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穿越大齐之真汉子日常 » 第七十九章 马甲掉了

第七十九章 马甲掉了

    大年初十,萧卓钰兴冲冲的动手做花灯,准备元宵节带着上街玩。

    武师傅进来之后,萧卓钰展示自己的半成品,“看,已经有大样了,这边糊起来就可以啦!”

    看着公子糊的似猫又似虎的花灯,武师傅转过眼睛,“公子,老爷来信了。”

    萧卓钰放下手里的灯,这时候父皇送信,不妙啊!

    “马车已备好,老太爷那里高强已经去了。”

    看武师傅这么严肃,萧卓钰起身洗手,思索是何事如此着急。

    进宫后直接去勤政殿,看到父皇、大哥、大师兄都在,萧卓钰退缩了,想出宫!

    太康帝看见小儿子踌躇的样子,“小五来了,快看看,有想要的吗?”

    闻言萧卓钰还有些试探的脚立马踏实并走了进去,走近了一看,哎呀,被忽悠了,全是种子!

    “父皇,儿臣的年节赐礼呢?”

    “呵,星河殿放着。”太康帝气呀,这个小五,回宫也不知道向自己这个亲爹问安拜年,就知道询问赏赐,真真是不应该姓萧,“朕看你改姓得了,或者就叫萧貔貅!”

    萧卓钰哈哈一笑,“父皇新年快乐、大哥新年好运、国师新年好!”很是敷衍。

    “你大哥、师兄给你准备的礼物,朕看不用送了。”太康帝抓了一把种子揉搓着。

    “钱财乃身外之物,无需过于看重,再说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萧卓钰昂着头,一副区区小礼不放在眼里的样子。

    “哼,德福,去星河殿将朕的赏赐拿回来。”

    萧卓钰急了,抱住父皇,“父皇,朝令夕改可不是君子所为啊!再说了,您是一国之君,一言九鼎!”

    看着这泼皮样,几人均笑了。

    “看看,这是大齐粮局送回京的种子。”太康帝示意儿子放开自己,看桌上的东西。

    萧卓钰奇了,“怎么现在送来了?”

    耕种吧太早了,当年礼吧又晚了!

    “回京路上适逢大雪,比预定时间晚回京。”

    明白了,大雪天,行路难!

    看着桌上的种子,还挺多,随口问道:“这些京郊都没人种吗?”

    不想这话一出口,其余三人相视一眼。

    国师捏着一粒泥豆接话,“别说京郊了,就是当地人种的也很少。”

    萧卓钰不明白了,“为啥,收成不好?”

    “就像这泥豆,闽南地区收上来的种子,大部分人家都是在菜园子种一点,给家里的孩子当零嘴。”

    萧卓钰抚额,真是暴殄天物!

    “这个···泥豆,能榨油,磨成粉跟核桃粉、芝麻粉等混合后也能充饥。”刚要脱口而出营养很丰富,换了一句“对人身体好!”

    “父皇送来多少,给儿臣分点,能做好多种零嘴呢!”萧卓钰开始怀念花生米、怪味花生等。

    “这次送来的都是种子,给你点自己种。”太康帝想到更多,小五说的这些粉混合在一起对身体好,能充饥,那是不是可以当军粮?

    萧卓钰也不在意,带回去了做主的还不是自己!“父皇,是不是在小刘庄种?”

    太子对小刘庄土地的分配倒是比较清楚,“父皇准备在小刘庄种一些,剩下的让想种的农户自己买种子种。”

    “他们会种吗,别到时候颗粒无收。”萧卓钰有些担心大家胡乱种,浪费了种子还没收成。

    “随车队入京的有会种花生的人,到时候在小刘庄让他们边种边教。”对此,太康帝早有计划。

    看着一个泥块,萧卓钰用手去扣泥,里面包的啥?摸着里面硬硬的,双手将泥撸掉,啊,红薯啊!

    “这个甘薯也是闽南那边的,产量很高,就是吃了容易胀气。”张庇没说的是很多人家收了存着,冬天人吃,也给猪食。

    “甘薯好啊,父皇,要不你在小刘庄建个作坊了,专门做甘薯粉,那个滋味哟······”萧卓钰得意忘形,无形中暴露了很多秘密。

    但是在场的三人都习以为常,并未奇怪,因此,萧卓钰对自己掉马甲毫无察觉!

    然后,萧卓钰开始普及前世吃过的各类红薯粉,粗的、细的、宽的、圆的,酸辣味、麻辣味,番茄味、三鲜味,吸溜着口水说的滔滔不绝。

    “对了,烤甘薯也很好吃啊,跟板栗的味道一样,要不让小厨房先烤几个尝尝?”还建议父皇从种子里挪出几个饱饱口福,冬天就适合吃烤红薯啊!

