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不那么纯真的年代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分钱(二合一)

第一百四十三章 分钱(二合一)

    2008年1月1日,北商大学,4号教学楼104多媒体教室。

    屋子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息,不止因为过阳历新年,还因为今天是健身房分红的日子。

    “你们说那红布底下是什么?”

    讲台上摆着一个被红布罩起来的物件,有人想掀开看看,不过都被旁边守着的高森和蓝灵给制止了。

    “月饼?”

    “你们家过年吃月饼?”

    智商不在线的这位被集体鄙视了一下。

    “我猜是金条。”

    “扯吧?那么多金子得多少钱,把咱们卖了都不值。”

    “总不会是钱吧?”

    “别说,还真有可能哎,通知开会的时候不是说今天出财报吗?”

    “不可能是钱,一万块钱还没个黑板擦大,要是钱的话桌上那摞少说也有二百万了,咱们哪能挣那么多。”

    “……”

    “森哥,撩开看一下呗,就一眼。”

    “半眼都不行。”

    不管台下如何撺掇,高森和蓝灵都不为所动,之前他们看到里面是什么东西的时候可是惊了半晌,再看下边人抓耳挠腮的样子,反倒是有种莫名的开心。

    少顷。

    张十三、莫莉、王小溪鱼贯而入。

    刚刚他们去做了一件很不符合学生身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情送礼。

    送礼的对象是郑副书记、付处长等几位学院实权领导,借口以创业社的名义祝贺老师们节日快乐,但是钱都是健身房出的。

    莫莉和王小溪负责送,张十三负责搬。

    东西就是一些比较稀罕的进口水果,虽然贵了一些,好歹也是水果,老师们推托了一番也都收下了。

    之所以做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事情是因为按理来讲今天的股东大会是应该请院领导来参加的。

    毕竟开业之初他们确实提供了不少帮助。

    不过由于接下来的会议过程有点惊世骇俗,也怕他们见财起意,生出不该有的心思,于是就一个都没请,而是换成送点小礼物联络一下感情。

    最后进来的王小溪顺手关上门,看到三人进来,大家也知道正戏该上场了,各自在座位上坐好。

    虽说今天是以创业社的名义申请的活动场地,但是来的人却只有健身房的股东创业社和健身房二者有时候密不可分,有时候又泾渭分明。

    作为实际管理者,莫莉负责开场。

    “除去开业的那次不算,今天是我们正儿八经的第一次股东大会,几年的议程主要是三件事,一是总结今年的成果,二是对明年的规划,第三保密。”

    “下面有请蓝灵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年的财务情况,大家掌声鼓励一下。”

    莫莉的主持经历很多,表达上总有种学校晚会的风格,好好的股东大会弄的跟村支部选举似的。

    好在大家更关心挣了多少钱,让欢迎就欢迎,让鼓掌就鼓掌,也没人挑毛病。

    “先说好别打岔啊,谁要是打岔等分钱的时候就把他排最后一个。”

    蓝灵上场的第一句就是警告,为了这次汇报她可是准备了好久,之前每次报账都有心急的插话,实在是把她搞怕了。

    见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后便干咳了一声,打开ppt开始做汇报。

    “自从10月27日开业以来,合伙人健身共有股东25人,募集资金10万元。”

    “10月份收入14万,支出17万。”

    “11月份收入38万,支出6万。”

    “12月份收入15万,支出3万。”

    “……”

    “三个月合计收入67万,支出26万,结余31万,按照合同约定结余金额50%的比例分红,总共分红15万5千元,按照总共200股计算,每股分红775元。”

