王杨佑,隋炀帝这时候远在江都,可以暂时放在一边儿。因为李渊和李密都有一个共同的志向都是要改朝换代,要打天下,那两个人可就是竞争关系了。李密也是想占领关中的,可是现在被李渊先下手为强了,他肯定不痛快。李密当时已经是山东地区第一霸主,是各路英雄的盟主。李渊则是刚刚起兵,还属于弱势群体。如果他这时候引李密不痛快,也是吃不了兜着走的事儿。

    李渊可是一个聪明人,他已经料到这件事儿,于是他就主动给李密写信:先是表达了对李密的敬仰之情,然后就接着说。我是真心地只反隋炀帝,而不反隋朝,他的意思实际也是在告诉李密,我没有争夺天下的企图,希望你能理解。

    李密接到信后很是兴奋,李渊在辈分上可要是比李密高一辈儿,并且年龄也比他大十五岁。当时拿李渊在隋朝的官职来讲,李密也是没法和李渊比的,所以当李密看到一个长辈能主动给他写信,而且信还写的这么客气,李密心里是非常受用。

    他马上就把他的笔杆子给叫来给李渊回信,他说:咱们俩虽然不是一支李姓,但五百年前,肯定是一家子,咱们的关系应该是很亲近的。我这个人本来没什么本事,可是四海英雄都公推我是盟主。现在希望你也入伙,加入我的阵营中来,咱们一起把隋炀帝推翻,这可是很好的事情。

    李密这时竟还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是四海盟主,希望李渊跟他混。李渊看到这封信就笑了起来,说李密这个人还真是妄自尊大,我刚跟他说两句客套话,他还真就把自己当做是带头大哥,把我当小弟了。不过我可不打算跟他计较,我这个时候跟他计较,不就是给自己多数了一个敌人吗?那多划不来,我还不如好好忽悠他一番。让他替我守好虎牢关,把隋朝的主力军都给我牢牢的拖在东边儿,好让我一心一意往西打。当我平定了关中,他就和隋军消耗的是两败俱伤,到时候我在坐收渔翁之利,这多好啊。

    有了这样的想法,李渊就决定把李密的忽悠继续进行到底。他就给李密回信:我可是隋朝的忠臣,再说我跟隋炀帝还是亲戚。所以你让我和你一起消灭隋炀帝,我是不敢听,不敢想,也不敢做。但是我不能这样做,我以为您不能那样做。天生了那么多老百姓,就必须设置一个领头的,这个领头人,舍您还能有谁啊!李密一听可就太高兴。遍视手下,说唐公都这样推举我,看来我平定天下,可是指日可待了。从此还就真把李渊当成盟友和小弟了,所以当李渊往关中推进,他也就没有发任何意见。就这样李渊通过外交手段,就把一个对手给稳住了。

    代王杨佑虽然还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但是政治催人早熟。他十分清楚,李渊想推尊他,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一旦让李渊进入关中,进入大兴城,不管他杨佑也好,大隋王朝也好,保证过不了几天。所以他一听李渊在太原起兵,就马上派了两名将军来进行防控。

    一个是虎牙老将宋劳升,率领五万精兵屯驻霍邑,也就是今天的霍州市。还有一个是武侯大将军瞿突通,让他带领几万骁果屯驻今天山西的永济,希望瞿突通能守住潼关这个地方,把李渊阻隔在潼关以东。让他不要跨过黄河,进入关中地区。如果李渊想打进关中。必须先过这两个将军的关。

    李渊起兵的第十天,他的军队已经打到霍邑的旁边儿了。就在这个地方遇到了一个重大的挫折。这时候正值七月份,连下了几天雨就是不放晴。李渊的军队就根本没法往前推进了,只好屯驻下来,很快他发现就连驻扎都驻扎不下去了,因为粮食吃尽了。如果三万人的军队没粮食吃,那不就等着哗变吧。就在这个关键时候又传过来一个小道消息,突厥虽然和李渊有盟约在先,这时候居然和刘梧州一起去攻打晋阳了,这时候军队就更慌了。因为太原可是李渊的大本营,李渊这时候已经派人到太原取粮食了。如果这个时候太原被人占领。就意味着粮食永远取不来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危机,更要命的是好多军人家属可还都在太原呢,突厥人进了晋阳城,那些妇弱老幼可怎么办?想到这里整个军队都是心慌意乱。裴济当时就说我们现在危机重重,前面有宋老升把道,我们不一定能打的赢。再加上现在粮食也快吃完了。突厥人是最不讲信誉的,说不定这个谣言就是真的。另外我们东面还有李密,如果这时候,他也来打我们一下儿,我们肯定是吃不消的。太原那可是我们的大本营,所以干脆我们打回去算了,这是当时主张回去的一派。

