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火星上的理想城 » 第十七章:曹建章其人

第十七章:曹建章其人

    曹建章是一个复杂且富有争议的人,这一点从其履历中便可窥见一斑。

    出身于军人世家,然而其并没有像一般世家子弟一样接受家中安排,一反常态的报考了月球联合大学,毕业后又再次拒绝家中安排,进入联邦情报局工作。

    也正是在情报局工作期间,曹建章觉醒了灵能,要知道此时他已经三十岁,这个年纪觉醒灵能是非常罕见的,罕见程度不亚于九十岁老太生子。

    更令人称奇的是,他仅用了不到八年时间就从C级升到了S级,这个速度虽不是最快,但也能排进历史前十。顺便一提历史第一就是陈方仪,用时仅两年五个月零二十八天(按地球时间计算)。

    晋升为S级灵能者之后,曹建章被调往联邦安全部工作,先后担任过联邦夏普市特勤局副局长、联邦伊奥利亚训练营教导处主任、联邦安全部副部长、秘书长。

    最后便是他现在的职务——联邦安全事务委员会纪律监察办公室主任。

    以上这些是能直观看到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看不到的,也是经常被人议论的。

    首先就是他觉醒灵能的过程,堪称励志。

    这就不得不提到觉醒灵能的途径。

    如今的联邦能被称之为“世家”的家族,或多或少都掌握着一些觉醒灵能的方式,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世家派”一说。

    曹建章为什么直到三十岁才觉醒灵能,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他的家族认为他没有这个天赋和潜力,不愿意将宝贵的资源投给他。

    对此曹建章非常不甘心,相应的也就不愿意接受家里的安排。

    自然觉醒的大门已经关死,家族这条路也走不通,那还有什么路可以走呢?

    曹建章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三大训练营,但可惜训练营采用的是征选制,选拔条件虽然比较宽松,可同样看天赋和潜力。

    而如果训练营这条路走不通,便意味着“拜师”这条路也走不通,因为拜师更看重天赋和潜力。

    那就没有不看天赋和潜力的路吗?

    别说还真有!

    前面提到过,联邦的三大训练营是依托三所灵能研究院而建立的,而三所研究院则是根据三座星灵文明遗址建立的。

    这三座遗址分别是火星夏普市一号遗址、月球静海市二号遗址以及地球南极三号遗址。

    事实上人类发现的星灵遗址远不止这三处,其序列号一直排到了三十六号,只不过这些遗址的规模与研究价值非常小,甚至有的根本就称不上是遗址。

    不过小不代表没有!

    就像分蛋糕一样,联邦将三块最大最好的蛋糕拿走之后,众多有实力的组织、机构以及个人纷纷下场,或联合,或独吞,很快便将剩余的蛋糕瓜分殆尽。

    此后便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了几十座大大小小的灵能研究机构。

    为什么一些世家、机构和个人手中会掌握觉醒灵能的方法,原因就在于此。

    话说回来正是因为这几十家灵能研究机构的出现,让众多像曹建章一样渴望成为灵能者的普通人,多了一条可选的道路。

    只不过这条路就和“轮盘赌”一样,成与不成全看命!

    赌赢了人上人,赌不赢只能期望十八年后投个好胎。

    曹建章之所以会报考月球联大,毕业后又进入情报局工作,就是因为这两家所掌握的研究机构实力相对来说更雄厚,相应的赌赢的概率也就相对更大。

    如今来看曹建章无疑是赌赢了,而他的成功也无疑向世人证明了这条路是可行的。

    不过如果说曹建章的成就仅限于此的话,那也只能说是励志,还远不能让世人记住他。

    真正让世人记住他的,则是他后面的两段经历,两段经历分别刷新了三项记录。

    其一,曹建章是历史上第一位S级启迪派灵能者!

    前文提到过,按照觉醒方式灵能者分为了自然派与启迪派。

    之所以会分出两个派系,原因就在于由于人工干预的原因,启迪派灵能者或多说少都会有一些心里缺陷,而心里缺陷对灵能者来说就像是一颗看不到时间的定时炸弹,你也说不准它什么时候会爆炸。

    这无疑是致命的,如此也就导致启迪派的上限远低于自然派灵能者,进而也就导致世人对启迪派灵能者产生了偏见。

    而曹建章的出现无疑是对这种偏见最有力的回击,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敝帚自珍。

    他根据过往的经验总结了一套名为“极限训练法”的训练方法,并无私地分享给了大家。

    正是这套方法为所有启迪派灵能者撞开了通往S级的大门。

    其二,曹建章在担任伊奥利亚训练营教导处主任期间,创下了该营历史上结业率与伤亡率的最高记录。

    为何如此,根源就在于“极限训练法”。

    “极限训练法”的问世让联邦看到了曹建章的价值,命他担任教导处主任一职,便是期望他能为联邦培养出更多的灵能者。

    事实证明“极限训练法”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却不是一套泛用性方法。

    换言之这是一套有着很高使用限制的方法,并不适用大多数。

    强行套用在大多数人身上,所带来的结果便是伤亡率直线飙升。

    具体有多高,外人不得而知,因为时至今日联邦都不敢公布具体数字。

    外人只知道在曹建章六年任期中,先后涌现出二十一名S级灵能者,其中十五名是启迪派。

    看上去联邦的目的好像是达到了,但讽刺的地方就在这。

    二十一名S级灵能者,一人自杀,四人失控,两人失踪,九人叛逃,留给联邦就剩下五人。

    看上去就像个笑话,但却是事实,这反映的便是急功近利的恶果。

    最终迫于各方压力联邦将曹建章调离了训练营,同时禁用了“极限训练法”。

    然而争议虽然平息,但“曹建章”三个字却深深地刻进了世人的脑海里,尤其是陈方仪。

    一方面她非常佩服曹建章,佩服他的坚忍不拔,佩服他的大器晚成,更佩服他的大公无私,同时她也非常感谢曹建章,因为正是曹建章的慧眼识珠与倾囊相授,她才有了如今的成就,所以无论何时何地她都会遵从曹建章为“老师”。

    可另一方她又非常不耻曹建章的行事风格——手段酷烈,冷血,视人命如草芥,毫无怜悯之心。

    有时她就在想,或者正是因为这种行事风格,联邦才将他放在了纪律监察办公室主任,这个不招人待见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