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李自成宝藏 » 六十七章

六十七章

    双林寺,位于平遥县城西南方向十余里处。整个寺院建于一个丈许高的土基之上,寺庙坐北朝南,四周有土堡围墙,远远看来,有雄伟壮观的感觉。

    双林寺始建于北魏初期,大同曾是北魏早期的都城,有关北魏时期的记载非常详尽。加之,李仲元又热衷于这些有年头的东西,所以,他虽然没来过双林寺,却对这座寺院的历史了如指掌。

    双林寺,古称中都寺。北宋时期,依照佛祖释迦牟尼“双林入灭”之说法,改为现名。

    它为什么起名叫中都寺呢?原来,平遥曾是“中都”故城。中都,春秋时期属晋,战国时期属赵。汉文帝为王时,曾在这里建别都,汉朝置中都县。北魏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移中都于榆次之东以后,在此置平陶县。后因避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讳,遂改平陶县为平遥县。

    双林寺离城十余里,再赶上这兵荒马乱的时候,香火自然不怎么旺。李仲元和金二下车时,山门早已经开了,但游人寥寥。山门的斜对面有一家乡间小饭店,此时还没有开门。小饭店的门前,有一个茶水摊,两张桌子,几条长凳,空无一人。

    李仲元对金二说:“我去庙里替老娘磕头还愿,您就坐在这儿喝着茶等我吧。”

    金二说:“我跟您一起进去瞧瞧吧,大老远的跑来了,您就让我在外边看围墙啊?”

    李仲元不高兴地说:“老太太许愿时可没说磕头还愿,还要有人陪着。您要想进去瞧瞧也成,您先进去瞧着,我坐这儿喝茶等您。什么时候您瞧够了,您出来了,咱俩再换班。”

    金二一听这茬,忙说:“好,好,听您的。您只管进去,我坐这儿喝茶,要有什么麻烦,您叫我一声就得。”

    嘴上虽这么说,但只等李仲元一进庙门,金二马上站起来,顺着围墙外边就跑,一边跑一边还嘟囔:“我到里边瞧着,你在外边喝茶,亏你怎么想得出来!你在外边撒丫子一跑,我在里边知都不知道。得,还不如你在里边呆着,我在外边看着庙门好呢”

    这双林寺也不算太大,东西方向宽大概齐也就是个四十丈,南北稍长一点,比四十丈多也多不了多少。院墙挺高,四周其他地方没有旁门,只此一个出入通道,我就安心地在这喝茶看门吧。庙里有什么可瞧的,无非就是些泥胎!

    李仲元进得庙来,这庙里分为两道轴线。西边是庙院,供游人上香拜佛之处;东边是经房,禅院及僧舍,是寺内僧人活动的地方,游人不得入内。寺院这边,前后三进院落,大小殿堂十余座。天王殿、释迦殿、大雄宝殿、佛母殿居中是正殿,位于每进院落的中轴线上。一进院的两边厢房有罗汉殿、地藏殿、关圣殿及土地殿,中间是释迦殿。释迦殿的两侧,是钟鼓二楼。二进院里,东西相对的是千佛殿与菩萨殿。后院是娘娘殿。

    李仲元把整个寺庙三进院都匆匆看了一遍,看庙是假,看人是真,磕头之说更属子虚乌有。但寺里游人很少,还不如寺里的僧人多。僧人们各自颂经礼佛,做着每日的功课,对李仲元瞧也不瞧一眼。

    一进院里,有一个老头,看样子有六十多岁了,拿着把扫帚在扫院子,扫得很仔细,头也不抬一下。一般寺庙里,扫院子等粗活都是由小和尚来做,但也有的寺庙,田产较多,佃种本寺田地的佃户也有用劳役来抵租的。而且,也不排除在家修行的居士,来佛前尽一点心愿。

    游人倒是有几个,但据李仲元观察应该都是正常的游人、香客,有的上完香后即匆匆离去,而有的只聚精会神地看各殿的彩塑,并没有像他这样,只顾端详别人而不顾看庙的游人。在游人中倒是有一个,让李仲元多看了两眼。这人一身当地农民的装束,黑衣黑裤,头上戴顶瓜皮帽,一条围脖遮住了大半个脸,只露出一只左眼。吸引李仲元眼光的是,这人看起来有些眼熟,总好像在哪见过。但那人和他对视了一下后,却丝毫没有异样的感觉,并没有多看他一眼。而且,李仲元也想,他在此地举目无亲,又是头一次来,不可能有一面之交的故人。所以最后,李仲元认为,一定是自己个儿弄混了,看走眼了。

    虽然眼下没有自己要找的人,但现在才是半上午,而规定的时间是今天一整天。他不怕等,他只怕白等。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把这寺庙仔细地看一看吧,不然,谁都会心烦的。