    李世民马上就进行反驳了,虽然这时候暂时没有粮食吃了。可现在田野里到处是成熟的豆子,谷子。我们就是就地收割,也能解决一部分吃的问题,所以这不是真正的问题。宋老升是一个轻狂暴躁的一个人,只要和他一接触,我保证一仗就能打赢他,这个也不用担心。至于李密更不可能过来打我们,他手里可是握着几个大粮仓呢,粮食就在身边儿,谁也不会那么积极进取。所以让他抛弃那份家底,过来攻打我们,我认为他是做不到的。最后就是突厥和刘梧州表面上在一起狼狈为奸,但是也是各怀心腹事。如果刘梧州这时候带突厥攻打太原,难道他就不怕他刚打下来的马邑被突厥人吃掉吗?所以这些都是不可能的。

    面对两派意见,李渊当时也认为裴济的意见更妥当一些,于是他就决定听裴济的,就勒令军队往回走。这可就让李世民着急了,他还想再去劝劝李渊,跟他说清楚利害关系。当时天色已晚,李渊已经回大帐睡觉去了。警卫员对李世民说,主公正在睡觉,所有人不得打扰,就是亲儿子也不行。如果等李渊睡醒以后再去劝他,那可就晚了,一晚上时间那可是能干好多事儿。所以李渊就站在李渊的帐篷之外,嚎啕大哭。搅得李渊是根本睡不着觉。没办法他就把李世民叫了进来,说你哭什么哭啊?

    李世民说:我们的军士是靠大义聚拢在一起的,是靠气势凝聚在一起的,如果我的一鼓作气往前走,我们就一定能胜利。如果我们这时候往回走,我们气势首先就没了,人心就会散。只要人心一散,人也就散了。如果那时候朝廷的兵再从我们后面打我们,那我们肯定马上就死了。我们都快要死了,我能不哭吗?李渊听他这么一讲,心里也很受触动的,也就慢慢接受了他这个想法。这样路线问题也就解决了,也就化解了这次危机。

    这时候李渊派往太原运粮的人也回来了,粮食问题也就解决了,既然押运粮食人人回来了,所谓晋阳已被突厥人攻破的小道消息也就不攻自破了。这样士兵的心也就踏实下来了,就在这个时候雨也停了,这样就可以接着往前走了。经过一个月的跋涉终于来到霍邑了,要打宋老升了。

    李渊这时候最担心的是宋老升守着霍邑不出战,李世民这时候又来宽慰他来了:你放心,宋老升这个人比较轻率,比较急躁,如果我用小股部队去挑逗他,让他觉得我们兵力比较少,那他就一定会出来打。如果他一直坚守不出城,我们就来造谣,说他宋老升和我们暗中勾结,那谁能受得了这样的谣言,那他肯定就会出战的,所以你不用担心。李渊这时候开始真的佩服儿子了。

    李世民和李建成就只带了几十名骑兵来到霍邑城下,他们溜溜达达,拿着鞭子指来指去,做出一副战略部署的样子。宋老升在城上看的很生气,就你们这几十个人还想打我,就想下去吃掉他们,正在激愤之际,李世民又安排士兵对着城楼,破口大骂起来。终于把宋老升给惹毛了。他也就没有多想,领着三万士兵,就分别从东门和南门杀了出来。其中东门是主力部队,南门也有一小股兵力。宋老升一出城,李渊的步兵也集结好了,既然东门是主力,李渊和李建成就率领部队到东城迎敌,李世民则独立率领一支军队在南门作战。

    两边一交手,宋老升是一支精锐部队,在霍邑这里也是养精蓄锐好久了,战斗力很强。而李渊他们手下的士兵是刚刚风餐露宿了一个多月,而且就连当天的早饭都没顾得上吃。所以战斗力稍差,所以李渊这边儿还真就不行,就开始往后退了,李世民在南门一看到这种情况,他就当机立断,把南门先放下,率领他的部队就直接往东门冲过去了。那李渊这边儿就等于增加了有生力量。而对于宋老升来说可就是腹背受敌了。这一下子阵就有点儿乱,李世民这时候开始展现个人英雄主义,就拿了两把大刀,朝着宋老升的部队就杀过去了。一顿乱砍,一会就砍倒了几十个人,把两把大刀的刃儿都砍卷了。因为李世民身先士卒,李渊那边儿也就士气大增,他这边儿的局势就稍微扭转过来了一点。就在这时候也不知道李渊这边儿谁喊了一声:宋老升已被活捉了!

