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涅槃 » 第二十一章 冲锋陷阵

第二十一章 冲锋陷阵

    虎贲营驻守宁远城南,营中军兵轮流上城值守,此时正是席铭的班次,他手执长矛,身背弓箭,带领一个小队在城上巡逻瞭望。忽听城下有人呼喊他的名字,仔细看时,却是千总袁铁,对着城上大喊:“席铭,有人找你,赶紧下来!”

    席铭本在当值,听到长官叫他,便离开队伍向城下走去,刚走了几步,迎面跑来一人,白盔白袍,正是吴三桂。千总袁铁带着几个军兵跟在后面。

    席铭一个多月没见吴三桂,此时看他披挂整齐,似乎正要出战,不由有些奇怪。正要上前施礼,吴三桂将手一摆道:“席兄,事情紧急,就不要客套了,这次找你,实是有事相求。”

    席铭微微一怔,心中寻思:吴三桂是关宁地面说一不二的人物,自己是个小兵,他有什么办不了的事情,要找自己帮忙呢?

    吴三桂看到席铭狐疑的表情,便将父亲被后金重兵围困,祖大寿因为督师军令,无法派兵解救,自己决定冒险孤军深入营救父亲的事简略说了一遍。

    末了吴三桂道:“我挑选了二十名吴家亲兵组成营救小队。这些人都是精选的武勇之士,刀马娴熟,足以以一当十。不过营救小队还缺少一个重要角色:一位箭术高手坐镇中央,射杀敌方挡路的强兵猛将,这样小队就能迅速挺进。席兄,你的箭法我们都见识过了,我想请你出山,参加营救小队,助我一臂之力。”

    席铭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便一口应允下来。

    吴三桂接着道:“后金人马众多,这一去实是凶多吉少。席兄如此痛快的应承下来答应,足见兄台之高义,在下感激不尽。”

    席铭道:“自家兄弟,那么多客套干什么,事不宜迟,尽早出发吧。”

    吴三桂应了一声,回过头对袁铁道:“袁千总,借你一个士兵用用如何?”

    袁铁急忙躬身道:“吴将军尽管差遣。”又对席铭道:“你跟着吴将军去吧,”

    席铭喊了声:“遵令。”回到营房整理一下装束,又到马场牵出战马“惊鸿”,来到城门口时,吴三桂与吴应桂、杨泰昌等人已整装待发。

    营救小队所有战马都配有铁甲,马头、身子、四肢,除了关节之外全部披甲,在阳光下反射出银色的光芒。

    小队成员也都头戴铁盔,身着锁甲,除了席铭,每个人都背着三眼火铳,手中擎着一杆长枪,而席铭则身背两杆硬弓,预防一旦一把弓箭拉断,还有候补可用。

    小队集结完毕,总共二十二人,吴三桂见席铭在马背上放了多只箭囊,还是怕箭矢不够,又命余人在各自马上都多背几只箭囊,以供席铭使用。

    一切准备停当,吴三桂喊了声“开城!”,守城士兵将城门打开,放下吊桥。一众敢死队员过了吊桥,正欲快马加鞭,却听城楼上有人喊道:“三桂,千万冷静,不可意气用事,如果遇险,赶紧冲出来。”

    吴三桂一抬头,见城楼上站立一人,正是舅舅祖大寿。原来祖大寿还是放心不下,特意前来叮嘱。

    吴三桂喊了声:“遵令!”二十二匹马过了护城河,向吴襄被包围之处奔去。

    小队成员骑乘的都是上等马匹,尤以吴三桂的白马为甚。吴三桂心情迫切,驱马甚急,渐渐的,小队其它成员都被拉下不小的距离。吴三桂正想稍减速度,等待后面军兵上来。忽见席铭骑着那匹红马,不疾不徐的跟在后面。吴三桂不由啧啧称奇,自己的白马在关宁军中是数一数二的良驹,却不知席铭从哪弄了如此良马,心想这位老兄还真有些门道,难道他还会挑选良马之法,实在是深藏不露。

    行了十余里路程,隔着一小片树林,前方已见到后金军的士兵。吴三桂在树林边停下战马,挥手示意大家聚拢。

    此时正是正午时分,微风吹来,树林铺满落叶如金色地毯一般。这个季节正是关外最迷人的季节,然而一场惨烈的战斗即将开始。

    吴三桂深知这是一场完全没有把握的战斗,不是四万对四万,也不是四千对四万,只有二十二人闯营,确如祖大寿所言,这么一小撮人丢到四万人的汪洋大海中,恐怕翻几个泡泡就不见了。

    吴三桂扫视众人,沉声道:“你们都是重情重义的勇士,我很感激大家参与营救行动。”说着把眼光转到席铭身上,营救小队中其余二十一人都是吴家的人,除了席铭,几乎跟吴家没有关系,是吴三桂请来的援兵。

    席铭知道吴三桂的意思,朝他微笑一下,点了点头。

    吴三桂接着说:“今日战斗之后,如果天幸无恙,你们就不再是吴家家将、亲兵,而是我吴三桂的兄弟,以后各自出去带兵,升官发财都在三桂的身上。至于席兄,感谢之言就不必说了,以后有我吴三桂的,就有席兄你的。”

    席铭突然想到一段历史,心中感叹:怎么今日之事和当年如此之象。便笑道:“三桂老弟何必说的如此悲壮?当年三国张辽以八百勇士闯十万吴军大营,数次冲破重围,后来又以七千人马大破东吴,在历史上留下威震逍遥津的美名。今日之状况,似乎比他们更加艰难,即便如此,男儿大丈夫,死也要死的精彩。今日之战就让后金小儿看看我大明铁骑的威风。”

    《三国演义》自元末刊行,在明朝已是家喻户晓,众人对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耳熟能详。听到席铭这么说,大家都感觉有热血在胸中涌动,一股豪气升腾起来。

    吴三桂感激的看了席铭一眼,心想:此人战斗动员做的不错,看来还是个带兵打仗的料。接着席铭的话头道:“众位兄弟,我们就轰轰烈烈的干一场。待会冲入敌阵,我在前,应桂、泰昌各带十人分列左右。席兄居中,席兄射杀敌人之时,箭矢用的肯定很快,大家要及时支援。我们的行动纲领是救人而不是杀敌,最重要的是一个“快”字,千万要快进快出。”

    席铭补充道:“最重要的是及早找到令尊。”

    吴三桂点头道:“正是,刚才我观察了一下地形,此地皆为平原,没有高地。因此我父亲所在位置很难确定,杀入之后,我们便大声呼喊,以便父亲知晓配合杀出。由于不能暴露我父身份,因此呼喊之时以父亲字号为信,便叫“两环先生”可也。大家听明白了吗?”

    众人齐声答道:“属下明白!”

    吴三桂一扬手,喊了声:“出发!”众人集结队形,向后金大军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