    双林寺的独特之处在彩塑艺术上。十座殿堂内,保存有宋、元、明、清历代大小彩塑几千尊。这些金刚、观音、罗汉等造型的彩塑,神态栩栩如生,大的有一丈有余,小的仅有几寸大小。浮雕、圆雕等多种雕刻手法共用,人物高低搭配有序。

    先看天王殿。天王殿廊檐下塑有四大金刚,这四尊金刚巨像,各有动作表情,好似威风凛凛的四个武士。殿内有四大天王和八大菩萨,以及护法金刚。天王雄姿威武,各具神态,都是元代之物。

    释迦殿为寺内主殿,殿内彩塑为释迦牟尼从投胎降生,直到涅槃灭度的佛传故事,共四十八组。艺术成就最高的为殿内的韦驮像。这个韦驮和真人一般大小,他右手握拳,挺胸侧立,重心放在左腿上。他的躯干和头颈的扭转和位移,夸张到了人体不可能达到的程度,但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却表现出武士的刚劲与隽美。在这个殿内,还有渡海观音像。观音上身微裸,身姿秀美,侧身单腿盘坐于一片莲花瓣上,文温、亲切、神秘、迷人。

    大雄宝殿的“大雄”二字,本意为大勇、无畏,系释迦牟尼的美称。据寺内僧人说,此殿原为七层楼阁,后因火焚毁,于明朝景泰年间重建。彩塑的“三世佛”为明代之物,清时做过维修。

    罗汉殿内的观音及十八罗汉造形生动,神态自如,衣纹洗练。据说,是宋代的作品,为全寺彩塑中的珍品。十八罗汉各具一格,长者与少者,坐者与立者,默默颂经者与醉眼迷离者无不惟妙惟肖,达到高度传神的境地。

    另外,阎君殿内有地藏,十殿阎君和六曹判官,将“六道轮回”塑于一殿,景况森严。千佛殿与菩萨殿多用悬塑手法,四壁墙上悬着千手观音以及诸多菩萨有几百尊,形成华美的雕塑群。这些塑像都是明代之物,距今已有三四百年了,犹自色彩艳丽,生动逼真。

    在武圣殿内供奉着关公,用悬塑的手法将“桃园三结义”、“斩华雄”、“斩蔡阳”、“破黄巾”和“水淹七军”的故事演绎的生动逼真。更令人赞叹的是,殿内的塑像,无论大小,眼珠子都是用琉璃烧制,不论您走到哪个方位,他都在看着您。

    要是观音啊,佛祖啊,看就看着吧,可要是阎王、判官和牛头、马面一直看着您,不知道您今儿晚上睡得着觉还是睡不着?

    别看李仲元看的挺仔细,其实他还是看人为主,看佛只是个消遣。只要一有游人进来,李仲元就把目光从佛身上转到人身上。可是,直到日过正午,也没发现一个“不正常”的游人和香客,甚至连寺里的僧人他也一一观察了一遍,所有的和尚都在神态自若地做功课,没有人东张西望。

    此时,寺庙里的游人已经只剩下一个人了,那就是李仲元自己个儿。僧人们也都回到东边院里去吃斋去了,李仲元的肚子也饿的“咕咕”叫了。他想,反正中午是没人了,到庙门外边吃点饭,即使有人来,也能看得见。

    他走出殿堂之后,看见一个年轻轻的小和尚,手里端着一碗斋饭,捧给了那个扫院子的老头。老头道声谢,就在院子一个角落,放下扫帚,坐在扫帚上吃了起来。

    那个送饭的小和尚神态倒是谦恭有礼,李仲元心想,这寺庙倒还是育人有方,起码小和尚还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理。

    出了庙门,远远就看见金二一个人坐在小饭店的门前,抽着烟,喝着茶,晃着二郎腿。他走过去跟金二说:“二哥,吃饭吧,可饿坏了吧?”

    金二说:“我已经吃过了,等您您不出来,也不知道您这三千多个头要磕到什么时候,又不能进去找您。我就想,您在双林寺礼佛,我就给‘五脏庙’进贡吧。”

    “好好,那就剩我一个人了。”

    金二叫道:“掌柜的,照着刚才给我的,再来一份。”

    不大功夫,一盘过油肉,一盘炒豆腐和一碗刀削面端上桌来,香气诱人。李仲元立刻狼吞虎咽地大嚼起来,看那架势,好像他一口就想把一碗饭都吃进去。

    饭吃完了,李仲元才忽然想起个问题来:艾欣为什么到现在都没露面?但随即他就给了自己一个解释:艾欣不露面,自有她不露面的理由。

    吃完饭,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看见有香客往寺院里走。李仲元不敢怠慢,忙站起身来,跟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