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穿越大齐之真汉子日常 » 第七十八章 收礼发家

第七十八章 收礼发家

    “父皇,这次总共捐献了多少学田?”

    “作甚,那是学田,不会分你的!”

    萧卓钰开始跟父皇吐槽同窗不知道物价的事儿,“唉,现在很多同窗家里为官做宰,除了笔墨纸砚,书院外的吃食,很少有人知道物价的。”

    看着父皇眉梢都未动,爬上椅子趴在御案上,“父皇,醒醒,您书院里未来的国之栋梁大部分还不知道一斤猪肉十二文,您不觉得这不正常吗?”

    太康帝这才转眼,“有什么好办法说来朕听听,说不出来账上再记一百两!”

    我勒个去,这、这、这······

    “凭什么,我不说了。”萧卓钰拍着桌子不干了,“哈哈乐到现在我一文钱都没看到,刘舒安母子的帮工钱都是以往存的,这段时间一文钱的进账都没有,还要我欠账。”

    萧卓钰翻下桌子背着手,板起脸严肃道:“父皇,儿臣劝您善良!”

    憋回眼泪补充道“这样很容易失去儿子。”

    左脚刚踏进殿内,右脚还未抬起的太子,与德福面面相觑,到底是进呢还是进呢?

    “哈哈哈,看来考试真的是不如意,以往一千两都不放在心上的小五去哪啦!”太康帝看儿子气急败坏,调侃道。

    “哼,谈钱伤感情!”萧卓钰义正词严。

    “呀,五弟果真懂事儿了。”太子调笑,实在是难以想象五弟竟说出这句。

    “大哥,以后还想不想发大财了,过河拆桥可不是好大哥的作风!”

    真是的,前脚收了自己的宏伟计划,后脚就想着抠自己的钱,还是亲爹、亲大哥吗?

    “那五弟你的安息茴香还种不?”

    “种,肯定种,来年收了我就大赚一笔,自己收着。”母后丽人阁的分成母妃收着,庄子收成母妃收着,哈哈乐的收成进了父皇的腰包,自己的存款这段时日花的有点快,必须得有进账。

    这边萧卓钰内心的小九九还没结束,就听大哥很是高兴的恭喜自己,“那恭喜五弟,又成功欠父皇两千两!”

    什么?

    又欠账?

    “我怎么不知道,大哥你把账记在我名下了?”

    太康帝慢悠悠道,“太医院熟悉安息茴香生长习性的药童,出工费一人一千两,给你两人。”

    “太贵了,便宜点。”萧卓钰很想扔下一句“不种了”走人,但不甘心啊,只能摸了一把脸谈判。

    “好了,免费借你两个人。”太康帝也觉得将儿子压榨的厉害了,退了一大步,“铺子收入年后自己管,这几个月的收入抵账了。”

    “真的,那可不能变了,也不能无缘无故记账。”萧卓钰抓住机会顺着杆子往上爬。

    自己虽然在家休养,但是王贵王管事尽心尽力的将铺子开了,然后带领刘舒安母子将炸肉、卤肉、小粥买卖做起来了,现在已经成为书院外的头号“网红”铺子,有些学子下午下学甚至买一大包带回府,很受欢迎,这几个月肯定赚了不少。

    刘舒安原名刘栓儿,王贵王管事觉得这名儿不雅,请示后萧卓钰给改名舒安,念快了就是栓儿。

    太子向太康帝汇报学田之事,萧卓钰觉得自己不应该多听。

    “父皇,干脆让书院专门划出一部分学田,让学子去亲自耕种,不然您以后的左膀右臂可能真的五谷不分!”

    太康帝作势要扔折子打人了,萧卓钰哈哈大笑着往出跑,“父皇,我是认真的!”

    看着弟弟跑出去的背影,太子认真思考起弟弟的提议。

    太康帝见状,“你想想,跟祭酒商量确定好后上个折子。”

    学田增多了,让书院学子亲自负责一部分学田也不是不可,可如何顺利推行还需斟酌。

    萧卓钰出来后找了德福公公,将自己带回来的佐料拿出来,“父皇想吃炸肉的时候撒上,同窗都可喜欢吃了。”

    看着时间不早了,萧卓钰返回景阳宫要了庄子的账本,“以后我自己管着,明年大赚了孝敬母妃。”

    不论明年事实如何,先给母妃画个饼高兴高兴。

    都准备出大殿了,又折回来,“母妃,今年年节父皇的赐礼帮我收着。”

    荣妃都无语了,心心念念的还是银钱,这个儿子可以不要了。

    对于铺子,萧卓钰不打算短期内推新品。

    因此,书院放假后,让王管事将铺子收拾妥当,给刘舒安母子结了工钱,然后关门等着年后开学。

    虽说冬假可以不用每天读书,但萧卓钰不仅早起练武,还每日跟林子凌去外祖父书房读书、写课业。

    随着年节将至,萧卓钰最惦记的就是自己的年节礼物了,父皇能给自己再赏个庄子、铺子什么的最好了,当然能将之前的欠账一笔勾销也不错!