    因为两军交战都是混战,士兵们都不知道主帅在那里,很多人就信了,一听说主帅被抓住了,宋老升手下的士兵也就乱套了。他们也就无心恋战了,就纷纷开始往回跑。李渊可是个有本事的人,他怎么会让这些人往回跑,如果让他们回到城里把城门儿一关,那可就是攻坚战了,就不好打了。所以他就率领一支骑兵,从外面儿就把大门儿给推上了。宋老升这时候已经来到门前了,他一看到大门儿关着,后面还有追兵,他就慌不择路,跳进了城外的壕沟里。李渊手下一名将领刘洪基见状,就冲过去一刀把宋老升给解决了。老将军都死的这么惨,他手下的士兵就可想而知了。霍邑城外到处都是尸横遍野,连绵了好几里地。就这样经过差不多一天的战斗,霍邑总算是攻克了。

    这时候李渊就要去对付屈突通把守的河东郡了,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永济。屈突通可是个厉害角色,并且他还是一个很沉得住气的人,他也是派手下跟李渊打了一场仗,失败了,从此他就认准了一个死理儿,固城自守就是不出战。这可就是在耽误李渊的时间,裴济说我们必须先要解决屈突通,如果我们绕过他直接去打大兴城,那就会造成腹背受敌,那到时候我们可就要狼狈了。长安城所依赖的也就是屈突通这支部队,如果的态度,他让李建成我们打败了屈突通,长安城就会不战而破,是所以我们必须着力解决屈突通,也就是不打败他们,我们就不能走。

    李世民这时候就反驳他:兵贵神速,我们必须直奔长安,然后拿下长安,如果我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到长安城下,长安的守军就根本来不及做很好的谋划,他打无准备之战,我们就很可能打赢。那样我们就会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容易,如果我们现在在这里和屈突通旷日持久下去,等我们这边打完了。长安城那边就会准备充足,到时候就不好打了。再说了关中地区现在是群雄并起,还没有一个主心骨,如果我们现在过去,就能成为那支核心力量,就可以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如果我们留在这里不过去的话,没准儿一支其他的势力就要起来,人家可就要成为主心骨,如果别人先于我们把关中拿下了,我们该怎么办?

    李渊这时候做了一个最妥当,他让大儿子李建成带领一支军队就防控在西边儿,把屈突通牢牢阻隔在潼关以东,让他不能过去跟关中呼应。让二儿子李世民率大军直扑长安而去,这等于把两方面儿的意见都兼顾了,这可就是两全其美。

    李世民就率着大军直冲长安而去,他这边儿打的是相当顺利。因为他的姐姐也就是后来娘子军的首领平阳公主,已经给他做好铺垫了。平阳公主回到户县,也就是长安城西边儿,然后散尽家财,她也招兵买马去了。手下有了人,他就开始攻城掠地了,这样长安城周围的县城就都姓李了,她手下的部队也迅速扩张到七万人。这可就给李渊拿下关中扫平了障碍。就这样在自己几个得力儿女的配合之下,七月份李渊就来到了大兴城的东门外了。手下的军队也由原先的三万人一下子扩充到二十万人了。七月十四日,李渊已经把大兴城围的像铁桶一般。

    最终到十一月七号,这边儿有个军头雷勇基跳上了长安城的城墙,这就表示着隋朝的首都大兴城被李渊正式攻破了,这据李渊从太原起兵还不到半年。李渊之所以能这么顺利拿下长安城,李密可是立下不少功劳。正是李密在洛阳把大量隋军拖在东面,才让他们无暇一顾。李渊这个人可真的是吉人天相。

    李渊进入大兴城,代王杨佑可就成了他的俘虏了。李渊这时候扶植杨佑继位,遥尊远在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也就兑现了当时起兵时的诺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