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李自成宝藏 » 二十章 两手准备,托妻匿子埋宝藏

二十章 两手准备,托妻匿子埋宝藏

    晚上,李自成把军师召来,与军师讨论一个,也许是他此生最后一个重大决策。这个决策的讨论过程当然是极其机密的,但身为皇帝的他,任何时候身边都有亲兵。这个他最信任的亲兵,在一年之后被俘,在血淋淋的酷刑下,一字不落地供出了他的所见所闻:

    李自成说:“军师,你说得暂时寄藏珍宝的事,朕考虑过了。寄藏财宝容易,但朕想知道的是你隐藏在这个提议后面的话。朕让你先说出来不容易,让朕先猜猜看,你看朕猜得对也不对。”

    宋献策把头低下,没有吭声。

    李自成接着说:“你说得本意是,把珍宝寄藏起来,同时把窦妃也寄藏起来,而把窦妃寄藏起来,实质是把她肚子里的皇子寄藏起来。”

    宋献策抬起头来,看着李自成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郑重地点点头说:“对。”

    李自成说:“说说你的理由。”

    宋献策正色地说:“目前局势之严重,陛下也已洞察。臣以为,在前途未卜之际,应做两手准备,局势好转如何办,局势逆转如何办。如将窦妃娘娘带在军中,那就是一手准备,如局势不可扭转,那就满盘皆输。如将窦妃先行寄藏,那就是两手准备,如局势不好,大顺朝尚且有皇子存世。待皇子长成,待要恢复大顺朝时,陛下所藏之宝,便是皇子的可资之物。”

    李自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问:“那依你看来,现在就走这一步呢,还是等一等,看看局势演变再说?”

    宋献策说:“陛下如欲做两手准备,就应及早动手。”

    “为什么呢?”

    “如果陛下现在就做安排,将珍宝和窦妃娘娘安顿在山西,好处有四:其一,我朝军队虽有山海关一败,但仍拥军百万,尾追清兵仍不敢忽视。若此时安顿,敌方的注意力仍集中在我朝大军动向上,如此,皇子的安全就有保障;其二,陛下祖籍陕西,且又定都西安,此前长期在河南、湖北活动,而将皇子安顿在山西,必将出乎敌之意料;其三,我朝此时还未呈全败之相,此时安顿,也是敌之所料未及的;其四,此时军心虽散,但陛下身边,忠勇之士仍未受损伤,如下一步局势仍未见好,恐陛下难觅可托之人。况且,到那时,军心更加涣散,走漏风声的危险性就更高了。”

    李自成一边听,一边点头。沉默了一阵,他又问:“珍宝寄藏这好办,而安顿窦妃却难了。依你主意,应如何是好呢?”

    宋献策沉思了一会儿,忽然从座位上站起来,扑倒在地,连磕了几个响头,说:“陛下恕臣死罪,臣方敢言。”

    “非常时期,但说无妨。”

    宋献策说:“这件事臣已前思后想,绞尽脑汁了,臣以为,此时断无万全之计。两害相权取其轻,此时应以皇子安全为重,其他皆可不虑。”

    “说得是。说下去。”

    “臣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山西籍的忠勇可靠之人,携窦妃以夫妻名义回乡,假说在外经商荣归。山西人素来有此传统,乡邻必不以为异,唯有如此,可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李自成点点头说:“这样,皇子就能平安诞生,平安长成。”

    “陛下英明。”

    “但是,”李自成仍心存侥幸,他说:“如果局势好转了呢?”

    宋献策立即对曰:“局势如好转,陛下只损失了一妃子耳!那时,陛下坐拥天下,难道会缺一妃子乎?”

    其实,在这两天里,宋献策说得这个办法,他也想到了,只是不如宋献策这么条理清晰。局势若无好转,当然是盼望窦妃及携窦妃而归的那个人,能够平安。但是,局势若能好转,只需将窦妃与那人秘密处死,取回皇子即可。

    主意拿定之后,他挥退了军师,召见一个他早已想好的人选李二富。当天夜里,李二富就率队押车出发了。

    八天之后,李二富只身一人回来了。在李自成屏退众人之后,李二富奏到:“全部珍宝已按照陛下说得那个地方藏妥帖了,确保不会走漏半点消息。”

    李自成问:“随行兵卒都安置妥了?”

    李二富面呈悲戚之色,他说:“在事情全部处理完之后,大家欢宴一顿。依陛下指示,臣在酒中下了毒,全部都死在现场了。”

    李自成神情凝重地沉默了片刻之后,说:“那就是说,这件事就只有你与朕,两个人知道了?”

    二富说:“陛下,现在是两个人知道,再过一会儿,就只剩陛下一个人知道了。毒酒我还给自己带回来一壶。”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一只锡制的小酒壶来。

    李自成又沉默了一阵,之后,他说:“二富,你也知道,这事情不得不这样办。你放心,你的父母、家人,朕会安排好的。”说完,就传令设宴。

    宴席上,只有两个人。李自成给自己的杯子里斟满了酒,端了起来。李二富没有用杯子,他直接端起了那个锡酒壶……

    半个时辰后,撤宴的亲兵就把七窍流血的李二富抬出去了。

    当天夜里,李自成在内宫召见了窦妃,两个人说了些什么,亲兵听不清,只听见窦妃凄凄哀哀地哭,一直哭到了天亮。

    第二天晚上,窦妃就不见了。同时不见了踪影的,还有一个山西介休籍的亲兵,只知道姓王。

    第三天,李自成分别召见了几个山西籍的亲兵。李自成的亲兵大部分是陕西人,除陕西人之外,就是山西人。因为有自古秦晋一家人的说法,李自成素来把山西人也看作是乡党。李自成跟他们说话时,声音都放的很低。只听见一句话:“不管等多久,你们也要按约定的时间、地点等着皇子来找,除非……”他停顿了一下,一字一顿地说:“除非百年之后皇子仍未来找,那就是说,皇子已是凶多吉少了……那样,你们就可以按这个上头说得方法,主动去联络”

    这些被召见的亲兵,出来之后,就一个个分头不声不响地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