    可惜也只是自己想想而已。

    太康十六年新年伊始,大雪纷飞,“瑞雪兆丰年”好似成了新年见面招呼语。

    穿着雪褂子,萧卓钰拱着手站在窗前有些担忧,雪这么大,会不会闹雪灾?

    “公子时辰到了。”喜墨提醒道。

    “好了,我自己去,你们吃席吧!”

    过年了,院子里的小厮书童也松快松快,萧卓钰让武师傅准备了两桌席面,让院子里的小厮丫鬟庆贺新年。

    “钰儿恭祝祖父、祖母鹤算同添、椿萱并茂;祝堂伯父官运亨通、骏业崇隆;祝堂伯母新岁胜旧颜、万事皆如愿!”

    因为大表哥、二表哥均不在家,因此,唯有林子凌、萧卓钰两个小辈给长辈拜年。

    两人均得了丰厚的拜年礼,看着大家乐呵呵的等着丫鬟上菜,萧卓钰计上心来。

    起身走到“堂哥”面前,直接行跪拜礼,“恭祝三堂哥新年学业有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看着“堂弟”的动作,林子凌立马反应过来,阻止“堂弟”屈膝下跪的动作,“弟弟,堂哥可没长辈的大手笔,行大礼也没用!”

    萧卓钰嘻嘻一笑,“堂哥也为长,该当弟弟行大礼。”但屈膝的动作却停了。

    林子凌拱手回礼,“愧不敢当,区区三岁而已,不算长、不算长。”

    看着兄弟两个因着年长、拜年礼相互恭维,其他人都笑了。

    早饭结束,今日不学习,因此兄弟两个可以闲散一日。

    “堂哥,话说你之前也不这样啊!”萧卓钰调侃。

    “堂弟,我这才到哪,等你什么时候见到我姑母家的表弟,就知道啥叫‘小巫见大巫’了。”

    无意间被cue的萧卓钰:吐血三丈!话说三表哥,你都没“见过”我,何至于如此伤我!!!!

    萧卓钰只得装模作样的为自己辩解,“那是皇子,应该不会很······吧!再说了,小孩子都喜欢亮闪闪的东西。”

    “等以后有机会见面了,你可别当面说啊,祖父跟爹都说表弟很聪慧,应该不喜欢别人说他抠的!”林子凌还不知道正主就在自己面前,为自己“素未谋面”的小表弟解释。

    萧卓钰默默地咽了一口口水,看来这“抠门”的帽子一时半会无法摘掉了。

    回到自己的院子,看了一回长辈给的拜年礼,瞬间又觉得这帽子也挺好,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舅母给的拜年礼很是丰厚,记账时,进账篇幅明显长了。

    因着今日二舅舅一家会来拜年,想着自己还有拜年礼可收,将无法亲自收父皇年节赐礼的郁闷心情都驱散了。

    殊不知,皇宫内,萧卓阳也念叨着弟弟,看着摆放在星河殿的箱子,很想打开看看,但是弟弟没在,最终还是忍住了。

    “冬雪,将箱子抬进弟弟的库房,等弟弟什么时候从观星阁回来了再开。”交代完冬雪后,溜溜达达的去了母后的椒房殿。

    一路边走,边拿着鞭子抽打宫道两旁树上的积雪,一路走过,雪花纷纷扬扬,成功的将自己的外袍弄湿了。

    椒房殿,皇后看着儿子的外袍半湿,甚至还沾着雪,就知道儿子又顽皮了。

    “这都十一岁了,走路还不好好走。”絮叨着让人给儿子换外衣。

    “母后,不碍事,一会儿就干了。”萧卓阳坐着不动,拿了个果子啃,“弟弟不在宫内过年,我都不习惯。”

    皇后还不了解儿子,“你是不习惯没人陪着你疯玩吧!”

    “嘿嘿,弟弟肯定会念叨自己的年节赐礼。”太康十六年年节还未结束,四皇子萧卓阳学会了转移话题。

    “你大哥遣人来,让你去东宫一趟。”

    “啊!!!”萧卓阳觉得果子都不甜了,放在桌上抱头大嚎,“母后,我能不能不去?”

    看着耍无赖的小儿子,皇后都懒得理,直接去侧厅查看给各宫的年礼,午膳前就要送到各宫,可不能出岔子。

    萧卓阳一个人坐着,无人理会也没关系,将果子吃完,洗了手,磨磨蹭蹭的出了椒房殿。

    一路上感叹了无数次,“好想弟弟啊!”

    自言自语,“弟弟没在,一个人去见大哥总觉得缺点啥。”

    后面跟随的余公公腹诽:缺个难兄难弟!

    到了东宫,得知大哥在书房,无精打采的去书房,感叹大哥真不是一般人,大过年的都还在书房处理政务,真乃牛人也!

    “大哥,新年好。”因着先入为主的想法——大哥找自己准没好事,对大哥行礼很是潦草,都没心思多说几句吉祥的拜年祝词。

    “怎么,就这么不想见到孤?”太子自是知道四弟的想法,只是入朝后,现在自己的乐趣也就只有逗弟弟了!

    “哪有,大哥绝对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