    随着蓝灵的汇报进度,ppt上闪现出一个一个的数字。

    每出现一个数字就是一片惊呼,直到最后出来分红比例,整个教室都沸腾了。

    按照775元每股的分红计算,之前入股的500元翻了1.5倍还多。

    从开业至今满打满算三个月零五天,换算成收益的话,年化大约在460%左右,秒杀一切理财产品。

    而且这个分红还是持续性的,只要不退股,一直到毕业之前每年都会分钱。

    其中不乏有跟高森一样入股1000元的人,算下来这学期的学费都挣出来了。

    至于总共拥有健身房80%的股份张十三三人,他们的分红金额更是让人羡慕了。

    “钱稍后会发给大家,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明年的发展计划。”

    张十三换下了台上的蓝灵,作为合伙协议里约定好的实际控制人,大家还是很给面子的,稍微躁动了一下就安静了下来。

    “这学期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我们是第一年开业,所以收入比较多,但是会员们办的都是年卡,最快也要明年十月份才到期,期间我们还要负担他们健身的所有支出,所以明年的收入肯定达不到今年这么多。”

    “再者11月份因为跟动感合伙人竞争胜利的原因,营业额意外爆发了一下,明年碰上这种事情的可能性也不大。”

    “所以明年的预期收益肯定不会超过今年,大家有想转让股份的可以联系我。”

    众人被张十三冷不丁的闪了一下,接着就是哄堂大笑,傻子才转让呢,郭祥瑞几人的教训简直不要太强烈。

    “之前在群里也看到大家有想做其他项目的想法,所以我提议咱们内部成立一个投资基金,所有有创业想法的股东都有资格申请,只要通过大家的决议,投资基金最多可提供不超过50%的启动资金。”

    “初始资金由健身房的结余资金组成,有人想入股的也可以跟投,我们内部不做限制。”

    投资基金只是名义上的说法,成立一个基金可是比开一家健身房难多了。

    按法律规定合伙企业是没有法人资格的,不过却不影响其成为其他企业的股东,说白了还是走的合伙做生意的路子。

    而且以大家在群里讨论的来看,股东们的创业想法几乎都局限在奶茶店,咖啡厅之类的传统店面,并没有涉及到网络、工厂之类东西,

    所以风险其实并不大,最不济到时候按照股份投票,只要草台班子三人组中的两人不同意,这个提议也通不过。

    张莫王三人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紧密的小团体,在健身房的地位就相当于古代把持着朝政大权的摄政大臣。

    股东大会也就是听个热闹,根本影响不了决策。

    小股东没人权可不是说着玩的,觉得心里憋屈大不了退股就是。

    而且即使想退股也有公司章程或者合伙协议之类的约束,根本不是想退就能退的

    对成立基金的提议,有创业想法的的乐见其成,没想法的也不反对。

    入股一个健身房就能拿到这么多钱,谁能保证其他的生意不会成为下一个健身房。

    “看来成立基金的事情大家都没意见,那等会议结束后我把操作流程传到群里,有想法的有意见的都可以在群里说。”

    “接下来猜猜第三项内容是什么?没错!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分钱环节!”

    张十三“唰”的一声掀开了桌上盖着的红布,漏出一片姹紫嫣红的钱山出来为了好分,这些钱都是从银行刚取出来的新钞,百元、十元、一元各有一摞,看上去很有视觉冲击力。

    之前总是看到其他公司这么玩,全发一百的玩不起,一块十块的还是没问题的。

    为了凑够这些钱可不容易,不但要提前预约,到了取款的时候也麻烦的要死。

    一张纸币的重量大约在1g左右,100张就是二两,这么一摞少说也有三四十斤,跟一桶纯净水一样沉,要不是有高森帮忙,张十三还真不好弄过来。

    不出意外又是的一阵惊呼,比放学时候炸了堂还要热闹。

    虽然很多人都觉得了里面是钱,但是想到是一回事,见到又是另一回事。

    后排的人为了看清楚一点都站在了桌子上。

    “先别动,我先拍张照!”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一下子惊醒了大家。

    “对对!,拍照拍照!”

