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浮仙若梦 » 第10章我们应该去修仙

第10章我们应该去修仙

    叶明与二牛一时默然。

    ‘听老头这意思,修仙的也要懂人情世故、人情通达嘛?’

    ‘人情通达容易,可道心通达何其难也呐’叶明在心中感慨

    ‘从老师话中我倒是听出了一点意思’,大学生细细咂摸着

    ‘哦?愿闻其详’,叶明追问心中杂念中最有学问的一个

    ‘第一境--问道,主要是【求我】,在我们那个世界有一门学问,叫做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我们的哲学认为世界是唯物的,故而发展出璀璨的物质文明;但从老师的意思中,我感觉这个修仙世界很讲究唯心。’

    ‘不对’大学生接着推翻了自己的话语,思忖着又说到

    ‘这个世界不仅仅是讲求唯心,而且更注重人的内心精神世界对道法的感悟,也就是个体的思维存在与世界的超自然力量之间的耦合关系,当然这些力量在这个世界不是超自然的,而是自然而然、自然而有的’

    ‘我是谁、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这是我们那个世界的哲学三大问题,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时期,由于认知不同、人生境遇的差别等等,都有着不同的回答,也符合老师说的,至死仍【求我】’

    ‘我是谁?这个问题往大了说是群体的认同感,往小了说是自我的定义。假设修士掌握着移山填海、甚至逆转时空的巨大力量,那你的群体认同就显得格外重要!这就是老师说的道不传非人’

    ‘因为一旦所传非人,那势必会对人族修士造成巨大的毁灭性打击’

    ‘而自我的定义,也会影响到修士对力量的使用对象,自我定义是人族一份子的修士,会造福人族;自我定义中认为仙凡二族对立的人,恐怕就不拿人命当人命了,就像朝歌城那样,动不动就成千上万的大规模人殉、人祭的’

    ‘至于道体境界,可能涉及到具体的修行功法和法术,这种灵气在体内的具体的运行路线和运作模式,应该就是师傅所谓的法不传六耳,既然老师说到了这三件事至死方休’

    ‘那我大胆推断!修炼道体不止是简单的练习体表的皮肤,而是对身体内外、甚至是五脏六腑的强化锻炼。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肉身对天地灵气的容存量,修为境界决定了这一点,但和我们想想中不一样的是,在这个修行世界中,肉身对天地灵气的容存量并不直接决定修为境界,待会我们可以旁敲侧击地问一下老师

    2.对天地灵气的吸收和输出效率,对应的是修行吐纳功法或者战斗功法,说不准两者都有,等到了灵墟山三仙观,哥几个要不然被当成邪魔妖怪当场镇杀!要不然就是未来的修仙界明日之星、修道种子,到时候好好地为宗门做些贡献,换些好点的功法

    3.肉体的抗造程度,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出来,老师的讲道是有逻辑的,有点像威逼利诱,先跟邪教一样编一个灭世灾劫吓唬咱,再告诉咱们追随他便能在离开三界中跳出五星外,诱惑咱。

    这种老头老太太我在威高广场的公交站见多了,说不定他还以为咱们被吓住了呢。

    我提议,对超凡力量的追求对咱哥几个来说永远只是达成目的的工具,也只能是工具,咱们相互提醒着,毕竟咱哥仨和叶子才是同生共死的一泡狗屎’

    叶明和其他二念沉默着思忖着,大学生越说思路越顺畅,并不理会有没有回应,只是继续说道

    ‘话说回来来,无论是对抗灭世灾劫,还是回朝歌城和回地球,我估摸着这未来一路险阻少不了,我可不想再傻三年或者再被剥皮抽骨的凌迟一顿了

    我们应该去修仙

    只有修仙我们才有可能各回各家

    只有修仙我们才有可能活着各找各妈’

    黄厨子和其他二念嗯嗯出声,显然内心对那种极致的痛苦、仍心有余悸

    对叶明来说,虽然这里的修行体系与他认知中朝歌城的修行体系大相径庭,但目前来看大学生分析的最为靠谱,没有道理不去赞同

    对黄厨子和张海员来说,大学生分析地头头是道,他俩也听不懂,自然是谁话多字明便听谁的,更何况只有大学生能分析出点什么来。

    于是脑中三念和叶明达成共识

    大学生继续分析

    ‘第三境界为练心境,我认为此境界的主题应该是实践!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且纠正自己思维认知上的不足!’

    大学生语调高亢起来,显然社恐的他来说,这种侃侃而谈的长篇大论极大地满足了他的表达欲

    ‘知行合一’,叶明突然出声

    ‘啥’?

    听闻叶明出声,大学生像是没听清一般又确认了一遍

    ‘我是说知行合一,就是将知道的道理,变成实实在在的、有体会感悟的经历’,叶明解释

    ‘不、不,我是问你怎么知道的这四个字?’

    ‘在你们关小黑屋的时候,家父赴死之前告诫的’

    ‘不过不对啊,朝歌是殷商都城,知行合一是王阳明说的,时间上.....看来朝歌城与地球也有着某种咱们理解不了的时空联系’

    大学生继续嘟嘟囔囔啰嗦着叶明和其他二念都听不懂的话,大家对此兴致缺缺。

    于是叶明回神,二念也将注意力放在外面

    此时素山道人与任二牛也讨论着

    “师父,前些时日,我似乎窥破心障,内视自观,那我算是什么境界呢”?二牛讷讷而语

    “那什么境界都算不得,凡九窍者皆可修行,内视自观只是起始之点,我人族无他族的血脉传承,我人族大道,每一步都是先贤筚路蓝缕一点点走出来的”

    叶明想起刚才大学生对道初三境的分析,旁敲侧击地向素山道人求证

    “师尊,你说修了仙的修士还是人吗?”

    意识到言辞有些不妥,叶明又问

    “就是有的修士是不是不把凡人当人看了”?

    素山道人显然没想到叶明能有此问,诧异之余答道

    “这便是问道境的关键所在。待回山之后,我再回答其中的区别”。素山道人卖了个关子,避而不答

    “师尊,如何修炼道体是不是也得回山再传授啊”

    “嗯,是这样的”

    “哦”,叶明想了想,想来大学生分析的应该是有些道理的,既然都要回山以后才能回答,索性不再询问关于练心境的问题了

    素山道人却有些汗流浃背

    此子太过于机敏善思了,若是此时回答了叶明的问题,那后续的入门考验就相当于透题作弊了

    若是不回答,看此时叶明冷淡的样子,素山道人又恐怕挫伤其锐思

    于是补充一句

    “我人族的境界修行都讲求一个心性,三山十二观的各种入门功法也都是心法为重

    心法若通则我观内万法可学

    心法不通,便是将观内万法生吃下去也不可修行,更遑论突破境界呢”

    听闻最后一句,叶明紧闭的眼角微微松弛了一下

    素山道人看在眼里,心中却起了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