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回乡路上 » 骗子

骗子

    刘保国和韩雪芬下了车,马路对面就是汽车客运总站。高大的汽车站,修整的站楼,“汽车客运总站”六个字高高的挂在那里。已是中午十一点了,绿城的秋天总是带着夏日的烈日,把柏油路烤的焦熟焦熟的,汽车站的玻璃也快要被烤化了。出站口的大巴车一辆又一辆的离开了车站,驶向远处;进站口的汽车一辆又一辆的从远方驶来,走进车站。

    刘保国站在马路对面,忽然想起了他第一次来这儿的情形:当时,他二十二岁,一个人闯荡省会。穿的衣服破破烂烂的,上身穿了一件灰色的布衣,下身的蓝裤子前后都是补丁,穿了一双快要掉鞋底的鞋子,背上挂了一兜干粮。两只手交叉在腋下,低着头走出车站,出了车站门,就被一个骑黑摩的男人拦住了。

    那个男人对刘保国说话特别和气:“大兄弟,第一次来省城吧!去哪儿啊?我捎你一段,不要钱的。”刘保国听了,立马说到什么工厂。那男的也没听懂,直接就说,咱俩一路,上车走吧。骑了一段路,那男的就说:“大兄弟,你看,我车没油了,得加油啊,我出来的时候吧太急了,没带钱,你借我点,我待会还你。中不中?”刘保国一听,立马答应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皱巴巴的一百元给了那男的。那男的立马接过钱,装进了口袋里,脸上露出了得意的表情。到了加油站,那男的让刘保国下车站在外面,说是加油站不让多余的人进。刘保国站在外面等待着摩托车出来,等了两分钟后,只听见摩托车嗡嗡的发动声,却不见车和人踪影。刘保国走进加油站,立刻懵了,车和人都没了。

    刘保国望着车站,笑笑说:“进站!”然后拉起韩雪芬的手,朝马路对面走去。车站围墙外,有沿街叫卖的流动摊贩的人和喇叭声;有拉黑车的电动摩的;有出租车司机在拉客。围墙里,闪着警灯的特警车,和流动警务室停在那里;交通执法的车子也在那里停放着。车站的旁边开了一家肯德基餐馆,透过窗子看,里面的人很多,有说有笑的。

    刘保国和韩雪芬走进车站,刘保国说:“车站的东西特别贵,别买,咱不是在来的路上买了些饼吗,路上饿了拿出来吃点儿。”韩雪芬点了点头,她这几年出去打工就回过一次家,还是搭的顺风车。他们两个走进售票大厅,买了两张车票,就到候车大厅去了。候车大厅在售票大厅的上方,这座车站原来的发车区跟售票区是连在一起的,这几年的改造把发车区设计在了二层。

    刘保国和韩雪芬并不知道,乘车方式改变了,他俩人就坐在候车区的休息椅上等待着售票员来喊票。已是午后一点,刘保国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又看了看票上的时间,快到时了,心里想着怎么还不来喊票呢?刘保国拿着票问了问旁边的人,一旁的人摇了摇头,又继续看自己的手机。刘保国那一刻慌了,他放下行李,快步走到服务台。

    服务台的一个女志愿者看了看他的票,告诉他说:“赶快去十六号发车区,车还没走呢!”

    “十六号?在哪?”他慌了神的问道。

    “在那儿!”志愿者指着东北方向。

    刘保国看了看,拿起票又快步的走到韩雪芬那里,大声叫道:“快点啦,车子要发了。”韩雪芬听了立刻发慌了,赶紧提上行李,刘保国也提上行李,他俩一前一后走到汽车旁。司机说到:“快点了,车要发了。”刘保国把行李放好,上了车。

    一排一排的座椅上坐满了人,在最后一排的正巧左边还有两个座位空着,刘保国和韩雪芬走到最后一排,坐在那里,汽车开动了。司机驾驶着汽车,缓缓的驶出车站,向高速公路方向驶去。市区的汽车仍然很多,红绿灯在十字路口互相交替,喇叭声从每一个车上发出。车上的人们安静了下来,有的人靠在椅子上睡了,有的人低头玩起了手机,有的人望着窗外风景,似乎是依依不舍。

    刘保国和韩雪芬早已饿的前心贴后背,如狼似虎的啃起了饼子。吃东西的沙沙声引起了刘保国旁边人的嘲笑,那人腰间挂了一个小包,跨在肚子中间,两只手放在上面,生怕有小偷偷走。刘保国吃东西的声音让前排的人听见了,坐在他前面的几个男男女女扭过头看着他。说时迟,那时快,刘保国一下就把东西放起来,对着那些扭头的人们连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

    大巴车上了高速公路,向蔡县方向开去。车子平稳的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着,韩雪芬望着车窗外的指示标牌,距离蔡县只有七十公里了。两旁的栏杆飞快地向后跑去,太阳带着它那张笑容躲进了云层里,跟人们玩捉迷藏。这一天,他们终于就要回家了;这一天,他们终于要见到自己的父母和儿子了;为了这一天,他们整整的坐了四天的车才回到家。

    太阳跟着车子走到了蔡县汽车站落下了,天已黑透了,两旁的路灯亮了。行人们在马路上来来往往,小轿车打着车灯行驶在路上。车站门口,不少的出租车司机站在那里拉客,他们大多数都是夜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