    每有大事必拍照果然是大部分人的本能天赋。

    眼睛都被闪光灯闪花了,站在台上的张十三,感觉自己就跟出席国事访问的总统似的,很是骚包了一把。

    众人喧闹了好一会才消停,也就是这时候手机网速达不到,否则真可能有人搞个现场直播出来。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钱数早算好了,点钱发钱就行。

    “刘大彪775元,来这里签字。”

    “鲁玉山1550元,签字。”

    “孟龙……”

    “……”

    发完22人份的,桌上剩下的一大摞就是张十三、莫莉和王小溪三人的分红。

    张十三有65股,共分得50375元,莫莉60股,分得46500元,王小溪40股分得31000元。

    其实张十三之前并不想把自己三人的放上来,毕竟太多了,别人拿700你拿五万,不惹人眼红才怪,

    但是如果想吸纳更多的资金进来投资创业项目,没有比让他们看到钱更好的办法。

    干脆就来了个“抛玉引砖”,自己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成功的典范。

    股东大会在充满铜臭的气氛中结束了,每个人都很高兴。

    还不到饭点就有人嚷嚷着要出去搓一顿,不过被张十三婉拒了,昨晚七色阳光散会之后喝了个七荤八素,今天实在没有再来一次的心思。

    “这些钱都是我的啊,好不现实,愁死我了,这可怎么花呀。”

    王小溪很是呆萌的问道,起初她只是友情赞助一下,甚至都做好了赔本的打算,从没想到会分到这么多钱。

    “你要是不知道怎么花我可以帮你。”

    莫莉领着一个鼓囊囊的书包,丝毫没有嫌沉的意思。

    “才不要,你钱比我多好不好。”

    两人打闹了一会累的波涛汹涌才算完,于是便问起了张十三的计划。

    “十三,你钱怎么花。”

    “买车!我都憋一个学期了。”

    十一放假的时候张十三就有买车的想法,那时健身房都还没开业。

    只不过当时因为七色阳光的资金全用来再投资开店,所以一直也没找到合适的资金来源。

    张十三当时要做半健身房的目的之一其实就是希望弄点零花钱出来。

    现在算是如愿以偿,虽然五万多少了点,不过稍微带点款也不是还不起,再说第一辆车也就是代步用,弄辆买菜车就行了。

    “买车?”

    两女异口同声的问道,语气甚是惊讶。

    车这种大件的商品真的离着学生生活很远,现在还不跟后世似的车多到都没地方停的地步,北商校园里除了办公楼前面几乎看不懂到四个轱辘的东西。

    “你有驾照?”

    “有啊,没驾照我买什么车。”

    张十三的驾照是上次回家的时候花钱买的,寄到手里好几个月了也没找到机会上手。

    “要不我们也买车吧!”

    “可是我没驾照唉。”

    “那咱俩先买一辆,等你学会了再买。”

    想到有小车开,莫莉的眼睛都亮了不少,王小溪也很憧憬,毫不费力的达成了协议。

    都是小富婆,手里哪个没几万,只不过之前没想到这事情而已。

    有了花钱的目标,两人就懒得搭理张十三了,一直到进了银行大门,都没顾得上跟他说话,商量哪辆车好看商量了一路。

    没错,三人为自己的烧包行为付出的代价就是上午取钱下午存钱,除了过了一下眼瘾,算是白折腾了一回。

    买什么车张十三早就看好了,即使没这次的分红他也得想办法买一辆。

    现在的春运可没有后世那么舒坦,还有飞机高铁可选。

    像北都到义州的这种中短途,除了大巴跟火车根本没有其他的途径。

    说是一场战争都不为过,很多短途的乘客买到座票都不一定有机会坐过道里全是人,很可能还没等挤过去就该下车了。

    所以即使为了回家的时候不遭罪,张十三也要买辆车,更别说之后随着业务越来越多,跟本没时间浪费在路上了。

    约好后天一起去平昌车市,主要是两个妹子算是心血来潮,要留一天查查资料。

    张十三倒是没什么意见,北都作为全天朝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之一,大部分的车型都有现车,早一天晚一天的根本没什么关系。