    太康帝沉默了一下,“你拿几个去看看。”

    小五明显是会做啊,小厨房的人不会烤,估计都是闻所未闻。

    萧卓钰喜滋滋的拿了六个泥疙瘩,并用桌上的果盘将花生不,是泥豆,装了一盘子,炒花生也是可以安排上的。

    太康帝、太子、国师三人商量如何将这些种子种下去,最重要的时候如何让周边农户自己种,这样,明年都不用宣传,种的人肯定会更多。

    萧卓钰喜滋滋的看着灶火,为了烤红薯,专门腾出一个灶,锅里添了水,将红薯用灰埋了,上面放着柴火,柴火不能太大,不能太小,萧卓钰烤了三个,锅上蒸了三个。

    花生分了三份,一份直接带壳炒,剩下两份剥壳油炸,炸好后一份粘糖做成甜味的花生米,剩下的一份沾了调制好的面糊继续炸,为了确保口味是自己想吃的,先放了一粒沾了面糊的花生试炸。

    捞出后使劲儿吹,感觉不烫了放嘴里一咬,酥脆香辣,甜味有点少,给面糊里加了两勺糖,让内侍搅和好之后开炸,简易版的怪味花生新鲜出炉。

    将埋在灰里的甘薯翻出来看第四遍的时候,萧卓钰觉得成了,吹干净灰,找了筷子一插轻松穿透。

    将剩下的两个刨出来,即便几个内侍同时吹,上面依然灰不拉几,“算了,用水将这两个冲一下,直接放盘里。”

    自己吃的这个不冲了,端着自己吃的烤甘薯,让内侍将其余的装盘送进去。

    看着萧卓钰手中灰不拉几的甘薯,张庇不想吃水冲过的,“师弟,咱两分一个。”

    萧卓钰只得将准备独吞的烤甘薯分师兄一半,算了,等到秋天,就设计烤甘薯的炉子,到时候吃个够。

    吃了一回烤甘薯、蒸甘薯,尝了几种泥豆,张庇觉得,就应该让师弟跟着自己读书,认真思索着要不要搬出圣旨让师弟在自己跟前伺候笔墨!

    ······

    反正已经回宫了,萧卓钰在父皇未发话让自己出宫时,溜出勤政殿先去景阳宫看母妃,然后回星河殿看了一回父皇赏赐的年礼,跟四哥炫耀了自己亲手做花灯,然后,才跟着师兄出宫。

    出宫的时候,别说甘薯了,就连一粒泥豆都没捞着,太康帝发话了,“到耕种时节了,去京城的大齐粮局买。”

    本想着蹭点种子的萧卓钰,摸摸鼻子坐上了师兄的马车。

    “小师弟,走,武观星阁看看。”张庇笑的有点猥琐。

    对,在萧卓钰眼里就是猥琐,“师兄,你是不是打啥主意呢?”

    “师弟,我能打啥主意,不就是想让你去看看师傅他老人家么!”

    “切~~~”萧卓钰才不相信,“太庙就有师傅的画像呢!”

    “观星阁是师傅待了一辈子的地方,难道你不想去看看?”张庇看小师弟不好糊弄,只得换了说辞。

    好吧,萧卓钰对观星阁确实有些好奇。

    观星阁的位置很奇怪,在皇宫范围内,但又有自己出宫的门。

    “师兄,这人也太少了吧!”看着除了进来端茶倒水的小厮,没有其他人,萧卓钰惊诧。

    “那是,不然皇上下旨谁会信!”

    萧卓钰想起来了,在国师跟前伺候笔墨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呢!

    “师兄,你该不会想让我在观星阁读书吧,”不等张庇回话,坚决道:“就算暴露身份我也要在书院读书,师兄,你想都不要想。”

    张庇早有后招,“是吗?这泥豆即便在闽南也很少有人知道有这么多种吃法,这甘薯粉好像闻所未闻呢!”

    我擦,萧卓钰内心狂冒冷汗,马甲掉了!“师兄,你说什么呢?”

    “哦,这酸辣粉?对就是酸辣粉,好吃不,看师弟你像是吃过好多次的样子。”

    萧卓钰这下真的确定,自己的马甲掉了。

    “师兄,咱两谁跟谁啊,想吃什么直接说便是,师弟我别的没有,就是新奇的想法多,刘院正都夸我呢!”萧卓钰只得硬撑着。

    张庇知道分寸,这已经是师弟的极限了,“那可说好了,以后有什么好吃的,想着给师兄的观星阁着人送一份。”

    好不容易来一次观星阁,萧卓钰都没多转,喝了茶就告辞,太可怕了!

    回到林府,依然心有戚戚,掉马甲掉大发了,父皇本就对自己的态度非常奇怪,上次的“宏伟计划”还能搪塞是自己脑洞大开,今日掉的马甲可怎么穿回去啊!

    最重要的是,穿回去有用吗?????

    萧卓钰面无表情,但内心波涛汹涌,导致第二日起床后,上火了。

    咽干咽痛、目赤耳鸣,然后,刘院正又被请来了。

    刘院正垂眸摸脉,半响才出声,“公子,昨日吃了何物?”

    连萧卓钰都没想到,自己心急上火最终是甘薯、泥豆背了锅。

    元宵节,还是没能提着自己做的半成品花灯上街,喝着“香飘十里”的中药,看着院子里的灯笼。

    听闻外面传来的爆竹声,长叹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